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5年前,提到智能汽車,基本就只會想到特斯拉。其營銷一直以“高科技”示人,這給了特斯拉大賺一撥的機會。時至今日,特斯拉依舊是靠“高科技”標籤來標榜,而且很多人依舊樂此不疲。

但是中國汽車這兩年也集中步入了“智慧”時代,而且很多國產品牌一擁而上!電動汽車領域以蔚來爲代表,而傳統汽車領域以新寶駿爲先驅。很多人會有疑問,蔚來可以理解,爲什麼還有新寶駿?事實上,傳統汽車品牌裏推智能網聯的,新寶駿確實是最早期的先鋒。

2018年,新寶駿就開始預熱智能汽車的概念,2019年春節剛過,新寶駿推出第一款產品RS-5就已經自帶了高階的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同時其車機也已搭載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斑馬”系統。當時,L2級智能駕駛只有特斯拉的車正式投入了量產,但因爲賣得太貴導致用戶羣體極爲小衆,大多數普通中國老百姓對智能駕駛根本沒有感性認知。如果當時早點出一個價位親民的智能汽車,那麼國人享受智能汽車的時間還可以提前至少2年。

時間來到2020年,市場開始發生戲劇性變化,市面上基本87%的品牌車型都具備了L2及駕駛輔助功能,或者至少提供了智能駕駛功能的選配,而智能車機的普及率更高,達到了92%。基本上這兩年新買的汽車,多少都有了“智能化”的功能。

有人說,這是特斯拉的功勞,因爲這個頗具爭議的洋品牌把“智能汽車”概念帶到了中國。這樣說也沒有錯,但個人覺得說法還不全面。當時的特斯拉在國內一年銷不到2000輛,對於消費的引導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是新寶駿剛剛誕生的時候,廠家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和資源,不少人都知道了“智能汽車”這個詞,更重要的是,新寶駿的車型相比特斯拉要親民太多太多。

新寶駿RS-5上市價位10-12W左右,和很多同樣大廠出品的緊湊型SUV價位相當,但是新寶駿在智能網聯配置上幾乎是碾壓式存在。比如RS-5的車機系統,已經可以實現語音控制車窗、天窗開閉,語音控制播放音樂、導航、空調等等。智能駕駛輔助也是最高級的17項功能全開:智能跟車、車道保持、自動緊急剎車、彎道輔助、限速識別、碰撞預警、交通擁堵輔助等等,即使是兩年後的今天,這些功能依舊是先進的。相比特斯拉,要花6W才能選裝的FSD(完全自動駕駛)功能也就是L2級別,使用功能和數量上和新寶駿的基本無差別。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查具體配置,比較一下,這裏就不做詳細對比了。

說這麼多,是想探討一個話題,特斯拉大肆炒作的“自動駕駛”到底是不是忽悠?那些衝着特斯拉高科技去的消費者是不是受害者?

首先,在2-3年前,這個量產配置加上純電動汽車的新鮮感,讓很多人購買產生了一定的盲目性,畢竟大多數人消費都是帶有衝動情緒的。

另一方面,特斯拉這兩年銷量是上得很猛,但各種失控、失速、失靈找造成的傷亡事故也是非常多,並且至今官方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所有事故原因被特斯拉全部推到駕駛者身上,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暴露出特斯的智能駕駛功能存在隱患的嫌疑。

反觀國產產品的智能車聯網功能,有很多甚至比特斯拉的更加全面,自動駕駛輔助也比特斯拉的可靠性更高,比如:新寶駿的駕駛輔助系統來自著名的博世,採用的是博世第二代毫米波雷達+多目攝像機組成,通過先進的智能識別算法驅動,各項輔助駕駛功能實用性和可靠性都有明顯優勢。從市場反饋來看,事故發生率和故障投訴率遠低於特斯拉。

如今,像比亞迪、新寶駿、領克、長安、長城、榮威等自主品牌汽車的智能化已經相當領先,甚至走在世界前列,這點也說明中國消費者對於汽車智能配置的需求發展很快。這種需求也推動着汽車智能系統的升級,還是以新寶駿爲例,其車機系統的反應速度已經是2年前的20倍,功能也更強大,比如語音可以發信息,可以和車機聊天,甚至還可以控制家裏的智能家電。另外結合手機APP,還可以遠程控制車輛啓動、數字鑰匙授權等等。很多功能2年前還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已經成爲現實。

回頭想想,任何事物在一家獨大的時候,確實容易形成壟斷,讓人陷入被忽悠尷尬,國產品牌的崛起其意義不僅在於增強國產的競爭力,更在於能夠讓消費者從商業陷阱中解脫,不再被忽悠,花冤枉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