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不愧是金手指,誰跟華爲沾邊,誰的流量就呼呼的。

像是北汽ACFOX,之前恐怕是車圈內的人也少有其消息,去年開售的阿爾法T最高月銷量也不過300臺而已,但是當第二款車阿爾法S搭載了華爲ADS高階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之後,立馬在網上引發了吹捧的狂潮,雖然價格比沒有搭載華爲ADS的要高出十多萬,但是架不住華爲這個金字招牌好用,據說預售已經破大幾千了,連帶着極狐的名字和北汽藍谷的股票一路上揚。

華爲也許是愛上了這種點石成金的感覺,又對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點了下去。東風小康旗下的金康賽力斯,去美國鍍了個金,起了一個土不土洋不洋的名字,月銷量徘徊在一二百臺左右,新能源汽車圈毫無存在感,被華爲點過之後,幾天預定量超過3000臺,要知道去年一年銷量也不過剛過千臺,還引發了股價暴漲。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金康賽力斯到底是何方神聖?

2016年7月,小康股份受讓一級子公司瑞馳汽車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並將後者改名爲"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康新能源),同時啓動25億元的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同年,小康股份還在美國硅谷成立了SF MOTORS,用於生產其正在研發的高端電動車型。

按照規劃,其高端智能電動車SERES(賽力斯)品牌旗下首款產品——SF5在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批量交付,同時在美國市場推出。

第三季度已經過去,小康股份並沒能兌現SF5交付承諾,將其推遲到第四季度,並暫停在美國推出SF5的計劃。

雖然小康股份方面表示其原因,一方面是對美國市場還不熟悉,再者受中美貿易談判的影響。

但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市場持續虧損以及被爆資金外流纔是其背後的原因。

虧損這事不難理解,新能源原本就是燒錢的行業,更何況還沒有技術優勢想不虧損也是難。

而金康SERES收購InEVit公司的迷惑行爲纔是壓死駱駝的這最後一根稻草。

小康股份公告顯示,SF MOTORS與InEVit公司的股東簽署協議,擬收購InEVit的100%股權。

令人喫驚的是,根據小康股份收購公告,InEvit 淨資產爲-39.11萬美元,評估值3430萬美元,增值率8772.7%,最終確定交易價格爲3300萬美元。

在上交所詢問並要求解釋後,InEVit公司淨資產由此前收購公告中的-39.11萬美元變成了人民幣1.3億元,也就是說,此項收購的增值率達到了8772.7%。

這行爲背後的原委咱無從得知,但這種行爲已經嚴重影響了資本和市場對他的信心。

2020年7月賽力斯SF5才正式上市,且僅有增程式版本可供選擇,售價定在24.9-33.9萬元,純電版在去年北京車展才首次實現亮相。

儘管還有過和直升機PK直線加速的“壯舉”,但賽力斯SF5幾乎沒有掀起任何的波瀾,銷量自然也是一言難盡。

直到在華爲概念的加持下,成爲首款入駐華爲商城的新能源汽車,並可在華爲終端體驗店接受預定,幾天之內賽力斯華爲智選SF5兩天訂單突破3000輛。

賽力斯華爲智選SF5是一款搭載1.5T發動機的增程式車型,定位爲一款中型增程式SUV,純電續航(NEDC)里程180km,滿油滿電總續航號稱達到1000km。結合官網參數來看,體現華爲基因較爲明顯的車型主要是四驅頂配車型,此款車型除了採用了華爲DriveONE電驅系統之外,還在後驅電機上搭載了華爲永磁同步HW150電機。

結合43分鐘的快充時間和4.68秒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來看,其在增程式電動車細分市場的參數表現並不十分突出。在部分業內分析人士看來,促使此款車型訂單快速增長原因除了頂配車型明顯搭載華爲技術之外,還在於其“華爲智選”車型的身份與其可以在華爲體驗店的銷售渠道。

但賽力斯華爲智選SF5畢竟還是一款車,雖然有華爲的電驅系統和電機的加持,但其母公司小康旗下的產品原本都是幾萬塊錢的“工具車”爲主,產品實力、技術水平、製造工藝等方面的表現都很一般,而華爲在三電方面也是個新人,兩者結合,雖然在熱度上表現出色,但倉促打造的產品更像是一款試驗品而已。

華爲兩字的含金量在通信領域的確很高,但是殺入新能源,還是一個新兵,諸多產品並未經過實際的檢驗,原本寂寂無名的金康賽力斯搭乘華爲這輛“特快車”之後,能跑多遠,誰也不知道,前期還是謹慎爲宜,小白鼠不好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