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放法規和新能源熱潮的推動下,電動車已經成爲了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特別是最近這兩年,電動車市場越來越熱鬧,不僅造車新勢力熱衷於電動車,很多傳統車企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態度也正發生改變,選擇電動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下至三四萬的宏光MINI EV,上至三四十萬的特斯拉,都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屬於電動車的時代眼看就要到來。

不過,電動車目前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實際續航里程縮水、充電不方便等等,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買電動車,如果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而跟風買電動車,很有可能會讓電動車成爲“電動爹”,反倒是給我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那麼,都有哪些人不適合買電動車呢?

第一類人:我國北方居民

市面上的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池主要有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電池,不管是哪一種電池,它們最大的天敵都是低溫。我國的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尤其是東北地區,冬季溫度經常在零攝氏度以下,氣溫寒冷再加上開暖氣,會導致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銳減,在這些地區,電動車冬季續航里程打五折是很常見的事,有的甚至要縮水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我國北方居民最好不要買電動車。

第二類人:三四線城市居民

充電設施不完善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很多經濟比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給電動車並不是很麻煩,但是在經濟稍微落後一些的三四線城市,公共充電樁還比較少,小區車庫可能也不具備安裝充電樁的條件,又不能像農村那樣接家用電源給電動車充電,你可能要面臨沒地方充電或者排隊充電的尷尬情況。三四線城市本來就不限牌,真沒必要買電動車。

第三類人:經常跑高速和長途的人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跑高速都很省油,一般要比市區油耗低三分之一,而電動車正好相反,電動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速度較低的城市路況,在高速情況下,電動車的電耗反而會更高,續航里程也會縮水。有些人的老家和工作的城市隔得很遠,逢年過節需要開車返鄉,像這種情況,開電動車就很耽誤時間,而且還容易製造麻煩,在高速路上萬一沒電了就真的欲哭無淚了,高速路上充電可沒有城市裏面那麼方便。

不得不承認,電動車的三電技術在最近這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續航里程越來越高,電動車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也即將實現,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動車的未來將會更加明朗。但是現階段電動車的技術依然很不成熟,很多地區的充電設施也不夠完善,不管汽車廠家如何宣傳得天花亂墜,我們都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要讓電動車成爲我們的“電動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