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哥今天打算繼續給老爺們聊聊汽車的通病,今天帶來的就是Zoom家族的扛把子——新馬六“阿特茲”。

說道阿特茲想必許多車主老爺就不得不提它的父親:老款馬自達6,想必大家都記得這樣一款經典車型:老馬6,這款車型線條流暢造型好看,機械液壓方向機配上前雙叉臂後H臂帶平衡杆,讓老馬六在家用車基礎之上,成爲了彎道王。

但隨着老馬六的退市,阿特茲作爲替代者,自然而然地要繼承其彎道之王的美譽,但是沒成想,一汽馬自達阿特茲彎道之王沒做好,反而成了彎道之亡,到底是什麼回事呢?

這就要從阿特茲的第一個通病說起了

轉向機先天缺陷,換件無法解決

其實泰哥在前兩年就多次提到過,網上許多阿特茲車主從2014款轉向問題投訴單項105次,2015款阿特茲轉向問題被投訴71次,2017款車型被投訴122次,2018款車型被投訴110次,知道現在的2020款投訴量依舊是89次。很顯然,轉向機問題是阿特茲車型的通病。

不少車主在問題得不到解決之後,仔細研究了一汽馬自達阿特茲的轉向機問題,發現阿特茲的轉向異響並伴隨轉向曠量,是內部結構或材料不合理導致的,轉向齒條極易發生過度磨損的情況,進而導致轉向系統發生故障,影響車輛的安全行駛。

一汽馬自達CX-4同樣受困轉向故障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屬於設計缺陷。

裝配工藝降本,車內異響頻發

而第二個阿特茲通病主要問題爲內飾異響,18款之前的阿特茲並沒有出現過這麼多投訴內飾異響的問題,投訴的車型主要集中在18到20款阿特茲,導致內飾異響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裝配工藝不夠細膩。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在市面上銷售的很多車型內飾都會出現異響的情況,就算是豪華品牌也有部分車型內飾會出現異響的情況,但是異響不會很嚴重,投訴量沒有阿特茲這麼高,由此可見,新款阿特茲內飾異響是有多麼嚴重。

而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電泳漆進入鋼板縫隙形成殘渣,久而久之這些殘渣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會在空腔裏蹦蹦跳跳,最終導致異響

關於其他的通病基本上都是基於老馬六延續下來的通病,比如:

1、全系自吸,高扭矩需要在3000轉以上才能爆發

2、發動機噪音大,冷啓動時間長

3、發動機不同程度出現漏油,主要集中在曲軸前後封

4、影音導航系統兼容性差,對於安卓系統不夠友好。

寫在最後

放在以前操控性確實是馬自達的優勢,彎道之王的稱號不是白來的。但是阿特茲卻是容易讓彎道王變成彎道亡,而異響和漏油問題又給這輛號稱“人馬合一”的神車變成“人仰馬翻”。泰哥作爲一個馬自達的粉絲只能一聲嘆息,自從08年失去轉子之魂後馬自達的產品力和質量每況愈下,在這個BBA街車化嚴重的今天,還是希望廠家可以重視起來,別讓車主老爺們寒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