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中国充电联盟”)发布了国内充电桩4月份统计数据。2021年4月比2021年3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76万台,4月同比增长58.8%。截至到4月份,2021年新增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4.6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涨达到了100.3%。

充电桩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

中国充电联盟本月的统计数据与此前不同,在“运营充电桩数量”的企业排名中,加入了共享私桩的数量。这项数据给布局该业务的星星充电、特来电以及云快充三家企业带来了增量,其中,星星充电的共享私桩为58265台,特来电为996台,云快充为87台,借此增量星星充电以242022台运营充电桩的总量,反超了此前一直位居榜首的特来电(总量为218456台)。

1.共享私桩并非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此前一直难以广泛推广,主要原因集中于两点:

第一是最基础的联网问题,早期的私人充电桩均未接入互联网,无法让有需求的人获知以及找到电桩的具体位置。

第二是没有连接电桩拥有者与需要充电用户的“工具”,即满足电桩位置信息、支付等全流程的平台。

2.对于如何解决共享私桩的难点,笔者咨询了星星充电的内部人员:

在共享私桩的模式建立上,星星充电具备指导私桩拥有者信息登记、费用定制、平台发布、电桩位置定位、用户下单充电等完备的体系,不仅充当了“中介”的角色,而且还有着将新能源车用户集合在一起的社交属性。

因为车辆的所有充电行为均需要停车进行,所以充电的大前提是停车位的供需关系,由此衍生出了两方诉求的“不谋而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如下:上班日白天的充电桩空闲时间可以有效利用、给电桩拥有者提供利益;这段时间内有充电需求的用户,充电费用低于公共充电桩,还能享受停车费减免的福利。这种场景非常适合写字楼、企业集中地段的私桩进行共享。

当然了,解决双方连接的问题,共享私桩仍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如充电桩没有联网、外来车辆进入小区等普遍现象。这方面,星星充电可解决设备改造问题,而与小区物业、保安等进行沟通,还是需要电桩拥有者自己来完成。

3.从整体来看,共享私桩的“利远大于弊”:

从小的讲,私人充电桩绝大部分是交流慢充桩,本身在补能效率上不具备优势,但在停车位这个“附加价值”的驱动下,一下就成为了让供需双方均能获益的模式。

往大了说,国内现有充电桩保有量(公共+私人)支撑新能源车充电绰绰有余,车桩比只是“静态”数据,毕竟不是所有车均会在同一时间充电。但因位置分布不均匀,出现了热门公共充电站高峰期排队、偏僻的场站无人问津的情况,导致全国所有充电桩全天24小时的整体利用率不足15%。而共享出私桩的空闲时间,正是一个提升电桩利用、资源整合的优质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