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網絡上流傳出一張圖片,原文描述僅有“嘉華進口車殼”幾個字,拍攝地點也沒提 ,但毫無疑問,國產 嘉華的生產地只能是東風悅達起亞鹽城工廠呀!而且聯想到將於8/9月上市的傳聞,這個時間節點SOP(開始量產)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VAN哥想說的是,這玩意兒的準確說法是側圍外板,一包裏大概有20片吧,它與側圍內版組成側圍總成,然後與地板、頂蓋、機艙、四門兩蓋之類總成焊接在一起,這纔是各位口中的完整“車殼”。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咱們接着往下看。

這事兒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爲如今合資車用進口衝壓件已經很不常見了(早年間用KD件是因爲工業基礎薄弱造不出來),畢竟這玩意兒真沒啥技術含量,工廠裏的衝壓車間就是幹這個的,全自動化,duang duang duang幾分鐘就衝出一個。


當然,萬噸衝壓機挺貴,但都是現成的,換上不同模具/夾具就能壓出各種部件。新增的成本主要來自新模具,又叫開模,因爲這玩意兒是從頭到尾的一整片,是車體覆蓋件裏面積最大的,關鍵還有複雜的造型線,加工難度MAX。

順便說一下,車企自己造不了衝壓模具,都是委託專業機構完成的,週期長,成本高,而且跟面積和造型複雜程度成正比。以新嘉華這款中大型MPV的側圍外板爲例,線條倒是比較簡潔,可架不住它面積大呀,成本得比轎車高一大截。


所以,開模也是製造業門檻高的體現之一。比如說開模費用是1個億,如果計劃造10萬件,攤到每件上的折舊成本就是1000元;但如果只打算造1000件,單件折舊成本就暴增到10萬元啦……所以如果規模(市場)不夠大,根本玩不起!

一個活生生的栗子就是輕客行業流行的各種山寨海獅和凌特。這些車的樣子一模一樣,你不看商標根本猜不出是那家造的,因爲他們的外殼都是從同一個外部供應商採購的,換個前臉、塞進自家內裝和動力傳動系統就完了。

既然自己沒那個底氣,這種外採方式反而能用低得多的成本(和低門檻)啓動項目,先把事兒給幹了再說,萬一火了呢……


回到開頭那張照片,它揭示了兩種可能性:

1.DYK(東風悅達起亞)的新嘉華衝壓模具還沒到位,只能先用進口件頂上,將來一步步國產化;

2.內部預期銷量不高,成本控制部門覈算後,覺得本地化生產回本太難,不如先從韓國採購部分成品,成本更低、經營風險更小。


第一種可能性不高,因爲一款車型的國產化通常提前兩三年就開始了,任何“來不及”都有背後的隱藏原因。反正從十幾年前老嘉華的國產失敗經驗和當前起亞品牌面臨的困難來看,VAN哥這個曾經的老嘉華車主覺得,第二種可能性更高。


如果不幸被言中,也就坐實了DYK內部對新嘉華的預期銷量比較悲觀,撐死了1-2萬臺/年(大約是別克GL8一個月的銷量)。而這又意味着什麼呢?既然量上不去,薄利多銷路線怕是行不通了,不如硬着頭皮提高單價、追求單車利潤,賣一臺賺一臺(或者是少虧一臺)的錢。

其實之前已有內線透露,新嘉華的起步價會定在25萬,從產品力來看真不高,但仍然超出了許多人對一臺韓國車的預期。而VAN哥之前那一大堆分析就是想告訴大家,這個價格應該非常接近將來的廠商指導價。而且等着抄底佔便宜這種事兒就別想了——既然產量小,銷售端就沒啥壓力,所以經銷商那邊完全沒必要大幅促銷優惠呀!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國產版起亞嘉華從3.5V6改成2.0T發動機,賣25-30萬,你能接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