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當今互聯網的熱門標籤。當 5G 正在走在逐漸普及的路上時,消費級設備之間的「5G 戰爭」正如火如荼。當汽車正沿着智能化、網聯化路線穩步前進時,5G 必然會爲智能汽車的戰場再一次燃起硝煙。


今天,上汽 R 汽車旗下搭載着 5G 技術的首款 SUV 車型 MARVEL R 正式上市,我們先通過一張圖來簡單瞭解一下這款車型:



此次 MARVEL R 除了基礎車型標準版和 PRO 版之外,PRO 版還可以選裝四驅澎湃性能包和 R PILOT 智駕成長包。


四驅澎湃性能包:採用三電機佈局(前單電機、後雙電機),峯值功率 222kW、峯值扭矩 665N·m,百公里加速 4.8s。但相應的,NEDC 續航里程會縮減至 460km。


R PILOT 智駕成長包:搭載華爲巴龍 5G 芯片、Mobileye EyeQ4H 芯片,感知硬件增加 1 個前視攝像頭、4 個周視攝像頭、2 個毫米波雷達,並將支持 5G V2X 功能。同時還將增加的功能包括遙控移車、一鍵召喚、智能變道輔助 ALC 以及領航輔助駕駛 NOR。


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定位爲一款中型 SUV,採用「環宇之光」家族式設計語言,標誌性的設計元素就是貫穿前臉的 LED 日行燈燈帶,並且兩端向回彎折,在夜間有着較強的辨識度。



來到車內,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以往上汽榮威慣用的「豎置大屏」。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採用了 12.3 英寸全液晶儀表以及 19.4 中控觸摸屏。



值得點讚的是,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在儘可能追求簡約的同時,也儘可能的體現出了足夠強的豪華感和科技感。並且與富有未來感的外觀設計相輔相成。至於做工和氛圍到底如何,還是需要實車體驗了。



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的這套智能座艙支持實體按鍵、觸控、語音、手勢四種交互方式,並且還支持 Face ID 人臉識別。內置的華爲巴龍 5G 芯片可以賦予這套座艙更強的通訊能力,比如情景感知、自然交互、高清影音娛樂等功能。



車機系統方面,依然採用了上汽的「老朋友」斑馬,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搭載斑馬 Venus 系統,支持 MR 混合虛擬實景智能輔助系統以及 AR 實景駕駛輔助系統。其中,MR 混合虛擬實景智能輔助系統能夠識別樁桶、自行車等多種物體。


在交互方面,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搭載多核語音引擎,能夠支持最長 90 秒無間斷連續對話,並且在多數場景下支持免喚醒交互。除了語音交互,MARVEL R 還是上汽 R 汽車首款搭載手勢交互的車型。


在內容生態部分,MARVEL R 支持多種小程序應用,並且引入了車載釘釘,可以在車內進行視頻會議。不過這一點,我還是有些存疑的,畢竟在完全自動駕駛到來之前,在駕車場景中開啓視頻會議,多多少少會對駕駛員產生一些干擾。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的智能駕駛。


除了 28 個感知硬件,再配合 Mobileye EyeQ4H 芯片和華爲巴龍 5000 芯片,足夠使這臺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滿足 L2-L3 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同時,華爲巴龍 5000 芯片是一顆 5G 多模終端芯片,內置 5G 基帶,可以實現 5G 通信能力。所以在 5G 大面積普及之後,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不僅可以實現 5G 智能座艙,還可以實現依靠 5G 技術的自動駕駛功能。



當然,想要擁有強大的硬件,那就必須多花錢,除了必須買 PRO 版之外,還必須選裝價值三萬元的 R PILOT 智駕成長包。


在續航方面,505km 的 NEDC 續航對目前的電動車市場來說,算得上是主流續航了。對於新能源用戶而言,無論是日常代步還是中短途出行,500+km 的續航能力足夠滿足日常所需。但與今年即將陸續發佈的新車型來說,多數車型已經打入了 600+km 甚至 700+km 的續航區間。



說到價格,最接近的競品車型就是同爲「新實力」的 ARCFOX 極狐αT 了。兩款車型的優勢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


ARCFOX 極狐αT 優勢:續航更長(653km)、駕控體驗(此前試駕過,感受很不錯);


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優勢:價格更低、自動駕駛能力更強、支持 5G。


那麼相比傳統車企來看,以比亞迪唐 EV 做對比,兩車有着相近的續航能力。


但是說到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話,依舊是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更勝一籌。並且,上汽 R 汽車 MARVEL R 依舊有着更低的價格。



其實,此前上汽榮威 MARVEL X 的銷量還算不錯,在北京地區的道路上能見到不少。如今上汽 R 汽車帶着續航更長、智能化更強的 MARVEL R「衝入戰場」,我相信它還是會吸引不少新能源車主的目光。


最後說幾句,至於 5G 以及 5G-V2X 技術的上車以及後續使用,其實受到了 5G 通信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完善的「束縛」。即便我們都相信,它對我們的出行體驗有着極大的幫助和提升,但至少短時間內這項技術還很難大面積普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