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

寫在前面:


本文系車則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車則”,請勿侵權

進入正文: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是特別幸福的,作爲主力消費者,幾乎可以在每一個類別的車型裏,找到實力極其拔尖的狠貨。以B級車(中型轎車)爲例,隨着消費層級的不斷年輕化,大量品牌也開始集中發力,以“Z世代”消費需求爲重心,在市場上投放顏值、性能頗爲越級的王炸選手。

 

畢竟對他們而言,品牌崇拜,不那麼重要;親戚長輩的意見,也不那麼重要。

他們更看重的是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一點在日韓中型車“巔峯”對決中,表現尤其明顯。

 

爲此,筆者將就目前B級車市場最受消費者關注的兩款車型:黑馬凱酷(K5)、老將凱美瑞做深度對比,供正在處於選擇糾結期的車友們參考。

車型:指導價20.58萬元的凱酷(K5)380T GT-Line 旗艦版(燃油頂配);指導價23.48萬元2021款凱美瑞2.5Q旗艦版(燃油頂配)

 

進入正文:

衆所周知,韓系車車輛設計領域一直佔有極高的地位,整體風格無論是10年前的“昨”天,還是10年後的今天,都將「年輕」和「前衛」二詞發揮得淋漓盡致。

整車設計堪稱驚豔。

i-GMP平臺短前懸、長軸距、長後懸、低重心的先天優勢,給起亞極大的設計空間,其設計師更是不負衆望,生生讓這款大尺寸前驅車,擁有了後驅車纔會有的性感身材,整體視覺極具衝擊力!

燻黑的進氣格柵,凌厲的眼睛,誇張的溜背,19寸大腳,雙邊雙筒炮的設計(380T GT-Line 版本獨有),幾乎是每一個環節都切中Z世代的審美。

凱酷(K5)展現出了韓系車極高的設計水平,很難不讓人感嘆:談設計,或者真沒有其他品牌玩得過韓系車。

導風槽、大燈、輪轂、腰線、尾燈....每一個細節配合的都恰到好處,各種角度都是最優狀態:

內飾部分,凱酷(K5)也同樣拉風,雙12.3英寸大屏設計恰到好處,既不浮誇也不剋制,皮膚接觸到的地方都是軟的,整體用料品質是看得見的用心。

凱酷(K5)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自帶氣場的、挑剔而具備品味的Generation Z。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你可以將這款車視爲起亞花了9年,纔在市場投下的一顆重磅炸彈,值得好好觀賞。

第八代凱美瑞和凱酷(K5)在設計方面都對“自己”下了狠手,無論是原本取向商務的凱美瑞,還是一直定位年輕的凱酷(K5),相較於老款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第八代凱美瑞的外部設計以線條爲主,輔助以成塊的類似於德歐系車特有的肌肉線條,整體感覺大致可以歸納爲商務版大嘴複製亞洲龍,兩側新增鍍鉻裝飾條;運動版擴大兩側霧燈區進氣口尺寸,尾部增加鍍鉻裝飾。但無論是偏商務,還是偏運動,新款凱美瑞的蛻變還是顯得不夠徹底,看起來總有一種被迫向市場妥協的、委屈兮兮的樣子。

內飾,從來都不是豐田的強項,但依舊還是值得表揚一下,在雷車上常常出現的木紋裝飾、皮質座椅、細膩的填充物配置,都能看出豐田在凱美瑞上的用心。

整體設計風格可以說是在樸實無華的主設計基調前提下,努力地來回掙扎了一下。有那麼點中年西裝大叔突然穿起潮牌JACKET頂着皮鞋,和你說“yo!what''sup bro?”。尤其是中控,雖然到這個價位終於搭載上了12.3英寸大屏,但毫無設計章法可言,看起來更像是把19版的空調出風口和屏幕進行了對調,着實讓人一言難盡,威蘭達RAV4上熟悉的“老式大彩電”風格、點讀機式的UI設計,依舊搭載在了這款車上,顯示效果非常湊合。

 

在中級車市場,一輛車是否能做到“物有所值”對大部分人消費者來說,也尤其重要。

作爲現代起亞全新平臺的B級家轎,凱酷(K5)諸多配置都是以全球爲模板進行開發的,在輔助駕駛部分表現尤其明顯——它幾乎覆蓋住了各個駕駛場景。

粗暴一點來說,它的駕駛輔助配置就是L2+級智能駕駛輔助配置的完整版,涵蓋城市、高速、擁堵、變道、交叉口、倒車、停車、下車等。

其中高速公路駕駛輔助、雙邊側後方影像、乘客安全下車輔助、後方交叉碰撞輔助等更是同級獨有。

諸多功能相當適合國內二三線城市路況。

打幾個比方(僅爲部分):

凱酷(K5)的前方防撞輔助(FCA),能夠監測車輛行人、自行車、交叉口並提前發出警示,防止在駕駛過程中,突然從車頭側面出現非機動車、機動車、行人,凱酷(K5)可以在駕駛員沒有采取制動反應的情況下進行主動剎停。

基於導航的自適應巡航(NSCC)可以避免路口突然限速,與普通自適應巡航不同,可以結合百度地圖在高速路段實現導航自適應巡航,根據高速限速路段自行調整車速,自動識別前方彎道並減速。

乘客安全下車輔助(SEA)可以避免“開門殺”,可主動偵測後方車輛或行人,如果檢測到後方有行人或車輛靠近,相應後視鏡和儀表盤上都會出現警示標識,及時提醒準備下車的駕駛員和乘客,並鎖止車門。盲區防撞輔助(BCA)可以避免行駛中避免刮蹭。變道時,盲區內出現鄰近車輛存在碰撞危險時,車內會發出警告;如未及時調整,BCA會進行車輪單側制動,做出主動性預防,糾正行駛軌跡並減速。

....

2021款凱美瑞可以視爲是豐田專爲中國車友研發的產品,做工、用料、設計都保持了一個不錯的水平。你可以在這款凱美瑞上,看到父輩所在乎的“質感”。比如厚實的開門手感和聲音,比如大面積的軟質內飾,再比如前面提到的全新設計的中控大觸摸屏。

在車機系統部分,2021款凱美瑞還(終於)用上了本地化的車聯網系統,在線地圖、在線電臺、車載微信這些功能一應俱全,同時它也支持語音交互。但中控屏的“屏佔比”略低,而倒車時動態倒車線的配色,對於2021年的智能手機用戶,也可以產生一種莫名的懷舊感,讓人想起若干年前的智能手機。

通常來說全液晶儀表可以提供更多的顯示內容,同時界面美觀信息易於讀取,但新款凱美瑞一樣都沒做到。中間的多層菜單就是原來的行車電腦,兩邊的儀表不僅配色雜亂還畫蛇添足地添加了倒影效果,光是看照片就做到了讓人眼睛疲勞。

年輕一代,所在意的智能配置,豐田凱美瑞,僅提供車道保持輔助、車道跟隨輔助、盲區防撞輔助等常規功能,雖然不算太全面,但日常駕駛也算夠用。

談這一級別車型的動力優劣,基本上屬於送分題。

在這個價位,除凱酷(K5)以外的其他品牌,逃不出兩大魔咒:品牌更好的,性能差凱酷一截,動力相近的,配置差凱酷一段。

凱酷(K5)的380T車型搭載的是2.0T發動機,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動力參數相當暴力,最大功率高達24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353牛•米,可以在1500rpm左右就達到最大扭矩。起步初段就能感受到推背感,整體駕駛屬於前後勁都非常足的一類。

整車具備ECO、COMFORT、smart、SPORT和CUSTOM五種模式,SPORT模式之下,車輛的油門和剎車開度角度對比其他模式會顯得更大,很能夠激發駕駛樂趣。

有強悍的動力做支撐,無論是高速超車,還是偶爾想要“放肆”霍霍一下,凱酷(K5)能夠給駕駛員足夠的安全感。

很多消費者在初次購買汽車的時候,對動力需求根本就沒有心理預期,都是買完車開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瞭解到自己需要更強勁的動力,而如果自己之前購買車輛的動力不及當下的預期,那就只能被迫選擇佛系開車,很是尷尬。

至少就我而言,在選車問題上,除非不是完全定義爲買菜專屬,一切還是POWER至上。

除此之外,凱酷(K5)整臺車還用上了很燒成本的雙層夾膠玻璃和米其林的19寸靜音輪胎,靜音控制極佳,之前筆者深度試駕過,在80km/h車速下,幾乎無噪音。

B級車該有的動力爆發性、噪音控制處理得極其到位。

不得不說,日系車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似乎令其有“膨脹”的味道,發動機普遍都較弱,這一點在“加價”buff加成的豐田身上表現尤其明顯,幾乎全線弱雞化:

其所搭載的2.5L發動機,最大輸出爲209Ps,峯值扭矩爲250N·m,一腳油門下去,思考1-2秒,um...慢悠悠地的速度纔上來。與此同時,豐田爲了強化駕駛員在主觀上的加速感,主動地引入了一些換擋間隙,畫蛇添足的營造出2.5L動力的充沛,變速箱換擋顯得十分瑣碎,坦率地說,真的有失B級車的水準。

最好的選擇是2.0L弱雞發動機匹配CVT變速箱,動力一般但CVT表現會比8AT來得迅速,雖然發動機在4400轉-5200轉才能達到最大扭矩輸出,在加速方面體驗感讓人奔潰。

那這動力組合有沒有優點?

有的,2.0L版的CVT變速箱如絲般順滑,這一點要表揚。與此同時,無論是2.0L還是2.5L版本,凱美瑞的底盤表現都堪稱完美,無論大小起伏都是一次過濾完畢,轉向表現極高,很有德系車的味道,整體表現出很強的高級感。

如果你是拿來純買菜,不在乎動力弱,又有預算的車友,這車可以上。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參考凱美瑞的2.0L版工信部5.7L的百公里油耗成績,完全可以選擇同價位區間其他動力總成全新迭代的選手,拿本文的二號選手凱酷(K5)爲例,1.5T版本270TCVVD 豪華科技版工信部百公里油耗僅5.6L,指導價還是以包牌價的形式存在,難道不比它香?

 

編輯總結:

常常有朋友在後臺私信問,XX與XX車該如何選,更靠譜一些?

但坦率地說,選車這事還是主觀意識佔比極高的一門學問。

就我個人來看,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是挑剔的,我們不能要求一輛B級車具備上天的水平,但是至少得滿足5-8年,甚至更久不會過時(包括設計、包括科技配置),打個比方,科技配置這事5年之後,當別人都在使用全面輔助駕駛之時,我是不希望自己只能就一個大彩電瞎戳戳。

很多時候,我還是傾向於選擇腳踏實地弄產品的品牌,動力更是如此,需不需要動力更猛的車,在郊區超個大貨車的時候,駕駛員自己比誰都明白。

有閒錢,我一定會讓自己在新車1-5年間,用上最好。

更何況指導價20.58萬元的凱酷(K5)380TGT-Line 旗艦版與 指導價23.48萬元2021款凱美瑞2.5Q旗艦版在終端部分,一直都是隻低不高(各地區優惠不同)。

還是那句話,買車是需要信仰的,我更希望我的信仰是在錢包上。

注:

①本文僅供參考,實際感受以試駕爲主。

②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車則客服,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