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手握12萬預算,想買臺家用SUV,市面上的選擇還是挺多的合資、自主一大堆。但是今天來了一臺三缸機、雙離合的緊湊型SUV,國內不少消費者對三缸機還是有點抗拒的,哪怕動力數據並不弱,但缺少了一個缸感覺就掉了幾十匹馬力,而且還擔憂抖動問題,今天重點感受這輛icon的動態表現。


1.5T三缸機+雙離合居然開出平順感!



啓動車輛,在怠速的情況下,手放在方向盤上還是能輕微感到抖動,但不算擾人那種,如不刻意感覺的話還是不明顯。起步輕點油門,由於加入了48V電機,車輛起步表現輕盈爽快,有種開電車的感覺,感覺48V電機與發動機的配合非常默契、平順,動力表現充沛但不會給你強烈的加速感。0-80kM/h的加速過程,就兩個字“順滑”!



這有點顛覆了我對三缸機的印象,在48V電機的輔助下,開着icon在城市路況,輕鬆、順滑的駕駛感受相信會討好大部分消費者,特別是女性羣體。如果一定要找茬,那這套三缸機,只有在冷車啓動和等紅綠燈時,你還是能感覺到輕微的抖動,其餘大部分用車情況都和四缸機沒啥區別。


1.5T+48V這套動力總成在icon上的表現足以打動消費者,另外7速雙離合也是功不可沒,調教設定也是以平順、省油爲主,換擋速度並不是icon的追求。當收油車輛滑行時,並沒有出現明顯拖拽感,整體表現和普通AT變速箱無太大區別。



icon外觀看着硬派,實質整車開起來比較輕鬆,標準家用車的感覺。另外懸掛和底盤的調教也是以舒適爲主,當車輛碾過一些較小的顛簸時,懸掛和底盤會過濾掉大部分擾人的震動,這得益於icon的前後懸採用了獨立懸掛(前麥弗遜,後多連桿)。



在動態方面,這輛icon確實給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平順的動力表現以及日常輕鬆的駕駛感。對於一臺家用的SUV,這樣的表現足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也讓我對三缸機有了新的感受,確實汽車技術快速發展,車企對於過往的技術難題也有解決方案,一般不會把未成熟的產品技術拿出市場,難道不怕砸自己場嗎?親身體驗纔是硬道理,三缸機並不是落後、省成本的產物。


充滿設計感的造型,名副其實的網紅車型



再說說顏值方面,我對icon的瞭解居然在小紅書APP上。剛上市的時候,我在小紅書上經常刷到不少網紅小姐姐曬出icon的照片或者提車照。可見icon的顏值是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這可能是吉利最搶眼的車型之一。



外觀方正,緊湊,整車線條也充滿概念車的元素。獨立、細長的日行燈,配上黑色飾條,給人一種未來感,初次見到icon不少人以爲是一臺純電動車。側面採用較多的直線條,後輪拱外拋增加力量感,懸浮式車頂和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增添了一些時尚感。車尾設計飽滿、敦實,icon前臉設計科幻、側面和尾部偏向硬派,整體設計很有特點。


高配車型則採用19英寸輪圈還配備了馬牌UC6輪胎,icon車身尺寸4350/1810/1615mm,軸距爲2640mm,實車看着較爲小巧、緊湊



進入車內,整個內飾設計是全新的,硬派越野車的味道。紅黑雙色的搭配看起來十分搶眼,如果內斂、低調的你,還有一款棕白色內飾供選擇。


這些細節設計彷彿讓誤以爲這是一臺硬派越野車



全液晶儀表功能顯示較爲全面、細膩。由於icon的前擋玻璃面積大,視野通透,在大太陽的情況下,儀表反光有些嚴重。但坐在前排視野非常好,有時候設計還是比較難兼顧,有好也有壞。



空間方面,在緊湊級SUV的車型中,icon表現中規中矩。前排空間沒問題,後排的中央地臺略有有凸起,但不會影響後排中間乘客的舒適性。後排對於1.8米以內的乘客來說,友好度還不錯。座椅的舒適性較好,不會太軟,有承託性,長途乘坐沒問題。


整個內艙的通透性不錯,無論坐在前排還是後排,都不會感到壓抑。



駕駛位座椅的可調部分節少了些,椅墊特別平,坐在上面沒有嵌入感,稍微激烈操駕時,身體容易晃動,希望日後能增加對椅墊的調節功能。



璟哥點評:


icon是吉利BMA模塊化架構下的第二款SUV產品,無論產品技術、駕控體驗和乘坐舒適性都有着不俗的表現。縱觀目前的緊湊級SUV市場,本田的繽智以及大衆探嶽較爲熱門,在試駕完icon後,設計、配置、動力都要比這兩款更優秀,如果你拿12萬預算買輛SUV我會推薦自主品牌的ic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