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測內容系列:(持續更新)

1、【提車作業】【小倨試車】2019款雷凌雙擎尊享版8.X折買到手的心路歷程

2、【小倨試車】【雷凌雙擎長測】驗車、提車、上牌和目前消費記錄

3、【小倨試車】上下班通勤真實油耗及TSS系統體驗


車型:廣汽豐田2019款雷凌雙擎尊享版

顏色:黑色外觀,黑白內飾

官方指導價:15.28萬元

裸車價:13.38萬元

額外優惠:幾千塊油卡(跟銷售約好保密)

購車綜合優惠:8.X折

地點:廣州

出廠日期:2019年10月

購買時間:6月30日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說完提車驗車,當然就是聊聊爲啥要買雷凌雙擎了,混合動力有多省油,省油的意義除了省錢還有什麼?還有就是TSS豐田安全智行套裝,實際體驗是怎樣的?

還是先放幾張精美大圖吧,在廣東開平碉樓那邊拍的。

新車舊建築,時光在穿梭,Levin發展了這麼多年,國產化之後越來越懂國人的需求了。


【一、真實油耗】

1、先跟一般燃油車比較

一般1.8L排量的家用車,油耗大概7-9L,而雷凌雙擎加入了電機、電池,不需要充電,在剎車的時候能夠將動能回收,儲存電量,並且有足夠電量時自動切換純電模式。因此達到省油的目的,目前我的百公里油耗大概4.5L左右,長期平均車速在30-33km/h左右。


2、跟自己比,影響油耗的因素

有兩點因素,胎壓以及駕駛風格。

剛提車的時候,胎壓不是正常的,這就交車了,表顯1.9bar,明顯是偏低的,低胎壓會增加車輪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大摩擦損耗,從而增大油耗,1.9bar來跑的話,油耗大概是5.5L-5.8L。

PS:需要注意的是,過低的胎壓其實會帶來爆胎的危險,尤其是跑高速的時候,所以每次出行,最好先檢查一下胎壓,發現不足及時補救。雷凌雙擎就比較方便了,是帶有數值的胎壓監測,家用車必備配置之一。

後來拿到了車載打氣泵,給4個車輪都打到2.35bar,油耗就立刻降回4.5L左右了。出行也更加放心。

那不同的胎壓駕駛感受也是不一樣的,1.9bar的時候過一些溝坎都覺得更舒服,感覺懸架濾震並不比其他合資品牌差。胎壓打回2.35bar之後,路感也清晰了,好在過一些減速坎時,整個懸架的彈跳動作是乾淨零落的,TNGA架構下的新車底盤調校都偏向運動、有韌勁,響應靈敏,底盤紮實。


【二、TSS豐田安全智行套裝】

這一項配置在卡羅拉是標配的,而雷凌是除了最低配(無論汽油還是雙擎),其他車型都有。這個套裝包括四樣: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主動剎車以及自動大燈。實際上官方有自己的一套名詞,這裏又不代表官方,就用通俗易懂的名稱代替。

自適應續航當然是用來自動跟車用的了,我平時在空曠的路也會用,就是設定好車速自己跑,因爲我怕超速領罰單(超速這個壞習慣是相當不好的,要改,大家出行一定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個守法的好公民)。

跟車距離有三擋可調,如果你在大晚上跑高速,被遠光燈騷擾的不行,那你就開着三擋,大膽開着acc往前衝(譬如限速120km/h你就設定122km/h),因爲這套系統的靈敏度是很好的,三擋的跟車距離是相當遠,完全不擔心前面有慢車你會來不及剎停。當然,老司機兩擋甚至一擋都可以,看個人駕駛能力。我在暴雨天也會開着它,靈敏度高,識別率高,包括路上的三輪車那些,可以給人很安心的感覺。平時跑環城高速,也會給很多希歡插隊的人機會,沒辦法了,要麼自己加速上去跟他們擠,要麼就佛系開車好了,安全第一,出門要留足時間,跟車要留好安全距離。

車道保持功能我覺得做的一般,沒想到豐田在緊湊型轎車上的這套L2級駕駛輔助系統表現很一般,總感覺它是在不斷在左右試探的,還不如國產車做的好。還有就是高速上遇到修路要借道行駛的或者路況特別複雜的,千萬不要開啓,因爲它介入的時候,會給方向盤一個特別強的轉向力,如果你需要打方向避障的話,跟車輛自己搶方向盤,就很危險了。豐田國產化還要針對中國的道路做更多優化纔行。我一般開啓ACC自適應巡航的時候,是不會打開車道保持的。

主動剎車功能是默認開啓的,就是平時在路上如果你走神了,很靠近前車,或者有追尾的風險,它會幫你自動剎車,還有聲音的提醒,還是相當不錯的。

自動切換遠近光燈,這個當然也屬於駕駛安全中的一項,如果全中國的司機都講究遠近光的正確使用,那在路上開車能看到的是多麼文明有禮的景象。這個功能就是幫你識別對向車輛,自動將遠光燈切回近光燈的,過了之後就會自動切換回到遠光燈。


【三、駕駛感受】

前面也有談及一些,就是誕生於豐田TNGA架構下的新車,操控性能都不錯。你開着雷凌去跑山路就能感受到,車身變現很靈活,車頭指向清晰,車尾尋跡性也不錯,出色的轉向能夠與駕駛者進行較好的溝通,富有韌性的懸架能給車輛帶來足夠的支撐力。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會提前干預你過激的駕駛行爲,就像是一位嚴厲的家長,時刻督促着叛逆的你,一定要做個乖寶寶。

就拿同級別的家用車來對比,我覺得雷凌要比競品過彎的時候多一分安心,誇張說就是“貼地飛行”,側傾小一些,專業點說就是車身重心低,過彎的極限也高一些,底盤懸架很紮實,支撐力到位。

雙擎的動力響應快,輸出平順,轉向手感輕柔,是一款好開的家用車。有時候出差去試駕完一些國產車,飛機落地回到自己車裏,開回家的路上,不禁感嘆,還是自己的車好開。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四、真實車主來吐槽】

雷凌雙擎並不是完美的,缺點也很明顯,噪音大。它跟凱美瑞是兩個級別的轎車,既然尺寸、定位、價格形成明顯級差,那麼駕駛品質也是有明顯差距的。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的聲音大,然後還有大夏天習慣了EV模式的安靜,突然發動機啓動來提供動力,那發動機噪聲聽起來不是很舒服,尤其是空調開得大,又遇上爬坡,對發動機的負荷需求大,那噪聲是有些糟心。

跑高速的時候,A柱兩側的風噪聲,沒想到有些20萬國產車的隔音降噪做的如此出色,回到自己的車,就發現雷凌在100km/h及以上,兩側呼呼的風噪聲就增大了。

胎噪聲應該是最多人想吐槽的吧。不得不說,原廠配的輪胎是普利司通的ECOPIA,偏向節能環保和耐用性的,就是跑起來胎噪就挺大的。介意的朋友還是自己花錢換靜音胎吧。


提車加的第一箱油,加完表顯1084公里,因爲是根據百公里4.1L來計算的,以後加油就再也沒有上過1000了。

如果胎壓低於標準值,油耗就是5升多。

亮紅燈之後再去加油,就加了38升多,雷凌雙擎的油箱是43升的。

貼了膜之後再去拍照,側窗都是黑色的,大夏天對於隔絕太陽真是幫助很大。

後面再加油就是900多公里,再後來就是800多公里了,平時還是怠速的機會多。

曾經開車去南崑山跑山路,4.9L的油耗,是我從來沒試過的,我以前試車的時候,都是開奧迪TTS或者RS7那樣的性能車,開混合動力跑山,這樣的低油耗表現第一次。

只要胎壓正常,油耗表現就會是4升多。

當然,胎壓監測顯示的數字會有5kPa的誤差。

如果不太堵車的話,4.1L還是能做到的,最低試過3.1L,是開着acc自適應巡航達成的。

打開豐雲行app,能看到自己的愛車的行駛記錄及油耗統計,就知道自己日常的行駛工況是怎樣的狀態了,都是以低速行駛爲主,所以混合動力十分適合這樣的通勤需求,加入電機動力響應快,基本滿足動力需求的同時,也省油、動力平順性好。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雷凌雙擎的一些體驗分享,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