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極氪001上市之後一直熱度不斷,無論是價格還是科技配置都非常香,我個人也十分看好這臺車。並且在基於對領克品牌的瞭解和認可的前提下,雖然還沒有試駕過這臺車,但還是給出了“看好”的最終建議,並且大膽的下了訂單!

那麼,極氪001就沒有缺點嗎?

有!但用缺點來形容不太恰當,因爲我並不是反水,我在依舊看好它的前提下,談談個人認爲極氪001的三個遺憾。

遺憾一:定價尷尬,配置引發選擇恐懼


預訂極氪001需要通過微信小程序,而我的好友圈中恰巧有44位好友關注了它的賬號,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下了訂單。不過後來我仔細思考,畢竟我的通訊錄中至少有10好友是廠家的人,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這10/44。

從價格上來看,極氪001有兩款車型售價爲28.1萬,其中長續航雙電機we版本是四驅車型,電池容量爲86Kw·h,百公里加速時間爲3.8s;超長續航單電機we版本是兩驅車型,電池容量爲100kw·h,百公里加速時間爲6.9秒。

這兩款車型的價格直指特斯拉,極氪001公佈價格的時候,就已經有下了訂單的特斯拉車主思考是否退單問題了。基於這個品牌的定位是年輕運動,所以其實在這兩個版本當中很好做選擇。我一定會選長續航雙電機,百公里加速3.8秒的版本。畢竟相差的那點續航里程數在性能面前還是很容易做取捨的。




但如果是在長續航雙電機we和超長續航雙電機you版中做選擇,那就確實有點糾結了。超長續航雙電機you版和前兩個版本價格相差有點大,中間缺少了一個過渡版本,同時還有一個問題是:頂配的價格高於30萬,沒有辦法享受到新能源補貼。

這就讓用戶犯了選擇恐懼症,所以很多人發帖,到底訂哪個配置比較合適呢?

於是我就進入小程序,把所有的選項都按照最高配置選了一遍。竟然選出了39.1萬的價格。難道是我選錯了?一臉懵。

5000元的定金不可退,但是2000元的意向金可退,這就讓我在下單的時候又糾結了一把!當老婆知道我下訂單的時候跟我吵了一架,說你都沒試駕過,就下訂單。這不跟沒談戀愛就結婚領證是一個道理嗎?她意正言辭的問我,你到底是爲了“愛情”,還是爲了“耍流氓”?所以在這個保命提問的重要環節,我選擇了2000塊錢“耍流氓”。

不過,下訂單的時候系統提示:24小時之內會有工作人員聯繫我。時間已經過去62小時了,我還沒有接到極氪001的工作人員的來電。(當然在節目播出之後,我接到了來電,不過不是以車主的身份接到來電,而是以媒體的身份接到了回訪。)

遺憾二:忙中出錯的剎車距離,少了點嚴謹

極氪001在上市時出了個錯誤,官方的海報中竟然把百公里緊急制動距離寫成了34.5Km(應該爲34.5m)。如果剎車距離真是這個數據,估計沒人敢買這輛車了。這剎車距離火車都服氣,恐怕是一腳剎車要衝出地球的節奏。

之後官方號的編輯在留言當中回覆:已經被罰抄了100遍“34.5米百公里制動距離”,明天正式下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出現錯誤無可厚非,但是在新品上市的時候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是太不應該,可見上市是有一點匆忙的,這是審覈機制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第一代領克01的上市,也是匆忙的在賽車場中上市的。當時上市時其實還有工程師在不停的修改和調整着測試車的數據,所以後來我拿到試駕車時,那輛頂配四驅的雙離合版本,在低速或倒車的特定情況下會出現明顯的頓挫和響聲,而四驅之外的版本沒有這個問題。我猜這也是第二代的領克01的變速箱換成8速變速箱的原因。

一個全新的品牌,走的太快太急了,難免不從容。

還有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極氪001的方向盤按鍵採用的是全觸控按鍵。全觸控按鍵是非常容易導致誤操作的,領克05和新款01的方向盤都有類似的觸控,會有一定的誤操作,這個問題我在試駕後曾經向廠家反映過,但同樣的問題還是出現在了極氪001上。

華爲手機的mate 30pro版本也曾經在屏幕的側面設置虛擬音量調節按鈕,必須通過快速兩次觸碰才能進行音量調節,當然在被用戶吐槽後,之後的產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進化”。

雖然我還是喜歡實體按鍵的準確質感,但這一切依然不影響我對領克和極氪的認可。

遺憾三:算力、自動駕駛能力無法預估

好像現階段媒體當中只有極少數深度試駕體驗過極氪001,但是還沒有媒體去體驗它的運算能力和自動駕駛。

不過在上海車展的現場,曾有媒體體驗了它的車機交互,明顯有卡頓現象。雖然有人覺得這是工程車,不應該對它有太高要求。但我想說:即使這是一臺工程車,我也覺得不應該發生這種情況。這還是讓我看出了極氪001的太匆忙。

當然了,還有一些人在評論它使用的是820 AP的芯片,雖然這個芯片的算力已經是820a的兩倍,但是比起星越L8155芯片還是差了一些,這難免讓很多粉絲失望,畢竟在當下,其他平臺已經出現用激光雷達來完善自動駕駛的功能,極氪001沒有公佈激光雷達也就算了,怎麼芯片還讓人用着差一口氣呢?

這個我倒想給它正個名,不是因爲他們不捨得花成本,而是在這款車型研發的時候,星越L8155芯片還沒有量產,所以就沒有將它規劃在裏面,只用了820 AP的芯片。其實車展現場出現的卡頓現象是軟件優化的問題,跟芯片的算力沒有太直接關係。後來廠家也針對這個問題,回覆說:可以將芯片升級成8155,但是着實也沒有透露升級芯片是否需要用戶額外加錢?

而最讓我擔心的是它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極氪001用的是Mobileye基於雙Q5H打造了新一代的SuperVision架構,要用到800萬像素的攝像頭(比特斯拉的120萬高出很多)其效果不輸特斯拉最新的FSD。

但是之前這套解決方案的攝像頭位置是放在了車頂,而在極氪001這臺車型當中,卻把攝像頭的位置放在了後視鏡的支腳角上,這個位置明顯往下移動了很多。

對於自動駕駛而言,近距離目標,也就是車輛周圍的感知是最難的,所以不少品牌採用激光雷達來作爲補充。而SuperVision的主要感知是視覺,攝像頭的位置會決定3D拼圖的效果。極氪001冗餘度不高,再加上前面說的芯片,這纔是我擔心的。

所以在下訂單的時候,我看着自動駕駛的三個選項足足又糾結了十分鐘,最後還是選擇了最貴的3.5萬,擁有完整的硬件+軟件,並具備NZP高速/城市自主領航功能,完全自動駕駛版本。不知道真的拿到實車的時候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性能水平?

說到最後,一定會有人問我訂單退不退?

我想說:不管喜歡也好,遺憾也罷,買車還是要冷靜冷靜,等試駕之後再做決定吧!都看到這裏了,給我點個分享+贊+在看,三連吧!畢竟我也是爲了這期節目,“花了”2000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