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事情。

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軌跡;

英國正式脫歐,歐盟分崩離析;

澳洲的大火和非洲的沙漠蝗災,讓人們感慨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美股一個月內連續4次熔斷,美聯儲開始大量印錢放水;

全球經濟增長爲負,油價甚至一度達到每桶-37.63美元,只要你能拉走原油,我們倒貼錢給你;

蛋殼公寓暴雷,從此引發了一系列對資本的監管,螞蟻金服也被約談;

嫦娥五號挑戰月球採樣並返回,達到了無人探月的極致;

美國對華爲實施芯片禁令,特朗普簽署TikTok(抖音國際版)禁令,經濟鬥爭逐漸白熱化;

隨後,美國成爲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無數人心中的“燈塔”逐漸崩塌;

而風景這邊獨好的我們,卻成了全球唯一的一個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2020年的汽車行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年初的汽車消費幾乎是“頭部以下截肢”,進入下半年之後逐步開始復甦,到年末開始強勢增長。快到年底了,買一臺車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就比如12月的轎車月銷量,多款車型強勢復甦,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隨着新技術的不斷研發,自主品牌開始崛起。造車新勢力們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正式開始對老牌造車企業發起衝擊。

不過合資車企也不甘示弱,在最大的緊湊級轎車市場,銷量前10中霸佔9席,充分用實力證明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在這份乘聯會發布的年度銷量榜單中,競爭最激烈的還是前兩名——日產軒逸和上汽大衆朗逸。

這對歡喜冤家,交替霸榜前兩名已經有些年頭了,雙方總是打得不可開交。到了今年卻似乎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日產軒逸的銷量比去年同比增長13.9%,而上汽大衆朗逸則是跌去8.5%。從數據上看,軒逸蠶食了不少朗逸的市場,出了一口去年被朗逸力壓一頭的惡氣。

這到底是爲什麼?是朗逸拿不動刀了,還是軒逸飄了?

怦然心動的設計

國內的消費者最看重的,除了品牌之外,第二點就是設計。

在同等價位下,車輛的機械素質很難拉開差距,最終往往演變成設計的比拼。

在這一點上,外觀設計更加大氣的日產軒逸有着不少的優勢。

第14代軒逸採用了日產全新的V-Motion2.0設計語言,大V型的前進氣格柵搭配迴旋鏢式全LED前大燈,讓整臺車看上去非常靈動。車身側面的流體動感雙腰線和隱藏式C柱帶來的懸浮式車頂設計,進一步從細節上勾勒出了日產軒逸的設計感。

而且在2021款的新車上,日產軒逸在全系增加LED尾燈的同時,還爲2021款軒逸 1.6L XL CVT智享版車型提供了特殊的魅影套裝。其採用燻黑後擾流板、燻黑前進氣格柵、燻黑門把手、燻黑輪輞等多處定製的外觀設計,凸顯了日產軒逸的個性和運動風格,相信會得到不少人的好評。

2021款軒逸 1.6L XL CVT智享版 魅影套裝

除此之外,日產全新的CMF平臺對車身結構進行了大量優化,讓第14代軒逸的高度比起前一代來說降低了56mm,寬度則是增加了55mm。這種接近豪華轎車的車身寬高比讓日產軒逸的風阻係數僅有0.26Cd,幾乎接近“戰神”日產GT-R,而且從外觀看上去更加時尚大氣。

相比之下,上汽大衆朗逸則是採用了大衆“套娃”式樣前臉,多橫輻式的前進氣格柵搭配單色車身,顯得更加莊重典雅。有時候,從後面乍一看根本分不清是身爲A級車的朗逸還是身爲B級車的帕薩特。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想法,那就是買朗逸,更多的是爲了買個大衆標。

這種中庸風格的設計雖然肯定不出錯,但也不像日產軒逸那樣出彩。

在時下流行的運動風格面前,或許很難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軒逸不僅是外觀更像“小天籟”,在舒適度方面也緊追“老大哥”的步伐。

軒逸的外觀不斷進化,舒適性也跟着精益求精,軸距從原來的2700mm進化到了2712mm,遠超同級,甚至已經達到了A+級別,646~907mm的膝部空間和1480mm的橫向車內空間甚至已經媲美B級車,能夠帶來極爲舒適的乘坐空間。

軒逸特有的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更是繼承了日產“沙發廠”的美譽,經過NASA認證的護脊座椅結構能夠提供從腰部到背部的定製化貼合支撐,柔軟的填充物搭配寬厚的座椅,無論是日常駕駛還是長途出行,都可以有效減輕駕駛中的疲勞感。

最關鍵的是,日產軒逸的後排地臺幾乎是純平的。對於偶爾需要乘坐5人的時候,軒逸比起後排地臺高聳的朗逸來說,可是要舒服太多了。

而且針對消費者對高配置的需求,2021款軒逸還針對主銷車型提供了車載行車記錄儀、雙區獨立控制空調,在安全和舒適方面有了小幅度的提升。針對音響,還增加了Arkamys高保真經典AI音效算法,通過軟件來最大化發揮音響硬件的優勢,讓消費者隨時能夠享受高品質音樂帶來的舒心。

細節方面,日產軒逸同樣不逞多讓:這套榮獲2020沃德十佳內飾的設計,甚至能夠讓人感受到越級的豪華感。

在選材用料和工藝上,軒逸大量採用了貼近自然皮膚質感的皮質材料,中控兩側和車門包覆等不易察覺的位置都用真皮進行包覆,手感細膩柔軟。座椅則採用了雙拼色的設計,加之精細的縫線,帶來了極佳的視覺效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頂配車型所具有的菱形格紋設計,甚至能帶來豪華車型所擁有的質感,這在A+級車型上出現,尚屬首次。

總的來說,在設計方面日產軒逸憑藉着優秀的細節處理和越級的設計,成功在和朗逸的比拼中勝出。

頂級的配價比

但光說設計是不夠的,這有點像“關公戰秦瓊”,不提價格就說誰勝出,那最終應該是勞斯萊斯最棒。

所以同樣是緊湊級轎車,我們決定拿指導價爲13.39萬元的2021款1.6L XL CVT智享版日產軒逸和指導價爲13.69萬元的2021款1.5L 自動視野版上汽大衆朗逸來做一次對比。

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指導價更低的日產軒逸,配置比朗逸要多的多!

日產軒逸的胎壓顯示、倒車影像能有效提升駕駛時的安全性,真皮方向盤和後排中央扶手的加入也會讓日常的駕乘更加舒適。在便利性配置上,日產軒逸的自動大燈、無鑰匙進入/啓動系統、遠程啓動、全液晶儀表等等也讓朗逸無法還手。

朗逸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自動駐車、後視鏡自動下翻、和副駕駛/後排車窗自動升降,以及多了2個揚聲器。

而且,日產軒逸獨有的Nissan Connect日產智聯,更是讓軒逸成了越級一般的智能車型!

具體智能在哪呢?簡單來說,它有語音控制車輛、遠程控制車輛、遠程實時監測、車載在線服務、全時在線導航、在線影音娛樂這6大智能互聯功能。

第14代日產軒逸,能夠通過簡單的對話,實現對車輛車窗空調等基本操作、以及音樂導航電話等影音功能的語音控制。簡簡單單的一句“你好日產”,就能讓自己的需求“被聽見”,車輛幫你操作的同時,能夠極大地提升便利性和行車的安全性。

當然,比如現在這個寒冷刺骨的冬天,只需要打開手機上的智能APP,就能完成對車輛的遠程控制。像是鎖車、鳴笛、打開後備廂都是小意思,甚至可以提前啓動發動機熱車,讓你坐進車裏就能享受到日產智聯帶來的溫暖感受。

而且通過APP,還能實時看到車輛狀況。停車場找不到車了不要緊,“步行導航到車”;擔心胎壓不足,車況助手一鍵查看;不知道車被家人開去哪裏了,“實時追蹤車輛”;當然鎖沒鎖車、關沒關車燈,也只要一鍵就能操作。

這一切,都是通過日產軒逸的車聯網功能實現的。它不僅能提供車載4G Wi-Fi熱點,還能夠通過聯網功能實現保養提醒及服務預約、智慧加油、定期OTA升級、對家人提供安全到達通知等服務功能,一切以貼心服務爲中心。

而它的全時在線導航功能,也比手機自帶的高德地圖要好用不少。不僅是因爲屏幕更大、閱讀更方便,它在手機端的實時在線導航、智能慣性導航等功能的基礎之上,還增加了目的地發送到車、離車步行導航等功能,讓出行變得更加便利。三維實景地圖還自帶組隊模式,再也不怕自駕出遊和朋友們掉隊了。

如果萬一把朋友們甩在身後了,也不用擔心旅途會無聊。找個服務區停車休息的時候,日產軒逸的酷我音樂和愛奇藝視頻等影音娛樂APP,能夠讓旅途中的身心得到放鬆,10年基礎服務流量免費也不用擔心看個電影還要被收幾十塊錢流量費,海量資源提供優質的沉浸式體驗。

除此之外,日產軒逸還通過日產智行,提供了豐富的七大主動+被動安全配置。

七大主動+被動安全配置

其中,IFCW超視距碰撞預警、EAPM油門誤踩糾正、CTA倒車車側預警和IDA疲勞智能預警均爲同級獨有的安全駕駛“黑科技”。

IFCW超視距碰撞預警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前面兩輛車的相對距離,預測駕駛者視線之外的風險,即使看不到前車的前車也能及時進行碰撞預警;搭配IEB預碰撞智能剎車,能夠在前車急剎車、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幫助你主動踩下剎車踏板,避免事故發生。

而EAPM油門誤踩糾正在車輛緩慢行駛時,能夠規避司機“把油門當剎車踩”;CTA倒車車側預警可以在“倒車不看後視鏡”時,有效防止剮蹭和誤碰,堪稱新手福音。

此外,IDA疲勞智能預警、BSW變道盲區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的反應週期也極爲迅速,擁有較高的系統成熟度和可靠性。

在後方盲區來車的時候,日產軒逸A柱上的警示燈會進行閃爍,提醒車主注意;如果車主無視提醒、依然變道的時候,還會打開蜂鳴聲警報,偏離車道的時候也是如此。

有了這7大駕駛輔助安全系統保駕護航,再配合日產軒逸的RVM倒車視頻影像、HSA上坡起步輔助系統、TPMS智能胎壓監測系統這三大常規安全配置,軒逸的車主們就好像擁有了一款高度可靠的安全防範屏障。

如此智能、如此安全的車,在這個級別中,也只有日產軒逸做到了,可以說花A級車的錢,越級地買到了B級車的配置。

安全方面,被動安全方面,得益於CMF平臺的使用,軒逸在A柱、B柱、內門檻及門檻橫樑、前後防撞鋼樑等核心部位,均採用了超高強度鋼。

Zone Body區域車身結構+1.5Gpa UHSS高剛性車身的組合,整車980Mpa以上使用比例超27%,590MPa以上使用比例高達43.6%,在同級車中數一數二。

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佈的C-NCAP評測中,14代軒逸以綜合評分率91%的成績,領先同批次車型,獲得了頂級五星安全評價。

居家出遊兩相宜

當然,除了設計和配置這種軟實力,硬實力也同樣需要得到重視。

許多老司機說得好,買車要買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缺一不可。

那麼日產軒逸和上汽大衆朗逸,究竟誰的三大件更優秀?

第14代軒逸搭載了一臺全新的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它在上一代發動機的優異性能之上,在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

同樣是自然吸氣發動機,日產軒逸的這臺發動機能夠爆發135匹的峯值馬力和159牛·米的峯值扭矩,相比朗逸的113匹和145牛·米,提升了差不多20%之多!而排量僅大了0.1L,只有7%。

這是由於日產軒逸的HR16發動機依託於“戰神”日產GT-R上那臺VR38發動機著名的鏡面熔射缸孔技術,匹配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控制技術和EGR廢氣再循環系統……總之,先進就完事兒了。

而且這臺發動機,還真正做到了“又要馬兒少喫草,又要馬兒跑得快”。同爲工信部綜合油耗,日產軒逸僅有4.9L/100km,接近混合動力發動機的水平傲視同級別,更是甩開了大衆朗逸5.5L/100km兩個身位。

在日常使用中,兩臺車的油耗甚至會差出百公里1個油的水平,如果按照10萬公里的使用時長來看,就是相差6000塊錢,基本差出來一臺iPhone的價格!

這也得益於日產軒逸發動機與CVT變速器的完美配合,動力輸出不僅平順,而且能夠自由分配變速箱減速比來達成高效輸出的目的,無論是低速起步還是中高速補油,都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順暢自如。比起朗逸10年前的6AT來說,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而且日產軒逸前懸架區域的U型半框式副車架升級爲全框式副車架,顯著提升了底盤的剛性和穩定性。後懸架升級的最新結構也使得懸架的橫向支撐剛性提升了20%,整個車身前段的扭轉剛性提升10%,讓車身在動態中的反應和跟隨性更加迅速。

體現在駕駛中,就是第14代軒逸轉向的靈敏程度大幅提升,可以說是隨轉隨有。在高速通過匝道的時候,懸架的支撐性非常到位,而在通過減速帶等不舒適的路況時,它又會提供足夠好的濾震性,讓軒逸的表現不像一臺A級車。

再配合它獨有的IDM智能公路穩行系統,通過系統中ITC智能循跡控制、iEB智能發動機制動、IRC智能穩行控制三大功能模塊共同協作,實現對車輛縱向、橫向以及垂直方向的控制優化,有效提升車輛操控穩定性。

寫在最後

在競爭激烈的細分市場,最終比拼的其實只有兩項,一是產品力,二是價格。

從產品力來看,軒逸無論是從設計上還是從機械素質上,都爲中國消費者進行了量身定製化的升級,懂得消費者的痛點,並加以解決,俘獲了大量消費者的心。

而價格方面,又顛覆了人們對於一分錢一分貨的理解,居然是典型的低價高配。軒逸也正是靠着這兩點,才能成功登頂銷冠寶座。

進入2021年之後,軒逸能否繼續創造輝煌?相信車主們會用手中的真金白銀,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