● 本報記者 石詩語

3月21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農業銀行紀檢監察組消息,中國農業銀行國際金融部巡視員劉燕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農業銀行紀檢監察組和遼寧省本溪市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日,廣西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梁志軍被“雙開”。

今年以來,金融領域反腐力度不減,高壓態勢已然常態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3名金融領域人員落馬,其中不乏黨委書記、行長等“一把手”。日前中紀委發文稱,多家派駐中央一級金融單位紀檢監察組將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等決策部署不力,棄守監管職責等問題作爲懲治重點。

金融領域“打虎”不斷

記者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的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3名金融管理人員被通報,涉及金融監管部門、銀行、保險、信託等機構。銀行業爲反腐重點領域,今年以來已有24名相關管理人員被查或被“雙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信系統和政策性銀行均在其列,其中不乏黨委書記、行長等“一把手”。

例如,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衛軍,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建宏,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李秀昆,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沈仁康等,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此外,今年以來,被“雙開”的金融幹部也不在少數。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指出,對“一把手”權力制約不足,對“關鍵少數”監督還不夠有力有效。從商業銀行各業務條線和管理事項的授權安排看,分行“一把手”是人權、事權、財權的最終責任人。儘管內部有集體審議機制,但是在“一把手”可以直接決定或影響員工崗位、薪酬、職務等情況下,有的黨委班子集體決策機制流於形式,個人或少數人決定“三重一大”事項,形成“一言堂”。

信貸審批環節一直是金融腐敗的重災區,部分高管存在“靠金融喫金融”“管貸款喫貸款”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

2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交通銀行雲南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周東“靠銀行喫銀行,管貸款喫貸款,私慾無度膨脹,挖空心思謀取個人私利,以雁過拔毛的方式以貸謀私”。

金融反腐向基層延伸

3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指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2023年工作部署中,明確提到要嚴查利用監管審批權、檢查權等謀取私利的問題,嚴查違規插手干預信貸審批、利用民間借貸不當謀利等問題。

多家派駐中央一級金融單位紀檢監察組將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等決策部署不力,棄守監管職責等問題作爲懲治重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開發銀行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重點查處信貸授信審批、不良資產處置、招標採購等資金、資源密集環節的違紀違法行爲,持續關注大額不良項目背後的腐敗問題,堅決查處虛假交易、隱名入股等各類新型腐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行紀檢監察組深化不良授信風險背後腐敗問題線索摸排,緊盯信貸業務異常情形、大額不良信用風險等,深挖實查信貸領域腐敗問題,增強發現問題精準度,進一步加大挽損力度,推動金融反腐向基層延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