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大衆汽車培訓學院幸運地看到MEB純電平臺的電池組,感覺非常興奮,畢竟誕生自該平臺的ID.4 CROZZ和ID.4 X剛上市不久,將動力電池組徹底拆下來「赤裸裸」地擺在眼前,這種機會目前來看並不多見。

我這次看到的是ID.4的55千瓦時電池組,它由8個電池模組組成,雖然圖裏看上去有10個模組,其實有2個內部是沒有電池模組的,其中一個用來安裝控制電芯的相關部件,而另一個內部則切切實實是空的。空着的原因是,即將上市的ID.6的部分車型將與ID.4共用一套電池組殼體,而空着的那個位置正是給ID.6所預留的。

MEB平臺55千瓦時電池組

這時的我突發奇想,ID.系列電動車未來將會走量,那這些電動車所搭載的電池在生命末期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終點呢?另外,大衆的一些非MEB平臺的純電或插電產品中的電池,在生命終點又是被如何對待的呢?大衆汽車培訓學院的資深講師解答了我的疑問。

大衆汽車培訓學院的資深講師正在講解電池回收

電動車在如今可以日漸興盛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用電作爲動力源相比石油會更加環保,但如果電動車在生命結束後,動力電池無法得到妥善處置,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與電動車環保的使命相違背。

爲了避免環境污染,大衆汽車將針對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再生/梯次利用,從而充分挖掘動力電池的全生命週期價值,並打造出全產業鏈的環保工業。爲了實現以上目標,大衆汽車薩爾茨吉特工廠正在進行電池循環利用的試點項目,以實現對動力電池的循環利用。

上面這張圖展示了大衆汽車所計劃的動力電池的整個生命週期循環。從圖中3點鐘位置開始,電芯→電池模組→用戶使用→電池退役→測試判斷→再生/梯次利用→機械化回收→溼法冶金→原材料得到回收→正極材料,如此往復,形成動力電池的生命閉環。

而大衆汽車薩爾茨吉特工廠試點項目正是從「電池退役」這一步開始,並進行後面一系列步驟。

電池退役

電池退役後,需要將電池組從車身上拆卸下來,按照電池狀態進行包裝和貯存,並運輸至指定地點進行後續處理。

電池狀態可以分爲A、B、C三類:

A類→良好狀態的電池

B類→外在有損傷或者泄露了的電池

C類→火燒或者爆炸過的電池

其中,A類電池可以使用可移動式貨架或木箱進行包裝,其它類別電池需要放入運輸防爆箱。

另外,負責運輸電池的車輛也有特定標準,只有「第九類危險品運輸車」纔可以運輸動力電池。

測試預判

由於每一塊電芯自出廠便被打上了溯源碼,這就好比這塊電芯有了一個「身份證」,因此通過大數據可以追蹤到相關的使用數據,以電池模組爲單位進行數據分析後,可以對其是「再生」還是「梯次利用」進行預判。

梯次利用

如果是梯次利用的話,會對電池進行精密揀選,並將電池最終分爲優等、中等和低等。其中,優等電池可以按照模組級別使用,比如用作電池備件;中等電池可以按照電芯級別使用,比如用於低速電動車;低等級別可以按照整包/模組級別使用,比如用於儲能或者備電。

當然,進行梯次利用的電池還有其它更加豐富的用途,這其實可以看作是動力電池的「劫後餘生」。

再生

在上面那張電池整個生命週期圖中,機械化回收→溼法冶金→原材料得到回收→正極材料,這些步驟其實可以理解爲「再生」的具體拆解步驟。

其中機械化回收是指在專業設備中,將電池粉碎成顆粒(包括放電、破碎、無害化預處理),爲後續步驟做準備。

溼法冶金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相比於目前普遍被使用的火法冶金,大衆所使用的溼法冶金可以令材料的回收率大於95%,顯著高於火法冶金的50%。

溼法冶金後,可以將原材料得到分門別類的回收,其中,有一種黑色粉末——石墨會再次提供給電池製造廠進行重複利用,這其實可以看作是動力電池的「超度重生」。

回收所得物

編輯點評

電動車剛剛興起不久,電動車的退役電池目前來看並不算多,因此,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還處於粗放生長的階段。但是,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這已不可逆,隨着電動車數量越來越多,退役電池在數量上終將頗具規模,屆時,動力電池需要更加科學、環保、高效地回收。大衆汽車未雨綢繆,已經開展了對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試點項目,進展順利的話,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預計對於降低電池成本也大有裨益,消費者也將從中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