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奇駿終於迎來了正式發佈,據悉,全新一代奇駿將於今年7月上市。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爲此次發佈的第四代奇駿,距離上一次更新換代已經過去了長達七年之久。本以爲歷經七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全新一代奇駿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車,卻沒想到竟是個“三缸”。

千想萬料,也沒想到東風日產竟然會選擇以“三缸機”搏奇駿的命運。或許,從東風日產做出這一決定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全新一代奇駿必將失敗的結局!

先天缺陷,無法掩飾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也曾詳細分析過三缸機與四缸機甚至多缸機的區別。簡單而言,三缸機的優點在於製造成本小,重量輕,排放污染和油耗相對較低,缺點是抖動大,動力不平順,噪音大,動力比四缸機弱。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三缸機的車並不存在這種抖動大、噪音大等問題。要知道,這是因爲車機艙蓋里加入了機腳和加固件,加入了大量機艙隔音棉和車內隔音棉。或許你運氣很好,開很多年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一旦出現問題那可就不是簡單換個機腳就可以解決得了。

可能又有人會說,東風日產在三缸機技術上更加完善和成熟,我們並不否認“技術日產”曾經有過技術創造,但是三缸機到目前爲止在全球市場都還依然處於一個探索階段,即便東風日產再怎麼宣傳,它也是無法塗抹掉三缸機的先天缺陷。在現階段,三缸機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經不起市場檢驗的謊言!

誰用誰死,婦孺皆知

“破釜沉舟推三缸,迫於現實換四缸”,相信大家近年來對於這樣類似的橋段早已不再覺得新鮮,以上汽通用別克英朗爲代表的衆多車企和品牌已經用一次又一次的事實證明,三缸機在國內市場是行不通的。

筆者曾就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奇駿選擇搭載三缸機和身邊的朋友們溝通交流過,其中一位朋友的話讓筆者感觸頗深:“我不會考慮這款車,十幾二十多萬的價格你給我弄個三缸,哪怕你技術真的先進,我心裏還是覺得膈應。”這句話可能說出了很多消費者的心聲,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買車絕對算得上家裏一筆很大的開支,花費如此巨大自然是想擁有一輛稱心如意的愛車,連最基本的穩定性都得不到保障的三缸機又憑什麼讓消費者買單?消費者要的不是今天不抖、明天不抖,而是在購車之後的很長一段用車週期裏都能足夠穩定,靠運氣和人品保持穩定的三缸機又憑什麼讓消費者放心?

三缸機誰用誰死,已然是婦孺皆知的常識。2017年,別克決定爲全新英朗換裝1.0T和1.3T兩種排量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取消此前的1.5L和1.4T兩款四缸發動機,導致的結果就是簡單粗暴的銷量暴跌。

技術沒落,鋌而走險

和一些近乎有些偏執地推行三缸機的車企一樣,“技術日產”的技術沒落也是一個“三缸奇駿”現身的重要的原因。

曾幾何時,東風日產憑藉着三板斧——1.6 cvt、2.0 cvt和2.5 cvt的動力總成打下一片天地。然而,正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技術,同樣是不進則退。當同爲日系的“兩田”早已開始在國內市場爲實現混合動力技術的全面鋪開而不斷努力的時候,當像長城、奇瑞這樣的自主品牌在自主研發方面不斷髮力的時候,東風日產在做什麼?答:近乎十年無所建樹!

當核心技術優勢喪失的時候,東風日產也就只能犧牲用戶體驗,以三缸機“新技術”的謊言去鋌而走險。但東風日產不敢輕易將三缸機用於自己的命根子車型軒逸上,奇駿自然而然就成了最佳的冒險試驗車型。某種意義上而言,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奇駿選擇搭載三缸機,意味着東風日產已經沒有了什麼真正領先的核心技術。全新一代奇駿雖然還未上市,但失敗的結局業已註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