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消費者,對汽車的認知水平已經有了大幅度提升,也建立起了一套比較成熟的評判標準。比如在安全上,相比起網絡上公佈的碰撞成績,很多人現在更願意相信工廠講解,或是碰撞、拆車的相關視頻。爲打消大家的疑慮,一些實力較強的的車企則選擇主動公佈一些相關內容,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這不,最近廣汽傳祺又玩了招狠的,其攜手中汽中心全網首次公開C-NCAP碰撞車拆解,展示了傳祺GS4經過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偏置碰撞之後的車身各部分狀態。同時,來自湖南大學的車輛安全專家曹立波教授跟中汽中心的專家,共同對傳祺GS4拆解後的表現進行了解讀。那麼,碰見“全網首次”加上專家監督的傳祺GS4,到底能不能HOLD住全場呢?

C-NCAP採用的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偏置碰撞到底是什麼?

說起C-NCAP,瞭解汽車的人幾乎都有耳聞。但對於C-NCAP中的碰撞測試是如何進行的,以及這些碰撞有哪些講究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拿本次進行的三種測試爲例,其中正面碰撞的全名爲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試驗車輛100%重疊正面衝擊固定剛性壁障,碰撞速度設置在50km/h。另外,側面碰撞則是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碰撞速度也爲50km/h。

需要解釋的是,以上提到的50km/h一般指的是等效車速,並不能與實際碰撞的車速劃等號。因爲在測試過程中,汽車撞向的一般是剛性較高的障礙物,而非同類。此時產生的總能量相當於現實世界中碰撞能量的一倍,可以理解爲100km/h時速的兩車相撞,基本上覆蓋了國內大多數駕駛場景。

C-NCAP記分體系

以上兩大測試,基本和國外碰撞條件相同,只是在速度上略微有差異,比較有爭議性的則是接下來要提到的40%偏置性碰撞。在2012年,IIHS引入了25%偏置碰撞實驗,相比起國內目前進行的條件更加苛刻,也被認爲是更好的測試方式。那麼C-NCAP會堅持用40%偏置性碰撞呢?這主要由於中國49.6%的公路交通事故都產生在這一範圍內,所以C-NCAP設置了40%偏置性碰撞,同時其碰撞對象選擇了可變形壁障,更接近真實事故中與對向車或前車尾部相撞的場景。

傳祺GS4碰撞後拆解表現怎麼樣?

以上可見,傳祺GS4要進行的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偏置碰撞難度其實還是比較高的,要拿到5星評價還真得有兩把刷子。當然,這款產品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各項測試完成後,其實現了91.0%的綜合得分率,並獲得了五星安全評價。

進行正面碰撞過後,拆解傳祺GS4車頭能夠發現其前艙充分吸能潰縮,A柱和上邊梁基本無變形,且四門可正常開啓。乘員艙也保持了基本完整,留有較大的安全空間,避免了出現乘員卡住而無法逃生的情況。現場專家介紹,這是因爲傳祺GS4基於前艙安全結構設計理念,通過防撞梁、吸能盒和縱梁,進行穩定有序的潰縮吸能,先最大限度地由發動機艙吸收碰撞能量,有效地削弱了對乘員艙的衝擊。同時,傳祺GS4乘員艙主要採用了1500MPa級別熱成型鋼,降低了前艙變形的風險,能夠爲乘員提供更好的保護。

側面碰撞後,視頻顯示傳祺GS4的車門以及B柱的變形量十分小,而且變形位置控制良好,有效地避開了容易直接接觸乘員身體的部分。其優異表現主要來源於廣汽傳祺的獨家專利發明——車門雙倒八字結構設計,該設計將側面碰撞的力均勻有效的分散至車身周邊結構件上,減小了對駕駛艙的直接衝擊。此外,傳祺GS4在B柱、車門防撞梁、門檻、B柱上邊梁等處都採用了超高強度熱成型鋼,形成了籠式保護,爲乘員安全進一步帶去了保障。

另得益於1500MPa級別熱成型鋼的使用,以及前縱梁上加入多道折彎設計與GAC籠式碰撞吸能控制技術,傳祺GS4在40%偏置性碰撞測試後,在拆解時發現了車輛依然穩定有序地潰縮吸能,A柱受力後的整體狀態良好,乘坐區域未發生明顯變形。

雖然被動安全足夠出色,但傳祺GS4似乎還不滿足。爲了對駕乘者帶來更極致的防護,第二代傳祺GS4在提供博世ESP9.3系統的同時,更搭載了支持ACC自適應巡航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FCW前碰撞預警系統等功能的L2級別輔助駕駛系統,在主動安全上的整體表現也可圈可點,能夠將絕大多數事故風險扼殺在萌芽階段。

綜合來看,傳祺GS4之所以敢拆給大家看,其底氣在於紮實的用料與精巧的設計,更在於品牌強勁的安全技術實力。當然,我們更期待廣汽傳祺進行的拆車行爲能夠成爲行業的“基礎操作”,希望能有更多品牌主動公開車輛的安全技術,減少消費者購車的後顧之憂,讓汽車安全問題不再頻繁見諸於網絡頭條之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