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0歲的賈躍亭正囿於“無敵是多麼寂寞”。不曾想,一次在特斯拉發佈會受到的震撼教育竟將其攪得天翻地覆,隨後開創的“PPT造車”模式,被有意染指汽車行業的互聯網大佬們奉若圭臬。

這些懷揣夢想、財務自由的中年男性,大多受益於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泡沫。他們有資本、有人脈,有政策敏感度,爲了打發半退隱狀態的百無聊賴,大佬們紛紛出山,各立山頭。

廟堂與江湖,從來都相看兩相厭。互聯網人看不慣傳統車企的僵化與桎梏,傳統車企的行尊們對這種兜裏有幾個錢就敢侵門踏戶的行徑,也極爲不屑。

三聲鐘響,三個互聯網人再次賺得盆滿鉢滿。廟堂諸侯只得捨身掛帥,各大車企競相上馬新能源項目;一衆高管決心自立爲王,在資本的裹挾下,期待複製奇蹟。

一場廟堂與江湖的平等對話,剛剛開始。

外來和尚會念經

早年間,傳統車企對新能源市場的忽視,其實不難理解。40年來,全球石油存量不減反增,國內燃油車市場正處黃金期,再加上日系車企對混動技術的近乎壟斷,此時耗巨資進軍新能源市場,對有業績壓力的傳統車企而言,的確不是一個最優決策。

他們忽視了《巴黎協定》在政策層面的深遠影響,卻給財力雄厚、蠢蠢欲動的江湖草莽留了一個窗口期,讓他們又敲了一次鍾。

被評爲2019年度最慘的李斌,轉眼享盡了資本利好,身價一路狂飆;動力系統飽受詬病的理想汽車,也切身體會到資本追捧的力量;稍晚一個月上市的小鵬汽車,走出了小鵬G3老車主維權的困局,在終端市場和資本市場混得風生水起。

李斌、李想與何小鵬的互聯網人特性以及對公司的掌控程度,使他們在對外溝通中更加隨性。李斌可以懟車評人、直言“多謝資本不救之恩”;李想可以在公開場合一分鐘連爆三個TMD;何小鵬一邊買着特斯拉股票,一邊隔空回應馬斯克,還能抽時間評價一下豐田章男。

雖然各有爭議,但不可否認,三個不容於廟堂的江湖草莽,不僅定調了中國新能源車的資本格局,也成爲最大受益者。

背靠大樹難乘涼

市場瞬息萬變,對趨勢極爲敏銳的資本,正將目光投向更具底蘊的傳統車企。橋水資本清倉特斯拉,高瓴資本減持了蔚來、理想、小鵬的全部股份,參與比亞迪的定向增發。

資本表明了態度,傳統車企能否承接得住?

作爲最早涉足新能源的國有車企,北汽集團所轄的北汽新能源在2013-2018年間,盡享政策利好。然而,在競爭加劇和補貼退坡的雙重影響下,北汽新能源的優勢在徐和誼退休前就已畫上句號。低端車型競爭乏力,高端車型成績寥寥,再加上姜德義辭職、劉宇接盤以及傳聞中的裁員,這個被徐和誼寄予厚望的車企,在資本和用戶眼中,愈發沒了新意。

同樣了無新意的,還有東風集團,自主品牌自顧不暇,新能源車型乏善可陳。尤崢、盧放兩個一汽背景的高管,成爲竺延風退休前最後一搏的依仗。花着幾十億的市場募資,打着自主的旗號,東風嵐圖有意淡化一家意大利汽車公司對項目的重大支持,選擇與名不見經傳的賽力斯合作,使其“高端”定位少了技術背書。

或許是眼熱東風嵐圖爲東風集團帶來的衍生價值,長安汽車和上汽集團,也相繼啓動高端新能源車項目。由於倉促上馬,長安汽車的CHN平臺和上汽集團的智己汽車,時至今日,仍未確認真正的話事人。

儘管佈局遠比長安汽車複雜,但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也未激起太大浪花。王曉秋升任後,楊曉東和俞經民的壓力更甚,隨着R汽車的獨立,他們需要在榮威和名爵的“左右互搏”之外,開拓一個新的戰場。

深居簡出的李書福,與李彥宏走到一起。在新能源車領域,吉利汽車此前的表現平平無奇,百度也錯失了多個發展良機,被委以重任的夏一平,面臨的將是一場強敵環伺,卻不能失敗的戰役。

眼下,除了備受資本青睞的比亞迪,以及效仿拼多多走低端路線的五菱,幾乎所有涉足新能源戰場的傳統車企,過得都不如意,高管們也都如履薄冰。

爲長城歐拉立下汗馬功勞的寧述勇,最終以一個極其場面的理由離職;曾志得意滿的廖兵,離開廣汽蔚來當天,在微博上寫下“三年多來感覺最放鬆的一天,心情格外的好”;“豎起中指”的古惠南遭到全網羣嘲,殊不知廣汽埃安已是國有新能源車企陣營中,最成功的一家。

出走體制外

囿於市井,而向山海。

對那些隨遇而安的高管而言,最好的前程就是在體制內累積履歷資本,即便能力有限,也能隨着車市增長而水漲船高。對那些志向高遠,卻困頓於傳統車企的高管來說,出走體制外,以自己爲主角講述一個新能源車的故事,纔不枉車圈大佬的名號。

丁磊在上汽通用、張江高科和樂視汽車之後,豎起大旗,帶着一幫老兄弟盯上了豪車市場;丁磊的昔日同門,張海亮在電咖項目失敗後重新打造的天際汽車,一直不溫不火。

有着奧迪、斯柯達、奔馳和沃爾沃四大車企背景的付強,其創辦的愛馳汽車也不如意,麻煩纏身的和諧富騰,早已不能給付強帶來任何助力。

零跑汽車是個“異類”,這個背靠安防巨頭大華股份的品牌,算不上大佬自我價值的實現。廣汽出身的吳保軍以聯合創始人和總裁身份入職,勉強給這個跨界車企增添幾分科班屬性。

離開廣汽蔚來後,廖兵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借力新鼎資本,創辦了自由汽車。沒人知道,在這條愈發擁擠的賽道上,廖兵的自由最後價值幾何。

在所有出身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創業者中,沈暉是最特殊的一個。丁磊、張海亮從不對外談及賈躍亭的是非;蔡建軍從愛馳汽車離職,付強表示了理解和祝福;零跑汽車的朱江明與離職的趙剛,算得上和平分手;即便離職“心情格外好”,廖兵也不曾公然與廣汽撕破臉。

相形之下,威馬的沈暉儼然是個互聯網人,言論輸出從不忌諱,抨擊“馬斯克並不瞭解汽車行業”,吐槽新勢力車企“內部交付玩兒貓膩”直指蔚來和小鵬,近期又調侃“恒大汽車就差汽車了”。這位加拿大籍的創業者,深諳中國市場規則,其治下的威馬汽車即將成爲科創板新能源車第一股。

搏殺在新能源戰場的,還有兩個不得不提的特殊人物——賈躍亭和許家印。吉利和珠海一同伸出援手,將賈躍亭再次拉回牌桌。而與賈躍亭有過合作、有過嫌隙的許家印,在零下35度的內蒙古牙克石,爲恒大汽車帶來14%的當日漲幅。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無論是銀行賬戶裏的餘額、資本市場上的身家,還是體制內的層級,利,纔是廟堂與江湖追逐的真正目標。

新能源車,一條通往或財富自由,或位高權重的跑道。終點花團錦簇,路上白骨皚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