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消息,3月以來,中國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但以價換量並沒有和往年一樣成爲“靈丹妙藥”。

乘聯會22日披露的數據顯示,3月1日~19日,乘用車市場零售70.0萬輛,同比去年下降8%,較上月同期下降4%;今年以來乘用車累計零售337.9萬輛,同比下降18%。在近40家車企加入價格戰之後,車市並未出現明顯上行。

在整體銷量下跌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呈現加速趨勢。

3月1日~19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24.6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5%,較上月同期增長11%。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01.6萬輛,同比增長21%。3月前三週,新能源汽車零售市場滲透率已達到35.14%。

大面積的降價潮中,頭部新能源車企銷量表現更爲強勢。招銀國際追蹤的車輛上險量數據顯示,從1月1日到3月19日,特斯拉在中國的零售銷量總計爲106915輛,日均銷量爲1371輛。相比之下,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共售出122038 輛電動汽車,日均銷量爲1327 輛。

截至3月19日,特斯拉上險量已超過一汽奧迪,在豪華車市場僅次於華晨寶馬和北京奔馳。而在主流市場,比亞迪同期上險量已超過大衆品牌,成爲國內最暢銷汽車品牌。此外,理想汽車、廣汽埃安等新能源品牌銷量亦呈現較強的增長態勢。

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大通董事長藍青松在近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的需求和銷量增加了以後,在總量不增加或者總量還有所下降的情況下,燃油車的市場空間將會是不斷縮小的,此外合資企業在燃油車領域佔比較大,這也對合資企業帶來了挑戰。”

2022年,合資車企已承受較大壓力,部分品牌銷量出現滑坡,諸如豐田、本田終端價格較爲穩定的品牌,已開始加大優惠力度,意圖“以價換量”。

2023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加入降價潮,傳統合資品牌的銷售壓力進一步加大。今年前2月,大衆、豐田、本田、日產等品牌在華合資企業均出現銷量同比下滑的情況,多家頭部合資車企1~2月零售銷量同比下滑超過20%。

“頭部合資品牌已經被捲入價格戰,銷量出現下滑,弱勢的二線合資品牌壓力會更大。新能源汽車降價潮中,已經出現了‘油電同價’甚至電比油便宜的情況,用戶會對價格體系產生新的預期;但持續性的價格戰對企業的正常運營將帶來巨大的挑戰。”某車企管理層人士向記者表示,“油電同價”增強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擠兌傳統燃油車,暫時轉型不暢的合資車企可能通過降本,甚至改變股比的方式,實行新的產品價格體系,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里斯戰略定位諮詢高級分析師武曉威認爲,燃油品牌降價換量的方式不可持續,需加速推動新能源化轉型。對於雪鐵龍等燃油品牌來說,通過降價的方式無法實現起死回生。價格是品類重要分化標準,降價將極度傷害品牌勢能。對於原本已經在燃油品類中處於第二、第三梯隊的品牌,雖可能在短暫降價、補貼刺激下迎來銷量回暖,但隨着競品紛紛降價,又會在短期內迅速回到原有的競爭格局,難言優勢。

原標題:特斯拉日銷超1300輛,新能源車降價後加速搶燃油車地盤

編輯:鄭亞嵐

責編:吳忠蘭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