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傲虎上市當天,31.28-33.08的價格讓直播彈幕“太貴了”刷屏。不過被吐槽“貴”這種事兒,斯巴魯真是習慣了。

▲上市直播公佈售價時,一片“太貴了”彈幕飄屏而過


傲虎貴不貴 斯巴魯值不值

咱們先把主角傲虎放一邊,以森林人爲例,在北美售價和RAV4差不多,到了國內榮放17-25萬,森林人20-26萬。

但你仔細想想,水平對置發動機比直列四缸貴一點是不是沒毛病?全時四驅比兩驅貴一點是不是沒毛病?爲了自己與衆不同的氣質多花一點點其實沒毛病?這麼算下來,四驅榮放也得20.38萬起呢,和森林人就差不多了。國內現款四驅版漢蘭達起售價也是25.88萬,和去年清倉的舊款傲虎差別也不大。今年8月上市的版本大概率還是加價,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你還覺得傲虎貴嗎?經銷商的反饋是訂車客戶好像不但不覺得貴,而且幾乎都選了頂配車型。而且和大家想的不同,考慮傲虎的車主很多同時也在看奧迪Q5L、和沃爾沃XC60,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傲虎客戶真的不怎麼差錢。


▲價值近萬元的5年15萬公里免費基礎保養宣傳並沒有“出圈”

5年基礎保養不要錢 還有人說售後貴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豐田售後網點可比斯巴魯多多了,而且斯巴魯保養貴啊!前幾年斯巴魯各門店都有針對這個問題的宣傳板,我就看過森林人和邁騰對比各種保養項目花費,有些項目比邁騰貴一點,有些項目甚至比邁騰還便宜,總體算下來其實花費差不多。但問題是,斯巴魯店頭客流量就不算太大,而且按店內銷售來說能到斯巴魯店內看車的基本都是“明白人”,這種宣傳其實沒有有效傳達到目標人羣。包括5年15萬公里免費基礎保養的政策其實也沒有“出圈”。這個問題也沒法解釋,即使已經5年免費保養,零整比也低了,這種時候讓陪客戶來的老車主或者直接帶着他去售後找正在保養的車主現身說法效果比較直接。


▲電影《非誠勿擾》中鄔桑駕駛的傲虎



談不上輝煌的過去和難以預知的未來

話題扯遠了,說回這次的主角傲虎。很多國人第一次見到傲虎還是在電影《非誠勿擾》,北海道起伏的公路兩旁草長鶯飛,一輛傲虎向遙遠的地平線前行,鄔桑駕駛的傲虎留下讓人淚目的背影。十幾年之後,中國汽車市場風起雲湧,但斯巴魯似乎並沒有改變自己“小衆理工男”的標籤,銷量反而穩中有降,近兩三年停留在2.5萬輛左右,甚至趕不上軒逸一個月的銷量。這次新傲虎上市怕是也難改變這一現狀,不過至少對喜歡斯巴魯的朋友而言終於換代的傲虎給了他們又一個換車的目標,或者說是理由。



“內優外換”第六代傲虎的自我超越

新傲虎在氣質上延續了之前的風格,外觀依舊跨界,乍一看變化不大,細一看改變不少。從圖片上來看,最便宜的探享版外形也有特色,不過實際比較下來還是有鍍鉻裝飾的運動版和旗艦版更漂亮。

▲新一代傲虎的內飾終於算是摸到了時代的脈搏 圖片來源:《富士範兒》



這一代傲虎的內飾終於完成了對往日自我的超越,不過如果和30萬級別對手,比如漢蘭達,途昂比較勉強說個不分伯仲的話,要是和自主以及韓系、乃至國產新勢力來對比也只能給出一個態度可嘉的評價。不過從積極的角度解讀,斯巴魯核心用戶其實真的不太在乎這個,變得精緻反倒少了一個自我吐槽的點。當然,想要爭取跟多路人轉粉,斯巴魯還得再接再厲。

▲對我來說探享版座椅更實用


選裝包可以有 但是目前還沒有

另外,我的一個小糾結在座椅。探享版座椅是防水防污材質,對家裏有娃、有寵物以及像我這樣每年至少打翻一杯咖啡在車裏的同志非常實用。但是另外兩個更貴車型座椅就全都變成Napa真皮了,當然看起來要高級一點兒。不過我始終認爲真皮座椅是反人類設計,夏天曬得巨燙,冬天巨涼,哪怕你自己家裏和公司都有車庫也不能保證每次外出都在車庫裏吧?加裝的座套無論是冬季毛絨還是夏季涼蓆都可能會影響安全氣囊彈出、而且材質不一定阻燃,實際是安全隱患。其實最近現代/起亞最近的定價策略就比較機智,很多配置放在選裝包裏,客觀上可以拉低售價,用戶也能有更豐富的選擇。


▲SGP平臺進一步提升了傲虎的動力、操控、安全



SGP平臺的偏執和驕傲

全新傲虎是基於斯巴魯SGP平臺生產引入的第三款車型,但說起SPG平臺,其實斯巴魯粉絲還是愛恨交加。從XV到森林人都證明了全新平臺在動力、操控、安全方面都有可以感知到的提高,但外觀方面的改變可能不如兩代iPhone之間的變化那樣引人注意。不熟悉斯巴魯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分明是一次小改款。

▲越來越好用的eyesight系統



從“哦”到“哇哦” EyeSight不斷升級

全新傲虎配備了最新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加入了新的功能,更加廣泛地應用到多種情況。可以說我見證了EyeSight系統的不斷升級。我對TA的評價也從最開始的“哦。。。”逐步變成了“哇哦!”。隨着技術不斷進步,成本不斷下降,不止斯巴魯,汽車行業通過智能化保障日常行車安全的手段越來越豐富成熟,這也算是時代的禮物吧。

▲觸式感應後備箱這種“微創新”更能提升幸福感



“顛覆”之外的幸福感

另外,值得稱道的是觸式感應後備箱以及觸碰回縮式後備箱遮物簾的碰。大家都像武林高手一樣在車尾“掃蕩腿”重複“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沒打開?再來一次”的時候,新一代傲虎肘部一碰就能開啓的後備箱就像別人都在“智障”的大屏上亂點,而你只需要碰一下實體按鍵就把問題解決了。其實這種設計層面的“創新”在很多時候比非要聲嘶力竭地“顛覆”、“重新定義”之類來得實在得多。尤其是汽車這種關乎千萬交通參與者安全的問題,創新重要,但安全可靠更重要。


▲2.5L動力不夠用?我建議你試試再說



屬於鍵盤控的2.4T缺席

動力方面採用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爲169馬力(124千瓦),峯值扭矩爲252牛·米。由原來的多點式燃油噴射改爲現在的缸內直噴,並且優化了壓縮比,由原來的10.3調整到現在的12.0。動力上升的同時理論油耗也隨之降低。“馬兒快點跑,馬兒少喫草”不是夢。關於動力,很多粉絲抱怨2.4T沒有引入。怎麼說呢,這有點兒像當年的BRZ,引入之前萬衆期待,真擺到展廳裏鍵盤俠們都不見了。多少人真能爲2.4T價格買單,我覺得還是未知數。



▲水平對置發動機對車輛操控的影響



另外,新一代傲虎的動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真的不夠用嗎?我是沒有這種感受,TA和電動車那種“傻快”不一樣,但也絕不像有些車踩下去還得“呆”一秒纔有動力反應。新一代傲虎這套動力系統有一種“前潤後剛”的感受。無論是擁堵市區還是快速路上都很舒服,對是舒服,不是狂野。我猜想這種動力表現也許和傲虎車主心態相近,已經過了聲嘶力竭證明自己的年紀(這個價格買BBA確實更有面子)。也許相比別人的目光“更懂車”的斯巴魯車主更在乎自己內心風輕雲淡的感受。


傲虎: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再聊一下傲虎的市場前景。不得不說,這屆傲虎來得太晚了。斯巴魯的上一個熱銷週期大概在2010-2013年左右,當時森林人是體系中絕對主力,當然現在也是如此。這一代最有願望換傲虎的用戶在開了幾年之後想要換車時發現從森林人換成上一代傲虎有點兒雞肋。這導致堅實的基本盤在2021年新傲虎上市前可能都換了BBA。而在2013年之後,受制於產品線和政策等多種因素,斯巴魯整體銷量不斷下滑。即便有了XV車型,品牌內換購傲虎的基盤也在縮水。不過好消息是至少從數據上看斯巴魯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觸底,2018年2.48萬輛、2019年2.5萬輛、2020年疫情陰霾下也賣出2.5萬輛。業界普遍認爲斯巴魯的產品和品牌還是可以在這個位置上支撐。相比北美市場的呼風喚雨,斯巴魯中國的日子實在一言難盡。


▲近十年斯巴魯傲虎幾乎每年都能斬獲IIHS TOP SAFETY PICK+獎項



IIHS和《Consumer Reports》(美國消費者報告)多年蟬聯安全可靠安全榜單也並沒有讓斯巴魯成爲中國市場的寵兒。相對新勢力突飛猛進的市值和頻頻爆出的安全質量問題,斯巴魯似乎走到了風口的反面——產品可靠銷量不行。不過這個不行僅僅針對中國市場,北美這幾年每年都突破百萬輛。


2021,斯巴魯大概率繼續和愛TA的人惺惺相惜,而在路人眼中還是沒什麼存在感。其實無論作爲泛汽車行業工作者還是普通消費者,我都希望斯巴魯這種堅定、執着、小而美的企業會得到更多人肯定。

最後,給想選傲虎的朋友一個建議。不用等,斯巴魯本身不是沃爾沃、凱迪拉克那樣表面溢價特別高的品牌,上市不久的傲虎也很難給出多少優惠。尤其在全球芯片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等優惠怕是得一陣子。早訂早提車,早開早享受。傲虎能帶給你的感受,和市面上那些“庸脂俗粉”絕對不同,這也是爲什麼斯巴魯深受男性車友愛戴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