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明接任葛林德任东风标致总经理职务


6月1日,神龙汽车宣布,即日起由罗明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标致品牌部总经理、执委会成员。同时,葛林德(David GUERIN)因派驻期满被调回Stellantis集团,不再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标致品牌部总经理、执委会成员。

 


据悉,罗明拥有清华大学及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生产工程双硕士学位,此前曾就职于奔驰中国、 捷豹路虎中国以及东风日产等车企。

罗明此次上任后,意味着神龙公司旗下的两大合资品牌——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的品牌负责人都将是中国籍经理人。(来源:新浪汽车)


2,库存紧张致部分车型大幅加价出售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在过去,只有一些刚刚上市的热门车型才会有资格加价出售,例如雪佛兰科尔维特C8,或是本田思域Type R等。而如今,在需求旺盛和库存紧张的背景下,加价提车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思域Type R(图片来源:本田)


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美国当月69%的新车交易价格都接近或高于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MSRP),这一比例高于去年5月的41%和2019年5月的36%。

J.D. Power在统计交易价格的时候留出了一些余地,因为装饰产品和配件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在车辆的标签价格中。但是无论如何,在几乎没有任何消费激励、且成交价格同过去相比有所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汽车和卡车的需求依然很高,车辆销售速度也非常快。

J.D. Power数据与分析副总裁Tyson Jominy表示:“当前经销商的利润非常高。”他指出,5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月单辆车的零售商总利润有望达到3,245美元的历史新高,相比一年前的1,567美元高出了一倍有余。该机构的数据还显示,在过去10个月中,有9个月经销商的毛利率超过了2,000美元。

一般情况下,车企都不鼓励经销商将车辆的实际销售价格提升到MSRP以上,但是车企也承认,经销商是独立的零售商,他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条件来自己确定价格。

通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用及旗下品牌并不赞成这种做法。然而,经销商是独立的,他们控制着当地市场的价格。虽然车辆售价有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波动,但是据我们观察,大多数车型的定价都会保持相对一致。”

随便在网上浏览一下车辆售价,你就会发现,一些主流车型,例如福特F-150和起亚Tellurides,其报价远远高于MSRP。部分车型的价格可能包括了后市场装饰费用,这部分费用并不在MSRP之内。


F-150(图片来源:福特)


消费者关系

一些经销商表示,他们在销售新车型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加价,因为他们希望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但也有经销商表示,他们的确发现一些竞争对手在以高于MSRP的价格出售新车,而且加价幅度高达数千美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销售人员承认,他所供职的经销商在出售部分新车型的时候会进行加价,加价幅度在几千美元左右。但是他也表示,在加价之后,经销商会给车辆添加一些保护产品,以此来弥补消费者多付的费用。

总体来看,需要加价购买的,基本都是那些供不应求的车型。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疫情开始蔓延,多家车企的库存出现了紧张的情况。此后,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车辆的供应进一步受到了限制。在此背景下,包括底特律三大车企和大众在内的制造商都削减了产量,而这也影响了经销商的库存量。

Turan-Foley是一家位于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Gulfport)的通用经销商,该公司销售总经理Jim Yelverton表示,他们在销售车辆的时候不会加价,而是要求消费者排队等待提车。他透露,新车运到的时候,基本上所有车辆早就已经预订出去了。他说道:“如果来了8辆新车,一般情况下,6-7辆已经被卖出去了。”

他表示,自己不需要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更多利润。他称:“我们没有将价格定得高于MSRP,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打广告,因此我们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

一些大型经销商也采取了类似的态度,他们表示自己不希望破坏客户关系。Group 1 Automotive的美国和巴西业务总裁Daryl Kenningham说道:“我们的业务面向的是本地客户,在价格上,我们不希望做短视的决策,以免影响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他还表示,该公司不希望因为“并不常见的供应链情况”而向客户收取“过高的费用”。Kenningham称:“现在的价格正在走高,这并不是秘密。但是如果一家零售商,不仅仅是汽车零售商,所有零售商都一样,仅仅因为自己拥有话语权,而向客户收取过高的费用,一般情况下,这种做法都会对其长期业务造成影响。这是我们的看法。”

长远经营

Asbury Automotive Group的首席执行官David Hult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时期,市场需求量远远高于供应量。他说道:“我们做的是长远的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客户关系,因此我们不会那么做。我不是在批评其他人,也不是在批评他们的做法。只是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我们。”

虽然库存紧缺给了企业方定价的权力,但是现代汽车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Jose Muñoz表示,他更希望该公司能生产出更多的汽车在市场上销售。他说道:“现在的需求大于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条件对OEM厂商和经销商更有利。我们现在的零售业绩非常好,同时我们也在减少优惠补贴。经销商正按照MSRP出售汽车。这样的情况能持续下去吗?只要需求存在,它就是可持续的。短期内,情况似乎是这样的。我希望公司能在阿拉巴马工厂和韩国工厂内生产出更多车辆,提供更多、更稳定的供应,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来源:盖世汽车 星云)


3,巩固造车实力 恒大新能源成立智能科技新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恒大恒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于5月31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永灼,经营范围包括从事智能科技、汽车科技、网络科技、计算机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100%持股。

 

 

图片来源:企查查


今年3月,在2020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恒大汽车透露,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474亿元,其中用于工厂建设、设备采购、零部件采购等共计225亿元,用于收购核心技术和研发费用共计249亿元。

也正基于此,恒大汽车开始逐渐构建其技术护城河。恒大汽车表示,在技术方面,其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已达到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量产,另外在智能网联方面,恒大汽车与腾讯旗下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于财报公布当日亮相了联手腾讯、百度开发的H-SMART 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

不仅如此,5月12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其在中国及国外总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专利1355件。

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网站等网站信息,恒大汽车申请的专利涵盖纯电动底盘架构、悬架系统、转向控制、制动控制、整车控制、热管理系统、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和电控、电子电气架构、车身和内外饰、车联网、自动驾驶、生产制造、智慧充电等领域。

其中在智能网联方面,恒大拥有V2X车路协同技术、可定制车载全息投影虚拟助理、无感体验等技术,打造“车联万物”的智能网联生态。

此番,恒大恒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从其经营范围来看,智能科技及汽车科技将是重点,这显然是为助力其技术研发,从而进一步巩固造车实力。(来源:盖世汽车 解全敏)

 

4,SEC称特斯拉未能对马斯克推文做好监管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6月1日,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特斯拉公司表示,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推文曾两次违规。此前,作为马斯克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和解协议的一部分,马斯克承诺在发布推文之前,其内容必须经过公司律师的批准。

2018年8月,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自己有意将特斯拉私有化,交易金额将达到720亿美元,并且声称已经“锁定了私有化所需的资金”。在调查之后,SEC认定马斯克此言不实,并对他和特斯拉公司提起了诉讼。随后双方达成和解,和解条件包括,特斯拉公司要监管马斯克的Twitter使用行为,如果马斯克想要发布任何有关该公司重大决策的内容,特斯拉需要事先进行审查。

SEC在2019年和2020年曾致信特斯拉,称马斯克发布的有关特斯拉太阳能面板产量和股价的推文并未获得特斯拉律师的事先许可。SEC对特斯拉提出了警告,称该公司未能执行命令。

马斯克所发布的这两条推文,其中一条的发布日期为2019年7月30日,有粉丝问马斯克:“太阳能屋顶的进展如何?你们正在开发新版本(V3),是不是?”随后他回复称:“正在快速搭建生产线。希望在年底之前,每周可以生产1,000个太阳能屋顶。”

 

(图片来源:马斯克Twitter)


另一条推文的发布时间为2020年5月1日,马斯克写道:“特斯拉股价太高了。”

 

(图片来源:马斯克Twitter)


一位SEC高级官员所签署的信函显示:“特斯拉违反了法院的命令,未能履行其职责。”目前尚不清楚SEC是否会对特斯拉或马斯克采取进一步行动。SEC和特斯拉都没有立即对置评请求作出回应。(来源:盖世汽车 星云)

5,戴姆勒同意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已经同意向诺基亚支付专利使用费,结束了这场科技企业与汽车企业之间关于关键技术使用费的法律争端。

 

(图片来源:戴姆勒)


科技企业希望汽车制造商为导航系统、车辆通信和自动驾驶汽车中所使用的技术支付专利费,而车企则称这笔专利费应由他们的供应商支付,而这样做可能会降低专利持有方的收入。最近几年来,诺基亚和戴姆勒在德国法院相互起诉,双方展开了法律战。

6月1日,戴姆勒与诺基亚联合宣布了双方达成的协议,这标志着诺基亚取得了胜利,胜诉对诺基亚至关重要,该公司每年凭借专利授权可以获得14亿欧元(约17亿美元)的营收。诺基亚与戴姆勒没有披露双方的专利许可交易条款,但两家公司都表示将停止起诉。戴姆勒发言人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一和解表示欢迎,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避免冗长的法律纠纷。”

迄今为止,戴姆勒从未向诺基亚支付过专利使用费,而奥迪、宾利、宝马、MINI、保时捷、劳斯莱斯、西雅特、斯柯达、大众和沃尔沃汽车都会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据消息人士透露,类似的技术专利许可交易显示,每辆车可以为诺基亚带来略高于2美元的专利使用方面的营收。

去年,德国法院向欧洲最高法院就诺基亚与戴姆勒的争端提出了指导请求。随着双方争端的结束,德国法院的这一请求也失去了意义。然而,德国汽车配件制造商大陆集团表示,不会放弃在德国和美国对诺基亚发起的诉讼。2019年,大陆联合戴姆勒、博瑞科技、法雷奥和泰雷兹旗下的金雅拓就专利费用一事向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对诺基亚进行了投诉。(来源:盖世汽车 星云)

 

6,奇点汽车再次被限制高消费


作为和蔚来、小鹏等同一批次宣布跨界造车的企业,奇点汽车可以算作是国内新造车势力的元老之一,但奇点和蔚来、小鹏等当前的境遇却截然不同,后两者不仅市值飙涨,市场表现也是节节攀升,而奇点汽车却是生存堪忧,近期更是频频登上限高名单。

企查查公布的信息显示,近期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两则限制消费令,限制对象均为该公司及沈海寅,相关案号分别为(2021)皖07执39号、(2021)皖0705执591号,执行标的分别为652400元、7247100元。而在更早之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还显示了奇点汽车另一条被执行消息,奇点汽车关联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增加了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沪01执962号,执行标的766.35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资料显示,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本13.5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徐军。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最大股东为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沈海寅。

 

(来源:盖世汽车 苗雨竹)

 

7,哪吒汽车5月销量4508辆 同比增551%


盖世汽车从哪吒汽车官方获悉,2021年5月,哪吒汽车销量为4,508台,同比增长551%;1-5月累计销量达到15,966辆。


 

图片来源: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5月销量大涨背后,离不开旗下哪吒V的热销。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份上市以来,哪吒V已完成交付1.4万辆,未交付订单超过6,000辆,今年销量预计将超过3万辆。

另一款车型哪吒U Pro自今年4月19日宣布上市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累计订单已超过5,000辆。哪吒U Pro定位为紧凑级SUV,共又四个版本,补贴后官方售价9.98~ 15.98万元。

5月10日,哪吒汽车曾公开透露称,在桐乡全生态智慧工厂,随着一辆紫色的哪吒U Pro驶下总装线,哪吒汽车的总产量数累计突破40000辆!这意味着哪吒汽车迎来规模化生产新阶段。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表示:“规模化带来的好处会在我们的产品上得以体现:比如更实惠的价格以及更好的质量,这让我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让哪吒汽车得到更多的用户认可,真正做到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智能化。”

在产能方面,哪吒汽车嘉兴桐乡的全生态智慧工厂2021年产能为8万辆。据张勇透露,桐乡全生态智慧工厂正马力全开以求缩短交付周期,宜春工厂也在加紧建设,预计于今年底竣工投产。2021年,哪吒汽车的销量目标是超过5万辆。(来源:盖世汽车 雷云)


8,丰田和雷克萨斯的应用程序将添加数据隐私门户网站


(丰田数据隐私门户界面)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北美公司宣布为旗下丰田和雷克萨斯应用程序APP添加数据隐私门户,进一步增强消费者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访问性。这也是丰田为遵循联邦贸易委员会隐私保护基准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根据丰田周二发表的声明,自2013款起具有联网功能的丰田和雷克萨斯车型均可访问该门户网站。车主可以在丰田和雷克萨斯应用的“账户设置”项下找到访问途径,拥有多辆丰田或雷克萨斯汽车的用户可以为每辆汽车定制隐私和数据共享设置。此外,与第三方(如保险公司)共享信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该门户查看他们在应用中共享的具体数据。

丰田汽车北美公司首席数字官扎克·希克斯(Zack Hicks)表示,添加数据隐私门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丰田正在坚守《汽车消费者隐私保护原则》,这是该公司在2014年与其他19家汽车制造商共同推动的结果。联网车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透明度是这项准则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丰田很荣幸通过发布数据隐私门户进一步提高透明度,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数据如何被使用。

丰田表示,该门户网站在创建之前经过一项“充分的跨行业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在隐私方面寻求哪些保护。”调查结果表明,车主希望该公司能够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描述所收集的个人数据类型,以及这些数据的使用方式。(来源:新浪汽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