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恒大汽車(00708.HK)大漲13.27%,收盤價52.5港元,最高一度衝到54.15港元。目前市值摺合美元已達597億,自主品牌中僅次於比亞迪和蔚來。要知道恒大汽車還沒上市,但資本市場已經對這個新能源新兵有了足夠的期待。

股價飆升的背後,是恒大造車的速度神話。2月3日,恒大恆馳汽車冬季測試在中汽研牙克石測試基地正式啓動。從開始宣佈造車,到現在進入冬測,恒大僅用了兩年時間。相信隨着恒大恆馳品牌新車交付,將成爲自主品牌迎戰特斯拉的主力。

冬季測試啓動,恆馳量產提速

位於內蒙古的中汽研牙克石測試基地,是非常適合電動車高寒測試的場地。當日,氣溫低至零下35度,絕對是極寒天氣,10輛恆馳的車子在複雜的冰雪路況下展現了強勁性能,場面非常震撼。

熟悉新能源車的人都清楚,冬季測試一向被認爲是新車上市前的關鍵節點,從恒大董事長許家印親臨現場督戰,足可以看出啓動冬季測試對於恒大汽車的非凡意義。可以說,這是恒大汽車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據悉,冬季測試爲期三週,爲全面檢驗恆馳在極寒環境下的可靠性、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性,項目包括整車動力性能冬季標定、三電性能冬季測試、電池熱管理系統冬季標定、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冬季標定、底盤冬季測試、整車環境適應性及可靠性測試和電子電器冬季測試等。

此前,恒大汽車已經在德國、瑞典、奧地利進行了底盤行駛動力學、制動性能、轉向性能、動力性能、高壓架構及安全、電池包熱失控防護、智能座艙模擬仿真、自動駕駛虛擬驗證等一系列技術測試。再加上之前的上海、廣州基地試生產,恆馳1的路跑等行動,很明顯恒大汽車量產已經漸行漸近了。

恒大的技術庫,自研電池是關鍵

從兩年前宣佈造車時的備受質疑,到現在資本用真金白銀投票,以及消費者對恆馳品牌新車的預期逐漸升溫,背後是恒大造車之路的紮實作風攢下的印象分。

首先恒大的資金實力雄厚,不會像造車新勢力那樣資金鍊崩得太緊,其次恒大的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即“圈技術”和“圈人才”。

造車之初,恒大就通過國際併購與合作,在3.0底盤架構、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總成等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而後爲保持技術先進性還成立了全球研究總院狠抓研發;並聯手世界汽車工程技術龍頭、頂級造型設計大師、汽車零部件龍頭,在品質上做足功夫。

就以新能源車最關鍵的電池爲例,很多造車新勢力都選擇採購第三方的產品,通過供應鏈整合造車,這樣自然效率高、成本低。但是,恒大汽車卻選擇了最難的自主研發,堅信“做難事必有所得”。

在冬測現場,恒大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向許家印彙報了電池熱管理性能、極寒續航里程、充放電等項目的測試計劃,並表示恒大汽車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已達到世界領先技術水平,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量產。李浚秀是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恒大汽車爲突破核心技術網羅天下英才,足見決心之大。

研產銷全面佈局,起步就是一線

與衆多造車新勢力的“小切口”和“滾雪球”的策略不同,恒大造車從一開始就是高舉高打,起步就是參天大樹。按照恒大汽車的計劃,2025年前規劃總產量爲每年100萬輛,2035年前規劃總產能爲每年500萬輛。參照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第一的特斯拉全球約50萬的成績,恒大汽車的規劃高得讓人有些擔心。

當然,恒大也絕不是胡亂“放衛星”,在計劃的背後也做了充足的準備。雖然恆馳品牌新車還沒有正式上市,但是在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的佈局已經悄然結束,形成了一個“研產銷”完整的閉環。

研發方面:恒大與全球多家工程技術龍頭戰略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型,其中6款已完成首秀,全面覆蓋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

生產方面: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的上海、廣州兩大基地目前已啓動試生產,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陸續實現量產。按照恒大的長遠規劃,將在全球建設十大先進生產基地。

銷售方面:恒大汽車正快速籌建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並憑藉房車寶平臺擁有的2162萬全民經紀人、3萬個線下銷售中心,構建起龐大的線上線下銷售網絡。

這個這意味着,當恒大汽車進入量產之後,可以第一時間迅速形成一個擁有覆蓋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線,同時兩大工廠保證產能,多個渠道同步賣車,不會出現目前很多企業的產能不足和銷售網絡不暢的問題,這就是恒大汽車迅速搶佔市場的強大保障。

從市值上看,目前恒大汽車只是特斯拉的1/13-1/14,自主品牌中也遜色於比亞迪和蔚來,但是這是在沒有正式交車的情況下。按恒大汽車的強大體系力,當真正交車的時候,相信可以第一時間殺進一線陣營,股價也將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不僅有實力與比亞迪和蔚來爭奪中國新能源車一哥,同時也具備挑戰特斯拉的潛力,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