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藍谷公佈了4月產銷快報,報告顯示,北汽新能源4月銷量1028輛,同比增長75.43%,累計銷量4177輛,同比減少56.43%。近三個月的銷量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今年2月實現銷量1012輛,3月銷量爲1065輛,4月銷量1028輛,整體走勢並沒有出現太大變化。

1月份劉宇出任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藍谷董事長時,曾經提出了三年“翻身計劃”,這被視爲是北汽藍谷沿着“市場化思維”的改革思路改革的開始。不過四個月過去了,至少在銷量上還未能看出北汽新能源有任何變化。精於營銷的劉宇此前在北京現代工作多年,然而北京現代這幾年銷量的下滑也是有目共睹。

市場表現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但北汽新能源的團隊架構仍在改革之中。4月29日,原北汽新能源工程院副院長代康偉就任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兼任北汽藍谷公司總經理。技術派代表代康偉的上任被認爲是北汽藍谷與華爲深化合作的標誌性事件。

然而,與華爲聯合打造,在上海車展亮相的阿爾法S 華爲HI版,作爲首款搭載華爲高階自動駕駛ADS系統的量產車,雖然引發了業內和投資者的關注,但在消費端的表現只能用波瀾不驚來形容。有報道稱,上海車展上市2天,阿爾法S各車型累計訂單超過1000臺,比起同樣強調聯手華爲的賽力斯SF5華爲智選的訂單量,阿爾法S顯然相去甚遠。

而阿爾法S的訂單量中,阿爾法S 華爲HI版預定訂單佔比僅三分之一。即便是從產量數據上看,阿爾法S現階段交付數量也並不高,4月,北汽新能源產量仍舊保持低位,單月產量僅151輛,甚至不及3月份的300輛月產量。而阿爾法S 華爲HI版,官方的態度也只是“有望年內交付”。

也就是說無論是極狐品牌的高端形象,還是華爲技術的加持,對北汽新能源銷量的拉動效應並未顯現。

“劉宇+代康偉”的CP組合,一個擅長營銷,一個技術出身,從人員配置上來說倒是可以算是給北汽新能源上了一個雙保險。但北汽新能源所面臨的問題遠非兩個領導組合就能夠迎刃而解的。

如今的北汽新能源,品牌形象、產品口碑、核心技術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又相互影響和牽制。早年樹立的網約車品牌形象,現在要藉助極狐這個新品牌重樹高端。但品牌重建非一日之功,過往產品口碑的下滑,讓眼下極狐處在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希望藉助華爲提升核心技術進而再提升品牌形象,但眼下來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從傳播層面來看,在上海車展拉了一波關注度之後,似乎又有偃旗息鼓之勢。

接下來是營銷爲主,還是技術先行,凡此種種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有全盤的計劃,有足夠的時間沉下心去改革,纔有可能扭轉局面。但資本市場是否能給北汽藍谷足夠的時間呢?

北汽藍谷公佈的2020年年度財報及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同比下滑77.65%,淨虧損64.82億元。2021年一季度北汽藍谷營業收入爲8.30億元,同比下滑50.19%;淨虧損8.54億元。

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稱,2021年將是北汽新能源的關鍵之年。而極狐S的表現將直接決定“車企聯合互聯網企業”的模式是否可行。目前看來,一切尚不明朗。(文/懂車師哥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