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錢充

今年的理想汽車,用四個字形容恰當之極——喜憂參半。

喜的是歷時10個月,理想汽車完成銷量2萬臺的壯舉,同時還登錄美股,成爲國內第二家成功上市的造車新勢力;憂的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就不斷有事故爆出,包括接二連三的斷軸、以及最新的撞車氣囊不爆事件,這讓理想蒙上了一層質量危機的陰影。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前次碰撞事故發生沒發生多久,緊接着又發生了一起,而兩起碰撞事故都有一個相同點:ADAS輔助駕駛系統失靈。

據網上的消息報道,在10月20日,一輛理想ONE在京港澳高速與與前方行駛的一輛半掛貨車追尾。


從理想ONE的行車記錄可以看到:前方的半掛貨車開啓轉向燈並準備併線,在半掛貨車繼續併線過程中,理想ONE並沒有採取制動措施,最終導致理想ONE撞上半掛貨車尾部。

幸運的是此次事故只造成車輛受損嚴重,機艙蓋和右側前翼子板撕裂,並沒有人員傷亡,不幸中的萬幸。


回到碰撞事件本身,根據車主的描述:當時這輛理想ONE開着"輔助駕駛"模式,自己則是

因爲走神導致沒能觀察到前方變道貨車,回過神來車輛已經與前車發生了碰撞。

從後續車主提供的行車記錄儀視頻也可以看到,當時貨車已經提前開啓了轉彎燈,但理想ONE依舊是不帶一點減速的直接撞了上去,最終量成車禍。

如果對理想汽車比較關注,那麼一定也知道早9月22日發生的那起碰撞事故,而這次事故的原因與上次幾乎是如出一轍,都是開啓輔助駕駛後,未能成功躲避前方變道車輛,從而導致的事故。


不過不同的是,此次事故是理想ONE全責,前方貨車司機很早就開啓了轉向燈,整個過程並沒有任何違章行爲。

10月21日,郴州高速警察發佈了事故通報,官方還特意強調了"又是自動駕駛惹的禍!"


通報稱:經過取證調查,前方半掛貨車駕駛員李某操作正常,屬於正常變道,但楊先生駕駛的理想電動車因使用自動駕駛功能,發生撞擊前始終保持着111公里的時速行駛,未能發現前方變道車輛及時減速剎車,導致事故發生。楊先生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同時,高速警察在與網友的互動中表示:造成這個事故的原因就是理想車主使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放棄了對車輛的人工介入,造成了追尾。"

一個月內,發生兩起相同起因的事故,想比已經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了,引用《三體》裏面的經典就是:不要過度依賴輔助系統、不要過度依賴輔助系統、不要過度依賴輔助系統。


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輔助駕駛系統,都是具有侷限性的,像是理想官方就曾經解釋到:

"目前輔助駕駛對於旁邊車道上車輛變入主車道的識別具有侷限性,沒法在旁邊車道車輛併入1/5車身的時候識別成主要目標。

任何情況下放棄對車輛的自主控制,都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

寫在最後:

自動駕駛行業領頭羊Waymo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在上車之前,它們告訴駕乘者這是一輛可以高度自動駕駛的汽車,但仍然強調了它需要駕駛員的時視監控。不過試驗過程中,仍然有大部分人放鬆了對車輛的監管,過度的依賴自動駕駛系統。

理想ONE的兩起事故,其實都與上面的原因類似,再次強調一遍:不要過度依賴輔助駕駛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