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領克、星途、智己等品牌先後登場,關於自主豪華的搶灘爭奪戰一觸即發。

相比之下,長安選擇了另外一種做法,其並沒有追趕潮流去推出豪華子品牌,而是選擇基於長安品牌推出高端系列,帶來的首款產品便是長安UNI-T,而後又乘市場之熱發佈了家族旗艦之作長安UNI-K。

5月23日,未來美好——長安UNI-K體驗營@廈門站試駕活動燃擎來襲,我們全方位地感受到了長安未來新旗艦UNI-K的非凡品質。

外觀設計:濃妝淡抹總相宜,UNI-K的剛柔並濟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長安UNI-K堅持了UNI-T奠定的家族設計語言,前臉當中最爲顯眼的便是這無裝飾邊框、無獨立面板的格柵中網。

五邊形導流孔之中打造了橫置Y型LED日間行車光帶,同時還讓遠近光燈與日行燈相互獨立,以保留運動感與創新度。

如果說長安UNI-K的前臉設計是現代與傳統的結合,那麼車身側面線條與結構的處理方式,則稱得上是剛柔並濟。

這“柔”在於,長安UNI-K並沒有一味強調當下流行的鋒利感,無論是連接前後燈組邊框的高腰線,還是D柱之後的小掀背,亦或是厚重的引擎艙結構,長安都給予了UNI-K更爲柔和的線條,從而表達其脫胎於運動轎車的一面;

而這“剛”則在於,在輪眉、側裙等與底盤相連的區域內,長安都用車身面板上的衝壓工藝,取代了傳統的獨立包圍材料,這些遍佈車體表面的面板溝壑,讓長安UNI-K顯得是如此之犀利,而又英氣十足。

至於長安UNI-K的車尾,雙高位剎車燈,這是從一些專業賽道車輛上汲取的靈感,而後保險槓中除了帶有擴散器之外,更提供了雙邊共四出排氣管,碩大的金屬管結構之內是連接着2.0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狹長通道,這爲UNI-K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真四出排氣”設計。

功能配置:貼心的考慮,驚豔的科技

進入到車艙之後,長安UNI-K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它並沒有像美系車那樣徒有其“表”,在強調科幻感這件事上的確是“表裏如一”。

駕駛艙被傾斜放置的換擋機構一分爲二,主駕駛座椅被很好地獨立開來,略帶重心偏移的12.3英寸液晶觸控屏與稍作抬升的飛機推杆式電子擋把,爲駕駛人帶來了更適宜的操作距離,就算是後背完全貼緊座椅靠背,也不會在駕駛與車機操作中遇到任何困難。

車艙裏最精彩的還要數擋風玻璃下方的液晶儀表盤,它由3.5/10.25/9.2英寸的三塊液晶屏所構成,從胎壓、時速、轉速、油耗這些實時車況信息,到路況導航、多媒體,乃至是流媒體後視鏡等功能,都被完美地融合到這組儀表之中。

這一點可能在開始駕駛時還有些不適應,但在逐漸習慣之後,我們會發現其所帶來的安全係數的確是會比以往偏轉視線看手機或中控屏強得多。

對於這套實現了“四屏聯動”的信息娛樂硬件而言,在匹配上全新開發的飛魚OS3.0系統之後,它們相互之間的協作與響應速度沒有令我們失望。更重要的是,科大訊飛提供的語音識別控制系統在功能實用性上改變了我們對所謂“腦殘機器人”的偏見。

比起手機黨中十問九不知的Siri,長安UNI-K的交互響應足夠強大,在感到溫度不合適的時候,只需要說出“太冷了”、“有點熱”等指令,它便能自動完成空調的啓閉或溫度調節。

動態駕駛:高規格動力組合,征服任何場地

當然了,長安UNI-K所搭載的藍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愛信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也是令它在市場中掀起波瀾的核心競爭力。

且不說它的數據,光是2.0T+8AT這套硬件就已經是高規格,而233Ps/390N·m的數據也具備了很強的說服力。

說實話,在一臺車身尺寸達4865/1948/1700mm(軸距爲2890mm)的大傢伙身上,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稱不上是高性能,可從起步、提速到爬坡,長安UNI-K在動態測試中沒有在任何一環掉鏈子。

底盤懸架是當前市場中較爲常見的麥弗遜式前獨立懸架+多連桿式後獨立懸架。

在動態測試中,這套看似平常的懸架帶給了我們不少驚喜。特別說一下越野路段的體驗,經過低窪路面或石子路面時,它的整體振幅過濾較好,即使是在大的坑坎路面,UNI-K也有着超越同級的綜合表現。

在金卡納賽道上,車輛入彎前的輪上幾乎都能夠預先完成,適時四驅系統對於直線切彎似乎也早有準備,這使得車輛在彎道中不會有較大幅度的側傾,四輪貼緊地面,而流暢地通過彎道後也能迅速回正,這樣的彎道體驗的確值得給一波贊。

若真要從中挑出什麼骨頭,個人認爲車輛的轉向阻尼可以被調得更顯著一些,但目前這個狀態對於女性車主而言,或許更輕鬆一些。

評在最後

馳騁於賽道之上的長安UNI-K,不僅英姿颯爽,相貌出衆,其機械硬件、車載科技帶來的綜合用車體驗,也足以代表中國SUV舉起反擊大旗,瓜分合資份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