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華帝股份發佈一則公告引人關注:由於控股子公司中山華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配合公司審計工作的開展,公司2022年度審計進程受阻,可能對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

公告稱,在公司2022年度審計工作推進過程中,因華帝電子原董事長吳剛不予配合,公司年審機構無法進入華帝電子執行現場審計程序。公司及審計機構多次與吳剛溝通,敦促其積極配合上市公司審計工作,但均溝通無果。

華帝電子於2012年8月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自其成立起被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截至公告披露日,華帝股份持有華帝電子40%股權,吳剛、潘浩標、韓偉分別持有其30%、20%、10%股權。

吳剛曾任上市公司第一屆至第六屆董事會祕書兼副總裁、第七屆董事會祕書兼常務副總裁,於2022年5月任期屆滿離任,並自華帝電子設立起擔任其董事長。

華帝股份在2022年8月進行了董事會換屆,吳剛自此不再擔任公司董祕及常務副總裁,公司董祕由潘楚欣接任。據公開資料,吳剛目前仍在6家存續公司擔任高管職位。

公告還顯示,近日,公司以EMS、電子郵件等形式向吳剛發出《關於要求配合上市公司年度審計工作的催告函》,截至回函截止日,公司未收到吳剛明確年審機構可進場時間的回函。且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華帝電子的公章、合同章、財務章、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等資料均被吳剛控制,公司尚未能接管。公司未完整掌握華帝電子的實際經營情況、資產狀況及面臨的風險等信息,對華帝電子的控制存在一定風險,公司及華帝電子2022年度審計工作能否順利推進存在不確定性。

對上市公司影響方面,公告顯示,根據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表,華帝電子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占上市公司對應財務指標的比例爲 2.43%、3.04%、6.06%,體量較小。此外,華帝電子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絕大部分來自於其與上市公司的業務往來,合併報表層面將予以抵銷。如相關事項無法順利解決,可能對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和審計意見造成一定影響,但預計不會對公司當期及後續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