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市場車型在中國車市水土不服是個“常見病”,因此機智的大衆在推出當下衆多車型所應用的MQB平臺時,考覈平臺是否成功,重要一點就在於像軸距,輪距等車型重要參數是否可變,這對於尤爲挑剔車內空間的中國用戶來說,其意義遠比駕駛層面進化更爲重要。

原汁原味早已不香

事實證明MQB平臺推出理念是正確的,在整體銷量頗爲集中的緊湊級以及緊湊級SUV市場,MQB所帶來的長軸距優勢不僅在競爭對手面前一改之前德系車空間不足的短板,同時車型上大量的零部件共用不僅大大分攤了前期研發成本,也令新車開發週期直線縮短。


不過在競爭對手陸續效仿下,競爭對手雖能把各自全新產品軸距做的能和大衆車型比肩,但卻模仿不出來在同樣平臺下,車型上能以更加複雜多變的三維尺寸形式出現,因此現在縱觀大衆集團各品牌採用的MQB平臺車型,即便車型同處於一個級別,尺寸造型上不僅會有較大的差異,操控風格以及安全性能上卻保持着相對的一致,

正是有了工程師對未來車型研發上的精準把脈,從2007年入華的斯柯達終於放棄了產品一直以來秉承的“原汁原味”做派,還是從入華第一款車型明銳開始入手,經歷過兩代國產化車型後,第四代明銳國產版車型明銳PRO將以長軸距方式進行量產,同時在尺寸上更是有超過全新一代速騰的勁頭。

長軸版早已屢試不爽

從官方給出新車預告圖來看,上汽斯柯達在顯耀位置給出了一個國產版本與海外版本尺寸對照表,從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國產明銳PRO在軸距上不僅大增44mm達到2730mm的標準A+級車軸距,同時在相應的長度以及寬度上也分別加大64mm和3mm,這樣三圍尺寸即便面對同門速騰,明銳PRO尺寸也完全不處於弱勢。


尺寸上明銳PRO雖開創了斯柯達入華以來真正的本土化設計,但整體造型明銳PRO也完全遵循了海外版本特徵,例如斯柯達標誌性的“隆鼻”機蓋,源自捷克水晶切割工藝的頭燈以及中網都完美傳承了海外版本,只不過在外形細節上,國產版本車型吸取了海外明銳vRS前後蓋所應用的運動包圍設計,整體呈現的年輕化感覺要比海外普通版要略強。


同速騰一樣,明銳PRO將軸距加長部分相對平均的分割到前後車門以及C柱部分,因此整個側面看上去各個鈑金部件還是非常協調的,只不過整體尺寸由海外“L碼”變成了國產版的“XL碼”。

內飾部分國產版本雖然還沒有公佈,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整體設計與海外版本無差異,畢竟明銳PRO同第八代高爾夫同樣出自MQB evo平臺,整體風格與第八代高爾夫一樣將體現出大衆集團所倡導的數字化風格,例如全新設計的UI界面儀表以及針對本土化從新調整的MIB3人機交互系統,還有提升駕駛氛圍感的多色氛圍燈以及保時捷版的電控檔把,可見這些能彰顯數字化風格的硬件在明銳PRO身上同樣不會缺席,上汽斯柯達唯一能本土化改動的仍舊是一些座椅配色以及可有可無的配置。

動力上明銳PRO也會與第八代高爾夫保持一致,全系仍舊主打高功率版本的EA211 1.4T 150PS發動機,變速器方面也是那個永不變化DQ200七速雙離合變速箱,至於斯柯達迷所期望明銳vRS系列,恐怕這一代明銳還是很難重新復產,畢竟上次第二代中期改款vRS實在賣的太差。

豪華品牌對於合資品牌衝擊不僅會發生強勢品牌上,對於弱勢品牌來說更是災難性的,好在斯柯達還是背靠大衆這顆大樹,因此大衆在完成合資大衆品牌車型本土化梳理後,接下來便是重新提振二線品牌產品力,因此論其明銳PRO未來市場前景,還是很可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