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特斯拉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特斯拉實現總營收103.89億美元,同比大增74%。其中,汽車業務營收爲90.02億美元,同比增長75%。此外,汽車交付量和淨利潤也實現大幅上漲。

財報數據“亮眼”的另一邊,是特斯拉在中美兩地因維權事件和碰撞事故面臨大衆的質疑,負面輿論仍在持續發酵。

比特幣與碳積分大幅獲利

綜合財報內容來看,特斯拉營收的大增主要得益於汽車交付量的增長。

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整體交付量同比增長109%至18.49萬輛,其中Model 3和Model Y共交付了18.28萬輛,同比增速達140%;而Model S和Model X處於換款前夕,交付量下滑明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Model 3如今已超過寶馬3系,成爲世界上最暢銷的豪華轎車”。而Model Y可能在明年成爲世界上最暢銷的汽車。

得益於成本控制,特斯拉的汽車銷售毛利率實現連續增長。據特斯拉透露,公司在2017年開始生產Model 3時,每輛車的平均成本約爲84000美元。當前,由於新產品的推出和新工廠的設立,以及Model S和Model X比例的減少,每輛車的平均成本在第一季度降至38000美元以下。

盈利表現方面,特斯拉的第一季度GAAP營業利潤爲5.94億美元,同比增長110%,營業利潤率爲5.7%;第一季度GAAP淨利潤爲4.38億美元,非GAAP淨利潤(未計股份支付費用)爲1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呈大幅上漲。這是特斯拉首次實現非GAAP淨利潤突破10億美元。

然而,特斯拉實現高額盈利並非源於主營業務,而是受到碳積分和比特幣收益的積極影響。報告期內,特斯拉碳積分部分的收入高達5.18億美元,出售比特幣資產則帶來了1億美元的收入。

截至第一季度末,特斯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降至171億美元,減少了22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購買比特幣,以及償還借款和融資租賃負債。特斯拉首席財務官Zachary Kirkhorn表示,他們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持樂觀態度,未來還會繼續投資。

生產方面,美國位於加州弗裏蒙特工廠的Model Y車型產能爬坡進展順利,目前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上海工廠的產能同樣有望提升,並且在提高供應鏈本土化程度的同時,繼續推進汽車向歐洲和亞太地區出口的計劃。至於柏林工廠,預計會在2021年底實現生產和交付。

此外,馬斯克稱,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供應鏈方面面臨艱難挑戰,例如芯片短缺、季節性效應和疫情防控限制,但目前已解決了大部分供應鏈問題。

針對市場格局,特斯拉表示,目前燃油汽車佔到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的97%,而特斯拉98%的競爭對手是燃油汽車。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電動汽車,他們相信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會持續提升。

未來規劃方面,特斯拉表示,預計汽車交付量將以平均每年增長50%的速度攀升,因此會盡快提升製造能力。目前,公司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撐其產品規劃、長期產能擴張規劃和其他開支。未來若能實現產能擴張和本土化計劃,公司的營業利潤率將繼續增長。

此外,新款Model S的首批交付應該會很快啓動。上海超級工廠的Model Y產能仍快速提升,位於柏林和得克薩斯的兩家新工廠的建設也正進行,特斯拉重卡Semi也將於2021年啓動交付。

維權和撞車事件雙重考驗

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除了例行的財報內容之外,馬斯克也對近期美國發生的一起特斯拉汽車疑似因無人駕駛導致撞車的事故做出相關回應。

他認爲,媒體在對該事件的報道是“極具欺騙性”的,並聲稱事故發生時車輛並不是處於無人駕駛狀態,而是有人駕駛的。

4月17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生一起特斯拉汽車碰撞致死事故,當地警方表示,事發時車輛正處於無人駕駛狀態。這再次引起輿論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性的熱議。

目前,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就此展開調查。同時,美國汽車行業內的部分團體開始敦促美國當局更新汽車安全法規,希望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使用予以規範。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相關部門預計在一個月內公佈德州特斯拉車禍的初步調查結果。

行業內有觀點認爲,隨着汽車自動駕駛能力的提升,以激光雷達爲主的傳感器方案要比單純依賴攝像頭的視覺方案更加安全,但馬斯克對這種看法一直“嗤之以鼻”。在一季度財報會上,馬斯克就重申了其FSD(自動駕駛功能)所採用的計算機視覺方案相比於激光雷達方案的先進性。

4月28日,高盛前高管Gary Black在社交媒體上詢問馬斯克,是否考慮僱傭公關人員。前者認爲,儘管特斯拉汽車業務表現良好,但隨着自動駕駛功能的使用,品牌在中國和歐洲市場持續擴張,以及競爭對手的攻擊,特斯拉麪臨的風險可能越來越大。對此,馬斯克回覆表示,其他公司把錢花在廣告和操縱公衆輿論上,特斯拉則專注於產品。

相比於馬斯克的“傲慢”態度,特斯拉中國則不得不因近期大量負面消息“低頭道歉”。

在中國市場,因上海車展期間特斯拉女車主“車頂維權”,以及天津特斯拉車主二手車糾紛案等事件,特斯拉正處於輿論風暴的中心。連續多天,該公司通過社交賬號通報事件進展,並表示會“積極配合相關所有調查工作,切實履行好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曾聲稱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的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也在上海車展維權事件多天後首次發聲,表示“大家的批評我們會認真改進”。

目前,特斯拉女車主“車頂維權”一事仍在調查當中,而天津特斯拉車主二手車糾紛案的二審庭審已進行完畢,審限截止日期爲2021年5月3日(最遲至5月6日)。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財報文件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華收入爲30.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38.1%,佔公司營收的比例近30%,成爲第二大市場。然而,大量曝出的安全事故和維權事件,正在使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產生質疑。這家電動汽車公司的銷售業績或許也將受到嚴峻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