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顧家的奶爸,而且事業有成,那麼日常出行一定無法避開一輛真7座MPV。

如果你在目標鎖定在自主品牌10萬級及以上價格區間的話,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銷量名列前茅的車型中,廣汽傳祺一個品牌就佔據兩個席位,分別爲傳祺M6和傳祺M8,前者價格區間爲10.98-15.98萬元,後者價格區間爲17.98-26.48萬元,不難看出,此兩車不僅銷量數據令競品心生豔羨,價格範圍也幾乎覆蓋了潛在消費者最爲衆多的區間。


不過,細心的你或許已經發現,M6與M8的價格之間存在一個並不算大的斷檔。不久之後,這個斷檔或許就會消失,因爲傳祺M6 PRO即將於5月份正式上市,新車可以看做是現款M6的中期改款版本,並在外觀、內飾、智能化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據官方介紹,M6 PRO上市後將與現款M6同堂銷售,二者將以「差異化的產品定位」、「差異化的價格區間」滿足更多MPV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變化有哪些?

M6 PRO的外觀變化主要集中在前臉部分,相比於現款M6,新車將進氣格柵在縱向上徹底打通,「大嘴」般的進氣格柵令人印象深刻。M6 PRO格柵兩側的鍍鉻裝飾與LED日行燈一起形成了X型設計,官方稱之爲「X」展翼主題,氣場足,識別度高。

新車的頭燈和尾燈均採用LED光源,而且尾燈還採用了貫穿式設計,並在左右兩側呈現出G字母造型,以此突出品牌辨識度。

其實除了前臉之外,新車的車側和車尾基本與現款車型保持一致,本次實拍車型的尾標並沒有「PRO」字樣,因此從車尾並不容易判斷出這是一輛M6 PRO,稍有遺憾。

新車輪輞採用了全新樣式,五輻切割造型看上去更加時尚。輪胎採用米其林浩悅四代,尺寸規格爲215/55 R17。

新車內飾方面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亮點,其一是將中控臺與中央扶手箱進行相連,形成中央地臺,並將換擋桿、電子手剎按鈕、駕駛模式選擇按鈕、杯架、儲物格等佈置於此;其二是將現款中低配車型中的7英寸機械儀表+8英寸中控屏升級爲7英寸液晶儀表+10.25英寸中控屏。

值得一提的是,中控屏還內置了華爲HiCAR,可以實現手機無線投屏,只需一次認證,即可終身自動連接,再結合位於中央扶手箱內的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徹底掃除了「有線煩惱」。另外,原有的CarPlay和CarLife功能依舊保留。

隨着駕駛輔助系統的日益普及,M6 PRO與時俱進,新增了10項駕駛輔助相關配置,包括FCW前方碰撞預警輔助、AEB自動緊急制動輔助、AEB-P行人識別及保護、ACC自適應巡航輔助、LDW車道偏離預警輔助、LKA車道保持輔助、TJA交通擁堵輔助、ICA集成式巡航輔助、HMA智能遠光燈輔助、TSR交通標誌識別輔助等,在衆多駕駛輔助配置的幫助下,可以大大緩解駕駛者日常用車的疲勞。


空間表現依舊出色

M6 PRO的車身尺寸數據並未改變,長寬高依舊爲4780/1837/1730毫米,軸距爲2810毫米。實拍車型的座椅佈局爲2+2+3的形式。其中,一、二排座椅對於人體的支撐較爲出色,而且填充物也軟硬適中,乘坐舒適度令人滿意。

身高184釐米的體驗者調整至自身合適的駕駛姿勢後,前排頭部空間尚有2拳餘量,足夠富裕。

保持前排座椅不動,同一體驗者來到二排,由於座椅支持前後40毫米範圍調節,即使將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前位置,此時的腿部空間對於該體驗者來說尚且夠用,如果將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後位置,腿部空間則十分寬敞。

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前位置

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後位置

另外,二排座椅還配備有雙扶手(支持4級調節)和雙弧面蝶翼式頭枕,乘坐舒適度得以進一步提升。

該體驗者將二排座椅移至前後適中的位置後,此時腿部空間約爲2拳,頭部空間約爲1拳。

二排無凸起的中間地板配合170毫米的中間通道以及1.25米的內高,可以令乘客較爲輕鬆體面地進出第三排。

保持二排座椅位置不動,依舊是該體驗者來到第三排,將靠背角度調至最仰後(最多可後仰23.2度),空間已就夠用。第三排可以正常坐下一位184釐米身高的成年男性,如此表現,實屬不易。

不得不提的是,新車對於二、三排乘客同樣照顧有加,USB接口、杯架、空調出風口均有配備。

除了擁有不俗的乘坐空間,M6 PRO的裝載空間同樣優秀。當第三排座椅立起且處於最仰狀態時,雖然椅背會侵佔行李廂的進深空間,但下部掏空的設計還是爲滿載出行時提供了約324升的行李裝載空間。

此外,倘若第三排無人乘坐,還可將座椅翻折隱藏,此時行李廂地板純平,且裝載空間也被擴展至約1100升。

駕駛還可更舒適

M6 PRO的動力總成搭載的是1.5T發動機匹配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最大功率124千瓦,峯值扭矩265牛米。駕駛模式提供ECO、COMFORT、SPORT三種供消費者選擇。

實際體驗下來,即使是最爲佛系的ECO模式,發動機低扭表現依然足夠強勁,如此動力輸出特性在車輛滿載狀態下或許比較合適,但若是空載狀態,個人感覺動力輸出可以適當再放緩一些,從而可以多增加一些舒適度。

至於最爲激進的SPORT模式,則需小心控制腳踝的動作幅度,稍有不慎就易超速。

剎車初段制動力釋放較爲線性且力度合適,中後段制動力略顯不足,不過考慮到此類車型駕駛員大多時間均處於佛系駕駛狀態,如此剎車表現尚可接受。

方向盤同樣擁有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三種不同阻尼力度,各位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行調節。

M6 PRO的懸架使用的是前麥弗遜式後扭力梁式懸架,懸架表現中規中矩,在濾振和控制車身姿態方面表現出了此級別車型應有的水平。

最後,新車在噪音抑制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畢竟車內靜謐性對於此車頗爲重要,大腳油門或者高速巡航時傳入車內的發動機噪音和風噪較爲明顯。

編輯點評

傳祺M6 PRO在保持了出色空間表現的基礎上,通過改善外觀內飾設計和提升智能化水平,將自身競爭力進行了顯著提升,算是對得起名字中新增的「PRO」,只不過駕駛表現尚有提升空間,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未來上市後,M6 PRO與M6同堂銷售,將會給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