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乘聯會車企月考成績公佈。

2021年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0.8萬輛,同比增長12.4%,環比3月下降8.3%。但前四個月零售累計達到670.2萬輛,同比增長50.7%,處於2005年以來增速的高位。

高增速,一是因爲去年疫情的銷量低基數,二是新能源的大幅拉動。而環比下降,則是受到海外疫情反覆導致的生產鏈供應不穩定,特別是缺芯帶來的產能制約等。


車企銷量排行上,變化並不明顯,合資陣營,日系如日產、兩田繼續保持着強勁的增長勢頭,德系則稍顯頹勢,儘管一汽大衆保持着絕對的銷量第一,但同比依然出現了1.7%的零售下滑,而上汽大衆則更加名下一些,18.7%的負增長,用失速來形容也並不誇張。

自主品牌,長安汽車繼續保值着高速增長,以9.8萬輛的銷量位居全品牌第五名,自主品牌第一名。吉利緊隨其後,位列第六,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現了負增長。



具體到細分市場,先說說新能源的表現。5月11日乘聯會數據剛公佈,12日的股市就藉此機表現了一把。當天與新能源相關的車企走勢集體飄紅,特別是華爲概念下的長安汽車,北汽藍谷、廣汽等,表現尤佳。


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4月批發銷量達到18.4萬輛,環比3月下降8.7%,同比增長214.2%,零售銷量達到16.3萬輛,環比3月下降12%,同比增長192.8%,如果剔除掉缺芯的制約,這個數字可謂完美。


具體表現上,純電動汽車依然是絕對的主力和增長點,批發銷量達到15.2萬輛,同比增長258.5%,其次是插混和普通混動。在銷量排名上,雖然變化不大,但各傢俱體數據卻有了微妙的變化。五菱宏光MINI算個例,單月銷量26592輛,畢竟這個價格是沒有購入門檻的,平攤下每月成本,預計比擠地鐵都要划算,但最近曝出上海禁止上牌,長遠看,安全性依然是隱憂。

除此之外,特斯拉銷量的下滑成各方熱議的焦點,比照3月份的35478輛,近萬輛的下滑還是相當明顯,這與品牌不斷爆出的負面脫不開關係,同時大衆入局新能源也成爲市場的有力角逐者。排在第三位的比亞迪,銷量25450輛(3月爲23906輛),穩中有升。


可以預見的是,5月份,新能源基本會延續這種持續走高的態勢。北京配置的新能源指標6萬個號牌將發放,會是未來市場的重要增量。



轎車細分市場,4月軒逸以45725的銷量穩居榜首,比第二名的新朗逸高出近1.5萬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曾經與軒逸並駕齊驅的卡羅拉,現在已經淡出家轎前三強位置,銷量爲27328輛,位居第四,取而代之的是上汽通用別克的全新英朗。可以看出,隨着全新英朗換回四缸車型後,日系、德系與美系於家轎領域的角逐,已經漸趨明朗,特別是軒逸,從上市以來的銷售勢頭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家轎一哥的位置很難被撼動。

B級家轎市場,雅閣依然具有絕對的銷量優勢。此外,前十五的榜單中,長安逸動的身影已經看不到,而曾經穩居前十的帝豪,退後到11名。



SUV市場,本田CR-V這個月成了一個現象級,同比增幅達到77.9%,這與去年品牌身處疫情中心不無關聯,但29302輛的銷量,也足夠搶眼。更爲戲劇性的是,我們沒能等到長安CS75系列挑落神車哈弗H6,卻看到了本田CR-V站在了SUV細分市場的第一位。

得益於自主品牌在SUV上的傳統優勢,緊隨其後,哈弗H6、長安CS75、博越各自以三千臺左右的小差距位列二、三、四名。而前十五名榜單中,奇駿和逍客同樣可圈可點,前者雖然即將迎來換代,但是依然有1.4萬餘輛的銷售成績,而逍客緊隨其實,4月銷量14033輛,同比增長14.1%。



4月,與新能源表現同樣搶眼的還有豪華車市場。而豪華車市場中增幅明顯、產品表現更加均衡的當屬奔馳品牌。乘聯會數據顯示,豪華車零售爲25萬輛,同比增長30%,如果說2020年不具有可比性,那麼相較於2019年4月增長了50%,足以說明問題。從一個側面也反應出市場正加速來到升級性消費節點。

高端轎車領域,奔馳C級是當之無愧的C位,常年霸榜冠軍位置。同時奔馳E級也交出了同比增長28.5%,1.4萬餘輛的好成績,若按品牌含金量和銷量兩個衡量維度來看,奔馳當之無愧的位列BBA之首。

此外,高端轎車領域,二線豪華的沃爾沃S90和凱迪拉克CT6入榜。自主品牌紅旗H9位列第七,但從絕對銷量上與一線品牌不可同日而語。

高端SUV產品上,奧迪Q5、奔馳GLC與寶馬X3的表現可謂勢均力敵,銷量差距不足千臺,若真要論孰優孰劣,還是要從終端銷售價格和產品力上去做對比。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高端SUV銷量五強中,奔馳是唯一有兩款車型入圍的品牌。再者二線豪華凱迪拉克在SUV細分市場的表現也較好,凱迪拉克XT5及XT6都有上榜。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月廠商庫存減少18萬輛,渠道庫存減少39萬輛。而在上游短期內芯片短缺依然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這一現象還將持續,伴隨而來的將是終端優惠、折扣的收緊,所以,有近期買車打算的,宜早不宜晚。


寫在最後

成熟的市場,很難再眷顧只有運氣的小孩,而是的更多的在獎勵勤勉者。也就是說,那個黑馬頻出的時代結束了,即便一時成爲爆款,能否經受住時間的檢驗也是個問題。各大細分市場的榜單,仔細看就很清晰的說明了這一點。這樣也好,一心一意研究產品,踏踏實實造車,最終實現的是多方共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