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如果這些或灰色或黑色的道路上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在對未來的一次積攢,那生命的意義應該在於那一場精彩的爆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燃油車當道的時代,比亞迪選擇研發新能源電動車遭受到了不少的非議與質疑。

今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峯”和“碳中和”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一目標,開啓了中國以碳中和目標,帶動能源系統、經濟系統和科技創新系統全面轉型的全新階段。而這一刻,競爭者們知道了這段日子比亞迪的所作所爲,而正當他們急於去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時,日積月累的鑽研給了比亞迪足夠的底氣與信心,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嶄露頭角,稱之爲新能源汽車的領軍者當之無愧。

而比亞迪公司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這些成績,自然也是離開不了公司領導人王傳福的思維領導了。早在公司建立初期,王傳福先生就察覺到燃油車對於環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抑制作用,而在陪伴比亞迪經歷風雨的同時,他也一直爲新能源汽車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港灣,爲新能源電動車的研發斥入巨資,十年如一日。也在今朝,比亞迪揚起了頭顱,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的理念還是對於可持續發展能源收集及儲存,他們都在奮起鑽研,有成績也不驕傲,我們知道它還在路上,我們也知道它的路還很長。

在儲備自身技術的同時,比亞迪公司還將自主研發的技術普惠到人民羣衆之中,城市公交電動化、城市物流電動化等解決方案,受惠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在自身發展變得逐漸優秀的同時,不忘國家環境所給予的幫助。

自從比亞迪漢開始,比亞迪公司開始更加註重汽車的設計及中國元素的融入,而搭載的刀片電池就如同給新能源汽車裝上了一顆更強力的心臟,而心臟的性能必然建立於安全之上,只有安全的基礎,纔能有更好的底氣。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通過了業界中最嚴苛的針刺測試,讓“自燃”從電動汽車字典中抹去。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研發不是說要人們去產生對其他電池的不信任,比亞迪的地位領先也不是爲了去展示什麼,而是希望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可以共同進步,共同爲人們的家園奉獻出一份自己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