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4 月 27 日凌晨,特斯拉發佈了其 2021 年第一季度財報,在發佈的財報公告中有一句話格外醒目:連續 7 個季度盈利。

 

也就是說,從 2019 年第三季度開始,到整個 2020 年再到 2021 年 Q1 特斯拉每個季度都在盈利。

 

盈利的背後則是銷量的持續增長,按照財報公佈的數據,第一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達到 18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達到 6.9 萬輛,從這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於特斯拉的重要性。

 

這組數據也正好與特斯拉在中國所謂的「剎車失靈」事件,形成鮮明對比,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馬斯克解答了有關車輛、工廠、自動駕駛等問題。不過風波是在季度末期,因此影響有限。下面來看看第一季度的具體數據。

 



停產之後,依然創了歷史新高

 

 

「歷史的機遇在此,擋都擋不住的爆發」,這句話放在特斯拉身上形容再好不過了。





先看一段總結:2021 年 Q 1,特斯拉共生產 180338 輛新車,因爲停電和芯片問題,導致工廠問題,使得 Model S 和 X 均未生產,而在今年一月就已經改款之後的 Model S 至今沒能正式上市交付。

 

說到交付,特斯拉今年 Q 1 交付量相比上一季度增加 4000 + 輛新車,交付總量達到 184800 輛,其中 Model 3 和 Model Y 佔據了交付量的 98% 以上,二者共交付 18.28 萬輛,Model S 和 Model X 交付 2030 輛,再創歷史新高。

 

看到這你就會發現,特斯拉在 Model S/X 一輛未產,新款未交付,老款交付 2030 輛就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總交付量依然達到 18 萬 + 輛。

 

再看一下,具體的財報數據:



財務數據

 

  • 總營收 103.89 億美元(約爲 674 億人民幣),同比增加 74%。汽車業務收入 90.02 億美元,同比增加 46%。其中 5.18 億美元爲出售碳排放積分收入;
  • 汽車業務利潤 23.85 億美元,同比增加 82%;
  • 總毛利 22.15 億美元,整體毛利率 21.3%,車輛毛利率 26.5%。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 171.41 億美元。 「特斯拉現金及等價物、自由現金流有明顯減少,是因爲特斯拉購買了價值12億美元(約合77.83億元人民幣)的加密貨幣(比特幣)。」
  • 營運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自由現金流)2.93 億美元,GAAP 運營利潤率達到了 5.7 %。

 

交付數據

 

  • 2021 Q 1 總產量 180338 輛,其中 Model S/X 因生產線改造停產,Model 3/Y 生產 180338 輛。(表明 1 - 3 月 特斯拉 Model S/X 一輛未產)
  • 2021 Q 1 總交付量 184800 輛,其中 Model S/X 交付 2,030 輛、Model 3/Y 交付18.28 萬輛。
  • 庫存週期 8 天,上季度爲 11 天,去年同期爲 25 天,環比減小 27%,同比減小 68%。

 

從整體產銷量來看,2021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依然是非常強勢的一個季度,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一季度和 2020 年 Q 4 相比,產量其實只增加了 600 輛左右,但交付輛卻增加了 4000 + 輛。

 

這就表明,如果特斯拉不受產能影響的話,交付量可能還會繼續推高,而且特斯拉在產能受影響時力保 Model 3/Y 的產能,犧牲部分 S/X 的產能。


此外,有個細節需要注意,特斯拉全球車輛庫存天數正在不斷下降,2020 年 Q 1 開始,每個季度的平均庫存天數分別爲 Q1 25天、Q2 17天、Q3 14天、Q4 11天,2021 年 Q1 8天相比去年同期的庫存天數下降了 68%,這表明兩點:一,特斯拉需求強勁;二,特斯拉供應鏈不斷在完善。


這表明特斯拉的銷售到售後的管理以及供應鏈正在不斷完善。

 

 


 海外工廠建設變數大

 


產能一直是特斯拉的硬傷,從特斯拉的歷史發展來看,特斯拉在建設工廠的過程中除了上海工廠一帆風順以外,其他工廠均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這直接導致了特斯拉產能建設上進度的延期。

 

看一下財報中現實的產能情況:

 

工廠及產能



  • 上海工廠的 Model 3/Y 兩款車型的設計年產能達到 45 萬輛,Model Y 車型產能增加勢頭良好,特斯拉希望上海工廠能夠繼續增加產量。在上海工廠生產的車型中,零部件採用國內供應商的比例提高到 90% 以上。未來,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還將繼續出口至歐洲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



  • 美國加州弗裏蒙特工廠 Model 3/Y 車型設計年產能達到 50 萬輛,Model S/X的設計年產能爲 10 萬輛。其中,Model Y 產量逐步提高,工廠正在滿負荷生產。得克薩斯州的工廠的建設正在快速進行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開啓生產交付。近期,特斯拉已經開始在得州工廠部署生產設備,提前調試。



  • 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的建設正有序推進,並將按計劃於 2021 年下半年進行生產和交付。特斯拉已開始將用於噴塗、衝壓和壓鑄的設備入廠。同時,特斯拉將繼續增加對歐洲市場的進口量。

 

特斯拉目前的產能風險主要集中在柏林工廠,我們知道特斯拉目前的整車製造工廠是以三個地區爲主,美國、上海、柏林,而美國工廠承擔着北美地區主要的需求,上海承擔着亞太地區的需求,毫無疑問柏林將承擔歐洲的需求。

 

目前整個歐洲市場均由美國和上海工廠的生產供應,同時上海還要供應部分澳洲的市場,按照此前特斯拉的預期,柏林工廠將很快投產,但從目前的進度來看柏林工廠延遲投產的時間可能會繼續加大。



柏林工廠因爲砍伐以及水排放等問題,被多次叫停建設,在 4 月 8 日,Elon 也曾公開表示,隨着投產時間越來越近,特斯拉對柏林工廠的批准流程,越來越感覺到沮喪。

 

因爲,特斯拉在柏林工廠的建造還沒有得到總體的批准,目前建造的都是得到的部分批准,而且自特斯拉申請批准已經過去了 16 個月,並且特斯拉向德國法院提交了長達 10 頁的信函,可即使這樣依然沒有爲特斯拉獲得整體建造批准起到起到作用。

 

柏林工廠規劃 50 萬輛產能,目標就是與大衆競爭在歐洲的市場,現在大衆 ID系列以及大衆的電池工廠建設已經快速推進,不知道德國是不是在有意拖慢特斯拉的進度,爲大衆贏得時機。

 

超充與能源業務



超充站數量達到 2699 座,新增 135 座,環比增加 5.3%,同比增加 41%,超充樁數量達到 24515 個,新增 1238 個,環比增加 5.3%,同比增加 44%。 

 

太陽能部署新增 92 MW,環比增加 7%,同比增加 163% ,儲能部署新增 445 MW,環比減少 71.9%,同比增加 71%。 

 



關注重點:自動駕駛與 4680 電池

 

 

自動駕駛

 

在財報的電話會議中,Elon 表示,特斯拉要解決現實世界中的 AI,而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於特斯拉能不能擁有海量的數據,並且擁有這些數據以後如何使用它們。

 

關於第一點,特斯拉堅持純視覺方案,並收集數據。

 

特斯拉表示,團隊正在專注於 V9 軟件中 FSD 城市道路自動駕駛的開發,很快就會在美國更廣泛開啓使用。



同時,特斯拉始終相信純視覺的自動駕駛感知方案,纔是完全自動駕駛所需要的,特斯拉的軟件架構以及硬件架構也會越來越依賴與攝像頭,雷達的重要性會在特斯拉的產品中逐步降低,並且特斯拉也在加快軟硬件的切換。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團隊正在致力於純視覺的自動駕駛系統開發,Elon 表示:「特斯拉很快就可以將美國市場的車型切換到純視覺上,隨着雷達的淘汰,我們最終會擺脫最後的柺杖。」

 

特斯拉表示,純視覺有利於它們對於數據的抓取,並且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複製,這爲統一性提供了基礎。這一點比較有意思,前幾日華爲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蘇箐剛表達了特斯拉數據的不完善,表示純視覺的數據維度並不如融合方案的數據維度。

 

數據維度,代表着信息豐富度和差異化程度。這比較有意思,這更像是世界上兩家超級技術公司的路線之爭,從目前來看特斯拉在功能層面走得更遠,具體鹿死誰手還需要持續關注。



關於第二點,特斯拉對於處理海量數據,研發來 Dojo 來訓練數據。

 

此前 Elon 表示,Dojo 將是特斯拉解決現實世界中 AI 的關鍵,Dojo 到是什麼,簡單理解就是,Dojo 是一個數據訓練場,解決來此前基於人工標註的訓練模型弊端,Dojo 實際上是爲超級計算機培訓而優化的超級計算機,下一代超級計算機將在硬件和能源效率上提高一個數量級。

 

Elon 表示,在明年特斯拉將擁有 200 萬輛汽車將爲 Dojo 提供數據,並且 Dojo 可以以指數級的增長能力來處理這些數據,而這些數據是我們解決百分之百真實自動駕駛場景的核心。

 

Elon 還表示:「因爲我們設計並製造了自己的計算機,所以人們會更多地將特斯拉視爲AI/科技公司而不是汽車公司。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AI」


 

特斯拉表示,團隊專注於 FSD City Street beta V9,該版本將很快在美國推送更新。特斯拉相信全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是全視覺方案。

 

面對芯片短缺的問題,特斯拉表示:「我們已經看到全球汽車產業缺芯的現象,目前正在開發新的微控制器。新款微控制器由新的供應商製造,可以應對芯片短缺問題,同時還升級了車輛硬件。」

 

4680 電池


 

馬斯克也回答了一些受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首先是4680電池的問題,馬斯克表示這種電池預計未來 12 到 18 個月內就會投入量產。

 

目前,4680 電池的測試已經開始,因爲對安全的要求,所以 4680 電池還不能裝載交付,不過它已經非常接近完全版了。

 

因此,對於明年開始使用 4680 電池特斯拉充滿信心,對於電池供應商的問題,特斯拉強調了它不會替換或者棄用供應商,而是繼續補充供應商,雖然特斯拉會自建電池工廠,但很顯然它們是不夠的。


因此,特斯拉會加大電池的採購量。

 

在財報中 Elon 表示,Model 3 已經成爲全球最暢銷的高端純電轎車,並且特斯拉沒有加太多定語,從目前交付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在特斯拉的交付佔比重依然強大,第一季度就達到了 6.9 萬輛。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在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中隻字未提目前在中國發生輿論風波,而這波風波的影響也只能在 4 月交付或者 5 月交付中能看出。

 

特斯拉需要給中國消費者一個比較誠懇的解決問題的態度。

 

總結一下特斯拉 Q 1 財報:

 

1. 特斯拉產銷依然增長強勁,但能看出停電和芯片短缺對特斯拉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2. 車輛毛利率比較平穩,穩高在 26% 以上,第一季度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爲 171 億美元,減少 22 億美元。但 12 億美元買了比特幣。

3. 產能喫緊依然是特斯拉的重點,目前北美和上海工廠比較穩定,柏林工廠存在一個沒有整體批准建設的風險;

4. 特斯拉對於純視覺的堅持比外界想象的還要堅決,在今年 7 月份特斯拉將會召開「智能日」,內容主要會圍繞 Dojo 等展開,純視覺方案和融合方案註定會變成對立面嗎?

5. 4680 電池研發測試進度,還算穩定,此前傳出 LG、松下均在測試這款電池,如果量產裝車,將會對電池市場有一個比較大的衝擊,因爲車輛平臺正式開始向集成化地盤邁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