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爲什麼,斯柯達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或者說形象,這麼多年了還是沒給提上來。甚至有過分的說法是:斯柯達是窮人的大衆,買不起大衆的人才會去買斯柯達……

這種描述聽起來讓人非常不適,尤其對斯柯達車主而言,這都可以說已經一種人身攻擊了。

雖然車有貴的也有便宜的,但不應成爲評判車主經濟實力的唯一標準,畢竟不同的人對汽車的理解和需求都是不一樣的。以車來評價車主,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也有人說,斯柯達明明是個來自捷克的品牌,卻總要蹭大衆的熱度說自己是個德系車。對於這點,官方是肯定不服氣的。

比如剛從上汽乘用車履新上汽大衆銷售公司總經理的俞經民就直言不諱地說斯柯達不是德系車,而就是德國車。當然外界這個品牌認知一時半會兒是很難改過來的。

不過羣衆輿論老要說斯柯達蹭大衆的熱度就過分了,畢竟斯柯達作爲大衆旗下的品牌,有大衆的全套硬件基礎,又有自己的風格特徵,價格還更實惠,走的基本是自己的路。

其實客觀說,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生存情況也並不至於非常不堪,只是銷量相比大衆品牌,確實有點“陪太子讀書”的意思,而且各款車型的銷量都不穩定。尤其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斯柯達整個品牌的銷量都呈現出下滑的趨勢,這纔是令人最擔心的一點。

這時候,斯柯達帶來了一款全新產品——新一代明銳(爲了緊跟潮流趨勢,還給它加了個後綴,叫明銳PRO,日前它的預售價已經發布,爲13.89萬元~15.99萬元),官方對這款車的市場預期肯定是高的。畢竟是主力車型當家花旦,如果不能提振品牌信心,斯科達確實會陷入更被動的境地。

那麼這款車到底如何,今天車轍君就好好寫寫這款車。

第一印象來自“明銳”的配色?

新一代明銳其實早在2019年11月就在海外發布了,距離現在已經快要有一年半的時間,對於這麼一款重要的車型來說,引入的進程偏慢了一些,當然其中可能會有疫情的影響。

▲ 海外版新明銳

不過,爲了增強新一代車型的戰力,國產的明銳PRO相比海外版加長了軸距,但幅度還是比較剋制的,爲44mm,因此明銳PRO的軸距達到2730mm,與一汽-大衆速騰基本持平,針對性很明顯。

44mm的軸距加長幅度在外觀比例上體現得並不明顯,所以明銳PRO看起來還是比較正常的A+級三廂轎車的模樣。

相比之下,上汽斯柯達這次爲明銳PRO準備的兩款廣告色更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明豔的“能量橙”,一個是新銳的“星雲藍”,真的挺騷的。

新一代車型在外觀型面的處理手法上更加硬朗,尤其是前保險槓上那幾條鋒利的棱線分割出來的型面,容易讓人想起那些現代風的建築,配以醒目的車身顏色,視覺觀感簡直是又明又銳。只是源自海外RS版本的下部包圍樣式,在去掉了霧燈,加入了鍍鉻飾條後,變得有點奇怪。

另外,明銳PRO的前艙蓋採用了類似蚌殼式設計,跟奧迪A4L挺像的,這種設計可以把不可避免地縫隙與車身線條結合起來,看上去更簡潔,只是對工藝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根據預售信息來看,尊貴版和旗艦版的明銳PRO將採用18寸的輪圈,對於這個級別來說18寸已經是天花板了,看起來足夠精神。雖然海外還有19寸的版本,但大可不必,大可不必。

尾部最大的特色當然是斯柯達祖傳的掀背式尾門,開口很大,取放物品相當方便。不過無論是在常規狀態下還是在放倒第二排座椅的狀態下,明銳PRO的後備箱容積相比上一代明銳都略有縮減,常規狀態爲528L,放倒第二排座椅後可擴展至1482L。好消息是,斯柯達爲頂配明銳PRO增加了電動尾門,各位女士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拉不動這碩大的尾門了。

整個尾部的造型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橫向延展的尾燈不但更大氣,也更有立體感。保險槓下部還有個小小的擴散器,可能會讓你覺得這車很有運動,但當你把視線移到兩側的排氣口,就會發現斯柯達明銳PRO這次得到了奧迪的真傳——假排氣

總的來說,明銳PRO在外觀方面變得比之前更潮流了一些,更容易吸引年輕消費者,甚至這兩款廣告色會給人留下妖嬈的印象。有人說明銳PRO變得像韓國車了,怎麼無論什麼車開始走妖嬈路線都是韓國人的鍋呢……韓國人表示,這鍋我背!(開個玩笑)

“格式化”之餘加一點細節

在車廂方面,本來就能夠預想到,作爲高爾夫8的同期同平臺產品(高爾夫8在海外於2019年10月發佈,跟新一代明銳基本前後腳),明銳PRO會跟高爾夫8非常接近,因爲這也是大衆一貫以來的常規操作

比如,中控大屏上移,空調出風口下移,全液晶儀表、袖珍型電子擋杆,這都是統一的特徵。

不過,他們也有一些差異,比如方向盤的功能鍵,高爾夫8把巡航系統的控制鍵移到了9點位置的輻條上,而明銳PRO卻依然要採用單獨的撥杆來控制。兩者的方向盤樣式也不同,明銳PRO的方向盤在輻條上有一圈鍍鉻飾條,並且3、9點輻條中有鏤空設計,還有滾輪,看起來更精美。

還有門板上的門拉手,明銳PRO這小造型拗得還挺別緻。從整體用料來看,明銳PRO相比高爾夫8也會略好一絲。

其實明銳PRO車廂內最讓人欣賞的是座椅,頂配展車配備的座椅看上去比較有運動範兒,但坐上去卻是非常舒服的感受,有一定的包裹性,卻又不會把你死死地卡住。

加長軸距之後,明銳PRO的後排成爲了一個不需要過於擔心的地方,膝部空間輕鬆超過兩拳,而頭部也仍有兩到三指的餘量。

通常我們對大衆系的後排的擔心更多在於座墊是否足夠長,明銳PRO的後排座墊長度倒是比較到位,座墊的傾角也讓大腿能夠得到足夠的承託。再加上面積較大的側窗,明銳PRO後排的開揚感也是不錯的。

因此後排的表現會是明銳PRO的一大亮點,相比起近期上市的一汽豐田亞洲獅也有一定的優勢。

爲什麼說明銳PRO是“扛把子”?

雖然開頭說到,斯柯達在中國市場,就像是陪太子讀書,在大衆身邊只能是個打輔助的角色,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想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大衆集團最新的技術,那就得買斯柯達。

明銳PRO是上汽大衆旗下的第一款基於MQB Evo平臺打造的車型,所以對於上汽大衆來說,有着比較重要的意義。其實當年上一代斯柯達上市的時候,情況也是差不多的,也是大衆集團在中國投產的首批MQB平臺車型之一。

而且上一代明銳在一段時間內,論產品力,都是緊湊型車領域數一數二的那個,各方面表現均衡,並沒有什麼硬傷。而在市場表現方面,上一代明銳也有過一段賣得不錯的時光,但它就是不像大衆品牌的同類車型那樣,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這確實令人感到困惑。

在新款的明銳PRO身上,我們猜想它有可能會像上一代車型一樣,上市初期通過產品的綜合實力,贏得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否有足夠的後勁,讓明銳PRO在整個生命週期內都有着強勢的市場表現,這方面更多是要看斯柯達的營銷做得如何。

當然,明銳PRO身上是帶有遺憾的,比如海外版的1.5TSI EVO發動機依然沒有出現,這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衆就是遲遲不肯把這款發動機引入,這個情況與大衆高爾夫8乃至奧迪新A3都是同病相憐。這讓三款MQB Evo平臺的車在動力總成的宣傳方面總是欠缺了一些話題,也束縛了它們的產品力。

▲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大衆集團在歐洲市場提供的動力總成豐富程度

不過另一方面,目前公佈了預售價的三款配置的明銳PRO,都搭載了多連桿獨立後懸,至於未來進一步完善產品線的低配或低階動力版本的車型會不會像高爾夫8一樣改用扭力梁,目前還無法知曉。至少對比上一代明銳全系都是非獨立的扭力梁後懸,這是一個進步。

旅行版會不會來?

把旅行版拿來國產的車型,撇開十幾二十年前的那幾款,近幾年的第一個就是斯柯達明銳了。不過上一次旅行版明銳國產之後,反響並不熱烈,更談不上掀起了一陣旅行車的浪潮。去年這個細分市場多了一位小夥伴——福克斯獵裝版,但同樣沒能讓旅行車流行起來。

旅行車叫好不叫座似乎再度得到了印證,那麼新一代明銳的旅行版有沒有可能出現在上汽斯柯達的生產線上呢?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可能性是真的不大。

▲ 左:明銳Scout,即對應上一代國產的旅行版;右:明銳RS

那麼對標高爾夫GTI的性能版明銳RS呢?這就更不可能了,畢竟上一代明銳就沒有引入RS版本,只有上兩代纔有國產的明銳RS。總不能說引入高性能版也要“隔輩親”吧?

所以新款的明銳PRO,大概率是隻會有一種車身形式的版本單打獨鬥了,雖然不是什麼壞消息,但會少了一點歡呼聲。

在斯柯達銷量逐月下滑的時候,明銳PRO的到來是否意味着拐點的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