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开始的网上爆料,官方否认,到媒体曝光,事态发酵,华晨集团的破产重整,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经历了数次反转。



就在大家以为尘埃即将落地之时,一纸证监会的调查令,将华晨的债务危机拉到了台面上。华晨集团,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自主大厂,如今被数个丑闻缠绕,并且让“下金蛋”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也陷入到传言的漩涡。


1


去年4月1日,掌舵华晨14年的祁玉民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56岁的阎秉哲。有意思的是,二人都曾任职过副市长,对于掌舵华晨集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组织的极大信任。


谁曾想,前副市长阎秉哲接手仅仅19个月,华晨集团就轰然垮塌。



尽管几年前大家就知道华晨遇到了问题,尽管从2018年中开始中国车市就遇到了拐点,尽管对于华晨、华泰、众泰等车企的负面新闻一直不断,但大家依然认为,依靠国企的强大资源支持和华晨宝马这个大金牛,华晨集团有回旋的余地。


但没想到大象倒下的这么快。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华晨集团,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2


事实上,华晨集团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上世纪80年代,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时任辽宁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局长,受命将全市五十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合在一起,成立了金杯汽车。


但是,仅仅由行政手段整合起来的金杯汽车,有着明显的天生不足,对于一个新生的车企而言,资金和技术实力都不充足,金杯汽车的前景并不乐观。



所幸,股份制改革的想法,救了华晨汽车,而神秘商人仰融收购了金杯汽车4600万原始股,成了金杯的救命恩人。随后,仰融获得了重组后的金杯客车的控制权。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1992年,华晨赴美上市成功,在为国家带回8000万美金宝贵外汇的同时,华晨也被誉为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股”,一时间名声大噪。


之后,华晨汽车在国内车市就一路上坡。尽管2002年辽宁省将华晨收归国有,仰融也从此出走美国,但这并不影响华晨的上升势头。


3


中华轿车得到了发改委的批复,开始量产落地。而与宝马方面的合资业务也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与华晨宝马逐年上升的走势相比,华晨中华品牌的路,并没顺当多久。


2006年,祁玉民从大连市副市长的位置被调任到了华晨汽车,担任董事长职务。在任期间,祁玉民选择用低价换取销量的战略,虽然一度将销量冲到了20万辆,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华晨的颓势。



无奈之下,华晨集团把华晨宝马当成了救命稻草,并且为了获得宝马的资金支持,祁玉民为宝马出让了财务、销售和渠道的权限,结果很显然,宝马在合资公司日渐强势,而中方彻底丧失了话语权。


随之而来的,就是自主板块的大崩溃,从2017年的10.23万辆到2019年的2.51万辆,华晨自主品牌的下滑,可以用雪崩来形容。


4


但是,破产并不是休止符,华晨的“后事”,还有很多症结。


首先,就是华晨宝马的走向。此前,华晨为了获取现金,不得不把手中持有的华晨宝马的一半股份卖给宝马汽车,双方的持股比例为25:75。


如今,尽管官方宣称华晨集团的破产不影响华晨宝马的运营,但对于宝马来说,这个合资公司既然已经自己一家独大,那么将无用的华晨踢出局,就是时间问题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关于长城宝马工厂将会在未来投产宝马3系轿车的猜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而在华晨集团破产消息传出后,关于长城宝马工厂投产3系的说法,又有抬头之势。



该消息传出后,无论宝马官方还是长城与宝马合资公司光束汽车,都有相关人士出来否认此事。但仍有网友不死心,觉得“越否认越可能”。


写在最后:


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分析。


首先,华晨集团仅仅占华晨宝马四分之一的股份,没有决定权。与此同时,无论资金还是技术,华晨宝马都没有需要华晨集团的资源。所以,华晨的破产,对华晨宝马可以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华晨集团的破产,让宝马有更好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中的股权,甚至让华晨宝马成为宝马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要知道,此前宝马与长城成立合资公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作为与华晨谈判的筹码。在华晨集团已经事实破产之后,这种忧虑,其实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而且在控股权和话语权都占有绝对优势之后,华晨宝马已经是宝马在华最重要的棋子,在这种情况下,还冒险将宝马3系这么重要的车型放到新的合资公司生产,其实已经不太可能了。


所以说,华晨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的受益者,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在合资公司影响力的宝马汽车。


看到如今这个结局,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的仰融,是何种心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