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座艙越來越被關注,各大汽車品牌也紛紛在車機系統上加碼,不規則曲面大屏、無物理按鍵座艙、透明 A 柱和炫酷的 AR-HUD…… 黑科技加持下的座艙大有向科幻世界邁進的意思。



作爲人車交互變革的引領者,寶馬自從 2001 年推出初代 iDrive 系統以來,一直引領着行業走向:2001 年 iDrive 觸控旋鈕的出現讓車內操作更輕鬆;2004 年寶馬率先引入 HUD,將駕駛信息投射到擋風玻璃上;2012 年,第三代 iDrive 系統實現了車內互聯網訪問功能;2015 年手勢控制率先在寶馬座艙內使用……


這不,在 iDrive 20 週年之際,寶馬新一代車機系統也亮相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寶馬新一代 iDrive 系統,那就是「 左手創新,右手傳承」:一方面,寶馬將座艙設計極簡化,用曲面大屏的觸控和智能助手來減掉座艙內 50%的物理按鍵;另一方面,作爲寶馬經典代表的控制旋鈕得到了保留。



在當前多維交互的趨勢下,座艙內的物理按鍵逐漸被弱化,奔馳新一代車機系統——MBUX Hyperscreen 就大刀闊斧地減掉了觸摸板,奧迪也在新一代車機系統中拋棄了經典的 MMI 旋鈕,相比起來,寶馬保留控制旋鈕的做法或許顯得有點保守?


寶馬爲什麼還保留控制旋鈕?


從最初的物理按鍵,到現在物理按鍵、觸摸屏、語音、手勢多維交互融合的運用,座艙內交互模式在變,但是最終目的從來沒有改變,那就是讓駕駛更安全、更方便。



目前座艙內的交互方式各有特點:觸屏控制能帶來操作的順滑感,可以精確地選擇功能,有效提升座艙的科技感;但在操作時仍然需要駕駛員目光的轉移,或多或少地造成了駕駛分心。語音操作解放了駕駛員的雙手和眼睛,提升了人與車的交互感,但是目前語音的識別速率、智能程度以及執行調節音量、進度等較難量化的命令時仍然有侷限性。手勢控制等視覺控制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目前識別精度依然有限,在座艙控制中也主要用在娛樂等方面。


雖然「去物理按鍵」的趨勢不可避免,雖然在未來自動駕駛的世界裏,座艙內的物理按鍵甚至觸屏按鍵都會消失,但是當我們分析完各種交互方式的特點後會發現,在智能交互似乎還沒有那麼「智能」的今天,觸屏控制還沒有足夠精確,語音和手勢控制智能程度還有待提升,保留控制旋鈕這樣一個可以盲操作、讓操控更精確、分心更少的物理按鍵,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選擇。特別是對於寶馬這樣一個「以駕駛員爲中心」的品牌,給駕駛員一個便捷的操控環境,可能比被打上「保守」的標籤更重要。


多維交互代替物理按鍵


其實在新一代的 iDrive 系統中,爲了彌補被減掉的 50%物理按鍵的控制效果,寶馬做了不少內在的創新,來提升多維交互能力:


比如採用了全新的 UI 設計,卡片式 UI 設計增大了手觸面積,對觸控準確性的兼容度更好。這也許能讓上一代略感複雜的觸屏交互更輕盈,減少觸屏對注意力的分散,讓駕駛員在開車時更願意使用觸屏功能。



同時,爲了使語音交互更自然,新一代 iDrive 系統更換了全新語音助理,通過 AI 語音模式來擺脫預設命令,更精確更快速地聽懂「人話」。全新語音系統還具有幽默的功能,這讓我想起了電影「星際穿越」當中的智能機器人 TARS。雖然在實際開車過程中用處不大,但偶爾能跟語音助手開個玩笑,或許也算是座艙的小彩蛋了。


另外,在視覺識別領域,寶馬已經不滿足於手勢識別,增加了肢體語言識別功能。視覺系統根據傳感器及攝像頭,識別駕駛員的肢體語言,從而判斷駕駛員的狀態和需求。在未來的 iDrive 系統中,我們不僅能通過揮手來點亮閱讀燈,通過手指畫圈來調節音量和地圖,座艙也許會因爲我們伸向天窗的胳膊而自動打開天窗,也許會因爲我們的一個哈欠,來給出預防疲勞駕駛的預警……當然,這些還是基於我的想象,具體功能還有待寶馬正式發佈和體驗。



多模態交互功能的實現離不開底層硬件的支持。新一代 iDrive 系統將搭載在 2021 年下半年上市的寶馬純電旗艦 iX 上,作爲寶馬首款搭載 5G 移動網絡技術的車型,5G 芯片、全新處理器、雲服務模塊等強大的底層硬件,可以將數據處理能力提高至目前車輛的 20 倍,車機系統的體驗也會相應提升。5G 高帶寬、低時延、大鏈接的特性帶來的,不僅是更靈敏的觸摸屏、更流暢的圖形顯示;也進一步開發了車機網聯的潛能,例如,車輛能夠接收和顯示來自其他寶馬汽車的危險警告、預測目的地的停車位情況,毫秒級的時延會讓車載地圖的實時定位更加精確等,這些都讓 V2X 變得更爲可能。



物理按鍵什麼時候消失?


多維交互的提升,正在逐步瓜分物理按鍵的功能。設想一下,在不遠的未來,當觸屏控制的精確度得到保障;當虛擬觸控變爲現實;當手勢交互甚至肢體語言的識別不只是代表黑科技的噱頭;當座艙能夠根據我們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表情來給出準確的控制,能在舉手投足之間洞悉我們的意圖的時候,就算寶馬還保留控制旋鈕,估計也會淪爲純粹的裝飾品了。



最後


寶馬新一代 iDrive 的發佈,或許沒有大家期望中的大膽和吸引眼球,卻也讓我們思考:座艙設計的本質是什麼?新技術的運用固然能提升智能座艙的體驗,而舊功能的短暫保留,也是爲了更好的體驗感。創新還是保守,都是爲了更好地駕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