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於全球碳中和運動前沿,並承諾到2035年實現100%電動化。緊跟中國發展節奏,向來以技術著稱的日產品牌與中國共同推進未來出行發展方式。

如果說燃油是過往輝煌,純電是未來方向,那電驅就是當下更加均衡的動力選擇。東風日產在上海車展發佈的e-POWER技術,就是這樣一種選擇。

e-POWER是一種不用充電的電動技術,帶來純電車一致的靜謐性和強勁動力體驗的同時,配備了一臺專注於發電的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50%,實現高效發電,比普通燃油車40%左右的效率高多了。

簡單來說,用了e-POWER的車,就像一臺隨時帶着充電寶的電動車,既有電動車的樂趣又沒有充電焦慮。

燃油電驅 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

e-POWER之所以被日產官方稱作“前所未有的融合動力”,就是因爲它雖無電動車之名,卻有電動車之實。

加註燃油,實現全時電驅。儘管配備了汽油發動機,卻100%只依靠電機驅動,能在電動車上體驗到的優點,e-POWER全都有,推背感、操控性、靜謐性,e-POWER一樣不缺。如果對比純電系統和e-POWER,從結構上看,e-POWER就是增加了一套發電系統,同時減小了電池包容量,提升了電池包性能。開着這臺“電動車”,一樣可以喊“加油”。

經濟性不妥協,強勁且省油。與e-POWER結構類似的增程式混動,就曾陷入虧電時油耗飆升的泥淖。但e-POWER通過技術升級,將油耗壓低到了2.67L/100km(日本上市的Note車型),油耗表現甚至超過市面上現有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這一切實現的前提是配備一臺高效的發動機,由於只用來發電,不驅動車輪,加上技術日產深厚的調校功力,使得它能夠實現高達50%的綜合熱效率,觸摸發動機熱效率天花板。

思路打開,電池不看容量看效率。與一衆電驅車型不斷推高續航里程的思路不同,e-POWER沒有搭載大電池組,轉而搭載了一個1.5Kwh的小電池組。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塊小電池組在性能上超越普通電池組,能夠閃充閃放,按需將發電模塊產生的電能高效傳輸到驅動電機,兩者配合,使得e-POWER能夠在起步加速和高速加速時都有更加平穩和強勁的表現。

比混動更電動 e-POWER系統優秀且實用

新能源趨勢之下,電驅車型大致分爲純電、混動,以及增程式混動幾種。e-POWER從結構上看卻與它們都不盡相同。皆因它只需依靠燃油發電,搭載小容量高性能電池,最終由電機驅動齒輪帶動車型。“燃油技術及電動技術”組合式創新,這個“配方”好處多多: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e-POWER技術峯值扭矩500N·m以上,比同級HEV高15%以上。另外,在e-POWER技術下通過串聯設計,先進的電控技術配合1.5Kwh高性能電池,起步加速反應更快,爆發力更強。

與HEV技術車型相比,動力系統發動機全程不參與直接驅動,運轉時間比傳統HEV減少50%,整體噪音比HEV低6分貝,如純電動汽車般靜謐駕乘體驗即刻擁有。

同時,與純電動汽車不同的是,e-POWER動力系統中的能量來源是發動機。搭載的鋰電池雖然容量小體積小,但具有閃充閃放技術特點的它在整個運轉的過程中就相當於一個能量的中轉站,燃油機100%用於發電,將能量灌注至電池內,然後電動機抽取電池能量繼續驅動。以電驅動,以油補能,完全消除了里程和續航焦慮,不管是市區通勤還是遠郊旅行都遊刃有餘。

l 奔赴電驅化 東風日產雙動力技術驅動

e-POWER技術在日本上市以來,已經收穫了累計50萬消費者的信賴。融合日產GT-R團隊的燃油調校公里,再加上有着全球銷量第一的聆風純電動車做背書,e-POWER技術紮實,自誕生以來不斷收穫口碑和獎項。將其引入中國,是東風日產加速電驅化佈局的重要舉措。

電驅化大潮流勢不可擋,e-POWER作爲日產三大動力形式中的重要組成,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與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一同主導日產汽車的動力研發方向以及產品組成形式。按既定計劃,到2025年東風日產將向中國市場導入9款電驅化車型,引領電驅化潮流。

以電驅化產品爲着力點,東風日產將響應中國可持續發展經濟和碳中和目標達成的號召,將日產品牌先進的電驅化技術導入中國,相信未來,隨着衆多搭載電驅化技術車型的上市,東風日產能夠依靠技術優勢實現新的飛躍,更好實現“技術日產人·車·生活”的理念。

“讓每一滴油都成爲澎湃的動力,讓每一度電都發揮更大的效能,爲全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敢爲的技術日產,有內味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