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總在思考,究竟一部足夠出色,能夠滿足各方面需求的智能電動車,應該具有怎樣的特性?

在我看來,首先,外觀要具有一定設計感,能夠直接看出與燃油車的不同,並且原創至上。內飾,科技與豪華感必須相輔相成,品牌形象儘量向上。其次,智能化體驗也要達到“好用”的水平線上。

輔助駕駛能力需處在行業前部之列,更爲重要的是,整車要擁有不斷OTA升級的能力。另外,續航里程可以滿足日常城際通勤、短途旅行等出行場景即可,但是補能體系必須成熟且便利,售後服務則需達到行業平均水準之上。

此刻,相比於諸多仍處“大象轉身”中傳統汽車巨頭,所推出的產品,類似特斯拉Model 3、小鵬P7、蔚來ES6、理想ONE等中外新勢力,帶來的主銷車型,或許更爲符合預期。而在它們身上,令人最爲在意的“閃光點”之一,則是異常強大的OTA功能。

換言之,因爲如此能力的存在,智能電動車纔不是一具“行屍走肉”,而更像是一輛具有“生命力”的載體。車主從購車後開始,整個使用週期內,能否感受到自身與車輛間的共同成長,成爲了愈發在意的東西。

現象背後,無疑反映出還有各家車企身處全新賽道,相應的玩法與規則,也已開始改變。傳統汽車廠商過去通過百年積攢下的經驗,放在當下,或許慢慢開始失效,甚至成爲了束縛發展的拖累。

諸多革新者的出現,則徹底做到了顛覆。

OTA的深遠意義

看到這裏,或許會有人問,究竟何爲OTA?翻看資料後發現,其又稱“空中下載技術”,英文全稱爲“Over-the-Air Technology”,具體是指通過網絡從遠程服務器下載新的軟件更新包,對自身系統進行升級。

譬如,在日常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甚至PC端時,可以通過OTA在線升級,修補現存的漏洞,爲設備增添許多新的功能,並且在運行效率、運行速度、穩定性方面,也會感受到顯著的提升。

正因如此,隨着智能電動車自身產品力的逐漸提升,市場終端對於它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高。那些首批嚐鮮的用戶,愈發能夠感受到其與傳統燃油車的不同,在某些層面,更像是一部巨大的智能電子終端。而這樣的實際體驗,也催生了OTA功能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能夠發現,早在2012年,OTA功能就已出現在特斯拉Modes S車型上,其更新範圍涉及自動駕駛、人機交互、動力、電池系統等領域。通過OTA的方式,特斯拉得以完成續航里程提升、最高速度提升、乘坐舒適度提升等多方面的優化。後續,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車企跟進。

大家開始逐漸認識到OTA對於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智能電動車的重要意義。首先,遠程爲用戶修復軟件故障,大幅度縮短中間步驟的時間,使軟件快速到達用戶,減少汽車製造產商和用戶的成本,包括汽車製造產商的召回成本,用戶的時間成本。

其次,OTA功能的出現,還可以不斷爲車輛增加全新功能,時刻保證用戶的新鮮感。再者,通過OTA升級,拓寬了車企自身服務和運營的範疇,增加了車輛的附加價值。

某些時候,甚至可以簡單的理解爲,OTA就是連接車企與用戶之間的最佳紐帶,雙方各取所需,同時,OTA改變了車企與車主之間的關係,讓傳統的客戶開始變成用戶。甚至在更遠的未來,由於OTA的存在,還可以幫助整個行業,明確技術的發展方向。

就整體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OTA自然而然成爲了各大汽車廠商在宣傳智能化時,不得不提及的關鍵技術。只不過,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偷換概念、渾水摸魚的存在。

衆所周知,目前車端OTA升級,已然分爲兩種形式,即SOTA(Software OTA 軟件空中升級)和 FOTA(Firmware OTA 固件空中升級),後者可以視爲前者的“完全進階版”。

通俗來講,支持 SOTA 的車型,只能對車輛車機裏的部分軟件進行更新,例如音樂、導航甚至UI等方面,侷限性較大。而支持FOTA的車型,往往涉及整車最爲重要的ECU控制器,包括車身、動力和自動駕駛系統,所以對產品自設計之初,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門檻的存在,致使目前市面上大多產品,僅僅支持前一種方式進行OTA升級。而能夠很好完成後一種方式的車型,並且能夠完全搞清其中的技術要求與邏輯的車企,屈指可數。顯然,目前身處新能源市場炙手可熱的蔚來、理想、小鵬,成爲了其中佼佼者。

“蔚小理”已經足夠出色

相信熟知新能源行業的讀者都曾記得,當傳統汽車巨頭大衆,野心勃勃地正式位於全球市場拿出“ID.系列”車型,一時間所有新勢力都將遭受巨大的衝擊的言論,開始不斷髮酵。

但是隨着ID.4位於中國的正式上市,僅從終端得到的反饋來看,這款寄託着諸多希望的車型,打動的更多是長期駕駛燃油車、年齡偏大的“轉換用戶”。反之,對於那些智能體驗有着較高要求的年輕消費者,很多時候,ID.4無法觸動他們的購買慾。

而在仔細與門店銷售交談後得知,目前在售的ID.4已經具有了OTA升級功能,後續可以通過新版本的推送,繼續迭代升級新功能。聽到這樣的描述,再想起幾月前,數百輛ID.3位於其德國總部,只能在一片碩大的空地上,需要通過工程師手動連接電腦,以完成每輛車的軟件更新。

拋開智能化座艙、自動駕駛系統不談,僅就OTA整車升級一項,便能清晰的感受到,在這波如潮水般襲來的電動化浪潮中,如大衆般燃油車時代的絕對霸主,迅速開始出現水土不服,甚至力不從心的現象。

強烈對比之下,是“蔚小理”三傢俱有互聯網基因,沒有厚重歷史包袱的新勢力造車,通過持續不斷、大大小小的OTA升級,逐漸將此前許諾給用戶的各種功能,一一變成現實。

例如4月,蔚來官方宣佈,NIO OS智能操作系統已經開始通過FOTA,向用戶推送2.10.0版,這是NIO OS今年第二次重大版本更新。本次新增功能有:支持二代換電站一鍵泊入及一鍵自助換電;儀表可視化增強、NOP體驗優化等。

顯然,已經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的蔚來知道,其所有擁有的用戶羣體,對於新鮮事物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只有持續地優化現有產品的實際體驗,才能更好的留住他們,甚至拿到更多的老車主轉化訂單。

幾天前剛剛舉行的2021款理想ONE上市發佈會上,站在聚光燈下的李想,除了宣佈類似座椅、第三排腿部空間、綜合續航等幾處產品力的提升外,更爲重要的則是向所有人直接告知,換裝地平線“征程3”芯片後,理想也終於正式推出了AD 2.0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包含像蔚來NOP、特斯拉NoA、小鵬NGP一樣的智能領航系統,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而該功能也將於今年第三季度,通過FOTA向所有2021款車主推送。

反觀小鵬,自品牌成立之初就確立“智能化”,作爲自身最突出的品牌的標籤。所以強大的FOTA升級能力,很大程度上關乎其產品端的持續成長速度。而就在近日,從小鵬發佈的“OTA編年史”顯示,截止至2021年5月,小鵬汽車通過OTA已累計爲G3及P7用戶推送了23次重大版本更新,新增功能134項,優化功能2326項,車輛OTA累計升級次數超過38萬次。

其中,印象最爲深刻的兩次升級莫過於,去年疫情期間,面對新冠狀病毒的肆虐,小鵬通過OTA,迅速向所有車主推出了高溫抑菌功能,盡力保障駕乘安全。2021年1月,小鵬則通過OTA,爲具備XPILOT 3.0系統的小鵬P7,開放了NGP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參考一季度財報中,高達20%的實際選裝率,以及盈利組成中軟件層面所給予的貢獻,均證明了用戶的認可。

身處已經到來的6月,小鵬P7也將迎來最新一次重大版本的OTA升級,Xmart OS對應版本號爲2.6.0。從具體介紹來看,首個可量產且不依賴停車場改造的“最後一公里”自動泊車功能——停車場記憶泊車,即將上線。


由此看來,無論蔚來、理想還是小鵬,三家目前身處頭部梯隊的新勢力造車,因爲擁有強大的OTA整車升級功能作爲加持,令其目前已經量產的智能電動車,仍在不斷地成長,自身實力變得愈發強大,而不是一具變化緩慢,甚至無法進行迭代的“行屍走肉”。

並且隨着終端用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認知逐漸變得更加完善,是否具有良好的FOTA能力,也將成爲影響其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