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更具个性与科技感 全新宝马5系渲染图曝光

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取到了一组全新宝马5系的渲染图,新车整体造型十分个性,同时科技感更强。

从渲染图来看,新车最大的特色就是换装了类似全新一代4系的超大鼻孔进气格栅设计,内部使用了点阵式镀铬材质进行点缀,很有视觉冲击力。大灯组的造型狭长而又犀利,日行灯还能看到宝马家族化的设计风格,有一种刀锋状的感觉。

侧面线条与现款宝马5系差别不大,重点升级在于采用了内凹风格的车门把手,可以大幅降低风阻,并且轮圈也换装为镂空的造型,为轻量化做出贡献。内饰方面,预计全新宝马5系将采用与宝马iX相似的设计,配备曲面双联屏,科技氛围更浓。

内饰方面,没有过多的透露,曲面双联屏应该不会缺席,这会让内饰的科技感有明显提升。

动力方面,预计全新宝马5系和现款一样应该会匹配48V轻混系统,提供2.0T/3.0T发动机可选,传动系统依旧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全新宝马5系将搭载L3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据悉,新车最快将于2023年亮相,并有望于2024年正式上市。


02.AMG EQS现身纽博格林赛道 最快年内发布

在EQS发布之后,近日又有海外媒体在德国的纽博格林赛道拍摄到了传说中的AMG EQS。据悉,AMG EQS将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发布,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上市销售。

新车虽然被伪装起来,但是黄色涂装的制动卡钳和碳陶瓷刹车盘是无法隐藏身份的。同时据外媒称,新车的宽度增加了1到2英寸,并且车内座椅的坐姿看上去也比常规的EQS更低,整体姿态更加低趴。

关于新车的动力系统依然是个谜,不过奔驰此前已经注册了AMG EQS 43、AMG EQS 53和AMG EQS 63三个名字。

有传言称新车的最大功率将达到608马力,最大扭矩898牛·米。在性能方面,AMG EQS也必然会比EQS 580 4MATIC的4.1秒的0-96km/h加速更快。


03.全部售罄!法拉利812全新车型首发!V12引擎,不到3秒破百!

近日,法拉利812 Competizione以及812 Competizione A(敞篷版)正式全球首发。

新车将在外观上使用大量的空力设计,并且将发动机最高转速提升至9500rpm,最大功率达到了830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2.85秒。可以说这是在量产车型中,自然吸气V12发动机最后的狂欢。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硬顶版限量999台,敞篷版限量549台,在此次全球首发亮相之前就已经全部售罄。

新车车身采用银灰色涂装,装饰具有赛车风格的黄色条纹拉花,更加亮眼。贯穿式的进气通风一体式格栅、碳纤维制动通风管以及细节处的空气分流器,给予了该车更好的空气流动性。车身侧面和尾部造型比车头更显激进,从前至后上扬的腰线和肌肉感十足的后轮拱使侧面形成前低后高的视觉效果。

新车内饰配备了带有法拉利徽标的黑色一体式运动座椅,与身体接触的主要区域采用网格面料包裹,靠背的部分区域采用颇为的镂空设计。该车中控台同样以黑色为主色调,细节处点缀有银色装饰面板,整体造型预计延续简洁风格。


04.2022款宝马X3改款曝光 看上去更加现代

近日在宝马西班牙的官网上,提前流出宝马旗下热销的中型SUV X3的车侧官方照,虽是车侧图,它的车头和车尾也可窥见大部分的设计。而这张官方照的无预期放出,也意味中期改款X3即将发布上市。

侧看它的车头灯组,勉强可看到X3的车头灯改变小,具有更锐利的角度,似乎正是取材自现役的4系,而它的日行灯的光环也不是那么样的圆润,而是比较尖锐的,而整个灯形,正是和目前宝马的设计语言完全吻合。

而它是否用了4系那种夸大的巨型大嘴造型,从侧看是很难看得出来的,但它的形状显然会比现有车型的双肾格栅来得大一些。此外,双肾水箱护罩下方则是单一的进气口。

预估小改款X3的内饰变化程度应该会比较有限,而2022款X3的动力总成应该不会有变动,新车将有望配备2.0T涡轮增压发动机、3.0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


05.芝加哥车展将于7月室外开展 开幕展期缩短为5天

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原计划于2021年2月举行的芝加哥车展将于今年7月15日-7月19日举行。如果芝加哥车展正常举办,这将是全球疫情后首个海外线下车展正式举办。2020年,因为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很多大型海外车展被迫取消或延期,但是各地的车展主办方仍旧以线上的形式来吸引各大车企参展。

据悉车展地址在芝加哥迈考密展览中心,这座展览中心在近一年之前曾经被改造成COVID-19“战地医院”。

有观点表示,芝加哥车展过去历来都是在2月举行,今年的举办时间改成7月也不会影响现场人士保持社交距离。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今年将首次在车展举办地附近的街道上举行技术展示和车辆试跑环节。


06.宝马福特扩大对固态电池投资 争夺主动权

在汽车行业大肆向电动化进军的背景下,电池成为众家车企的必争之地,尤其是固态电池正成为车企极力争夺的重要阵地。

近日,德国宝马和美国福特宣布向美国新创企业Solid Power扩大出资。Solid Power主要研发全固体电池。此次的出资额与其他企业一共达到了1.3亿美元。宝马和福特分别将在2022年向其采购试验车的全固体电池。

4月29日,据宝马集团消息,宝马集团与德国政府合作开发,下一代电芯项目取得新进展,双方将持续探索实现电芯技术的重大突破,2030年前,将为量产车配备固态电池。宝马集团董事韦博凡表示,2030年前,我们将为量产车配备固态电池。在这之前,我们将于2025年前推出首款采用这种技术的原型车。

在对固态电池投资这方面,大众则押注初创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 Scape,累计注资3亿美元。而丰田、本田、日产、大众、现代等车企也早已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在2012年,丰田已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时至今日,丰田等日系车企依旧在固态电池方面保持领先优势。近年来,国内的长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也纷纷加快发展固态电池的步伐。此外,宁德时代等国内电池厂商在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也已有所突破。


07.宝马2系Coupe低伪谍照曝光 细节线条相当动感

近日,有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宝马2系 Coupe的路试谍照。全新的谍照中,测试车仅在车头和车尾覆盖着伪装,而车身侧面则完整的展现给了我们。

谍照新车是基于宝马CLAR后驱平台打造的全新2系Coupe,亦是下一代M2的蓝本。从谍照来看,谍照中的全新2系Coupe拥有非常明显的纵置发动机后驱车的比例,整体靠后的座舱显得十分运动。

相比上一代车型新车有着更加流线型的线条轮廓,车顶到车尾的过渡更加自然,同时前后车轮处有着明显隆起的两段式腰线,而老款贯穿车门的上腰线则被淡化处理,显得更加运动。

新车在前格栅部分采用了相当扁平宽阔的造型结构,并没有像近期宝马一些车型那样盲目的增大,依旧保留了原味儿。后面的伪装掩盖了尾灯的设计,尽管它们看起来像是重新经过调整。从图中还可以发现双排气管和小型后扰流板。

总体而言,2系Coupe看起来像是当前车型的完美继承者,强调了该车的紧凑特性。目前还没有新车的内饰披露希望宝马将专注于为仪表板和信息娱乐系统显示提供数字屏幕,这是一种潮流趋势。


08.4月造车新势力销量出炉

日前,蔚来、理想、小鹏、哪吒汽车发布了各自4月的销量数据。从销量数据来看,各有千秋,具体来看。

理想ONE在4月交付5539辆,同比2020年4月增长111.3%。截至4月底,理想汽车的累计新车交付量已经达到了51715辆。从第一辆理想ONE 2019年12月交付用户,到第5万辆交付达成,理想汽车用时仅17个月,创下新造车势力最快交付纪录。

蔚来汽车克服芯片短缺影响,4月份交付量为7102辆,环比下滑2.1%,同比增长125%。1-4月份的终端累计销量为27162辆,蔚来在4月份突破了其量产以来的10万销量,总的来看,不到一年的时间蔚来量产车从5万辆翻倍至10万辆,可见其发展之迅速,稳坐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的位子,是没啥争议的了。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为2.1万台到2.2万台。

小鹏4月总交付量5147台,较去年同期大增285%,小鹏P7交付2995台,小鹏G3交付2152台。截至2021年4月底,小鹏本年度累计交付量已达18487台,为去年同期五倍。小鹏P7鹏翼版已经于3月底启动交付,4月交付占小鹏P7交付量的近一成;磷酸铁锂电池版小鹏G3和小鹏P7也于今年4、5月分别开始交付。

哪吒汽车4月销量为4,015辆,同比增长532%,环比增长24%。此外,根据规划,哪吒旗舰轿跑哪吒S也将于明年年底上市,届时将与小鹏P7、比亚迪汉EV等车型展开竞争。


09.2021新青年用车报告:近7成有车族不到30岁买首辆车

日前有媒体发布《2021新青年用车报告》,数据显示,首次购车年龄中,“18岁-25岁”购车用户占比36.05%,其次是“25-30岁”用户占比34.88%,这意味着近70%的“有车族”不到3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首次购车价位中,“15万-25万”价格为首选,占比超过“10万以内”的刚需代步车,这意味着当代年轻消费者,购买能力更强,而且更重视汽车品质和用车体验。

中国车主的第一辆车最爱买什么车系的车呢?本次问卷数据显示,第一辆车首选合资车占比为58.14%,选择国产汽车占比41.86%。而在合资车系的选择中,位居前三的是日系、德系和美系汽车。

购买第一辆车,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出门方便、家庭需要、上班通勤是他们首辆车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总体来讲,刚需是他们的考虑重点。

在选择首辆车的原因方面,价格是首要考虑因素,24.42%的用户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是否可接受,其次为外形喜欢、性能卓越,而品牌认可度位居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第一辆车时,用户容易忽视“养车成本”和“售后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