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3月26日,2022上證杯高校ETF菁英選拔賽頒獎典禮暨大學生財富素養調查藍皮書發佈會在上海證券報社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國羣出席活動並致辭。董國羣指出,推動投資者教育“進高校”,是面向未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解決方案之一。國民教育和ETF知識普及相結合需要參與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共同努力,爲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添磚加瓦。

推動投資者教育“進高校”是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的必然要求

董國羣認爲,推動投資者教育“進高校”,是面向未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解決方案之一。具體而言,一是適應了年輕人獲取金融知識的現實需求。賬戶研究顯示,2022年新入市投資者超過2000萬戶,在這些增量賬戶中,90後投資者佔比在各年齡段中最高,達到35%左右。董國羣表示,開展投資者教育“進高校”,爲年輕人提供教育和服務,充分契合了他們成長成材、求知求富的現實需求,是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二是適應了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在董國羣看來,隨着股票發行全面註冊制的實施,證券公司需要逐步告別通道角色、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基金公司要強化買方約束、踐行價值投資理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金融人才來支撐。今天在座的各位高校學子中,有不少是金融專業的同學,將來很可能成爲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通過引入業界的金融教育題材,可以在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提供更多實踐性內容,更好地爲行業發展培養輸送人才。”董國羣說。

三是適應了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文化建設需求。董國羣注意到,近年來,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持股和交易佔比穩步上升,結構不斷改善。“但也要看到,衆多個人投資者存在多樣化風險偏好,是我們市場活力的重要來源。”對此,董國羣表示,既要立足我國國情,加快投資端的改革,以機構投資者爲重點,培養“耐心”資本,也要高度重視個人投資者發展,不斷輸出成熟理性的投資文化。在這個過程中,高校學生有望成爲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的實踐者、示範者、引領者,有助於資本市場的投資文化建設和長期健康發展。

董國羣直言,推動投資者教育“進高校”,充分適應了個人、行業、市場的多層級發展需求,是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

滬市ETF市場創新發展有助於提高廣大投資者獲得感

董國羣進一步指出,以滬市爲代表的ETF市場創新發展,是面向未來、提高廣大投資者獲得感的解決方案之一。

2005年,上交所成功創新境內市場首隻ETF產品——上證50ETF。多年來,以“一所聯百業,一市跨全球”爲目標,上交所基金市場已發展成爲標的覆蓋股票、債券黃金、貨幣等資產類別,連接場內外市場,跨越境內外市場的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中心。截至2022年底,上交所共有ETF 產品469只,規模約1.25萬億元,全年成交額18.70萬億元,上交所ETF規模佔境內基金市場近80%,ETF成交額和總市值分別位居亞洲第一、第二。

2022年,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大力推進權益類基金髮展,支持成熟指數型產品做大做強,加快推動ETF產品創新發展,不斷提高權益類基金佔比”的工作部署。隨着A股有效性不斷增強、資產配置理念逐漸普及、長期資金不斷增持ETF,滬市ETF市場將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

總體來看,滬市ETF投資者數量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底,個人投資者持有滬市ETF的市值總規模爲4134.06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16.01%;個人投資者持有滬市ETF的市值佔比爲33.26%,較2021年上升近2個百分點。滬市賬戶研究顯示,青年參與ETF投資的意願較強。從持有數量來看,2022年持有或交易過滬市ETF份額的個人投資者中,出生年份在1980-2000年的投資者佔比最高約46.64%,ETF投資者的普惠效應相對明顯。但統計也顯示,目前參與滬市ETF的投資者數量不到1000萬戶,這意味着超過90%的個人投資者沒有ETF投資經歷。董國羣認爲,很有必要以大力發展ETF爲重點,爲廣大投資者提供相對低波動、穩定收益的產品,提高獲得感,踐行人民性。

董國羣表示,本次賽事從國民教育“進高校”和普及推廣ETF投資兩個角度,面向未來做了很好的嘗試。在高校國民教育中持續強化ETF知識普及,用形式多樣、富有新意、針對性強的推廣方式講好滬市ETF市場故事,有助於引導投資者建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營造投融資端良性互動關係,不斷改善市場生態。

“下一步,國民教育和ETF知識普及相結合需要參與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共同努力,希望以這次賽事活動爲契機,啓發、引導市場各方面向未來、放眼長遠、持之以恆、久久爲功,爲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添磚加瓦。”董國羣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