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他终于来了。

小米造车的消息吵吵闹闹也好长一段时间了,吃瓜群众瞬间炸开了锅,斩钉截铁否定的有,热情期待Lei Car 1999的也有,但社会舆论不管如何泛滥,小米也没有一个明确回应。


3月30日白天,一则消息让所有的议论迅速消声。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金,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随即,雷总就在30日晚上的发布会上官宣了这个消息。


虽然雷总在发布会上没有透露出具体的造车信息,但很多人并不会质疑小米造车的实力。首先是小米有钱,2020 财年小米集团的现金余额为1080亿元,雷总说亏得起。

其次,小米之前的积累,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小米要打造的是一台智能电动汽车,小米现在已经在智能家居、手机方面成功打造了一个完整生态,而这些积累会帮助小米汽车脱颖而出,相对于产品来说,生态更吸引用户。

第三,就是雷总的决心,雷总在发布会上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积累和储备,为小米汽车而战。”

准确地说,小米肯定能把车造出来,但是造出来的车能否经受得住市场考验,这个谁也不能打包票。鉴于小米汽车现在连个PPT都没有,麻子哥只能从市场环境来聊聊这个话题。


小米造车,有‍没有把握?

其实,小米要造车的消息一直就没断过。

早在2014年的时候,小米就申请了9个和汽车相关的专利,这个动作引起了市场的无限联想,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小米造车野心的讨论。

2013年和2014年,雷军曾两次拜访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来之后,雷军的顺为资本就投资了蔚来汽车,接下来又投资了小鹏汽车。

同时小米内部也立项调研过汽车项目。

可以说,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动作从来就没有断过。

2017年7月,小米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1月,小米与一汽奔腾签订战略协议,在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

2019年9月,小米在小米9 Pro 5G手机的发布会上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手机自带的NFC功能,可“变身”小鹏P7的车钥匙。

对于小米这种级别的公司来说,造车从来都不是头脑发热,一定是“蓄谋已久”。雷总在发布会上说,在造车项目决议通过之前的75天,小米集团共进行了 85 场业内拜访沟通,与 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深度交流,经历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及2次正式的董事会。

为了造车,小米已经积累了不少东西,做了很多工作。


虽然后进场,但踩在了前人肩膀上


刚才我们说过了,从公司内部来说,有钱、有生态、有决心,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是有想象空间的,造车没有问题。从外部环境来说,小米造车打的也不是无把握之战。

雷总说,小米造车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首席代表蔚来,目前有三款产品,4年以来一共亏损400亿,相对比而言,小米的首期100亿人民币有些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和4年之前不一样了,供应链、人才以及市场环境大发生了旧貌换新颜的变化。

特斯拉早期的时候,没有锂电池供应商,只能向松下寻求帮助生产电池;蔚来也是如此,当初宁德时代也刚起步,给蔚来提供的是70kWh电池(采购成本肯定低不了),所以当年ES8续航里程只有355公里,被世人嘲笑这也就比老年代步车强点不多的水平;蔚来最早是买不到高功率勇气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XPT),没办法只能自己造。

如今几年过去了,各方面的供应链都已经规模化了,生产成本也都降下来了,小米花100个亿人民币的效果肯定比蔚来400个亿要好得多。

毕竟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已经把技术和市场以及消费者偏见各种大坑都趟过一遍了,小米汽车已经算是轻装上阵了。


又一次的风口实践‍


2015年,特斯拉的续航很长、三电技术独领风骚,而彼时的造车新势力三杰呢?蔚来和小鹏刚刚诞,理想汽车还叫车和家呢,产品还都处于PPT阶段。

现在大家在三电、续航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相差不多了。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电动车在产品驾驶层面的水平已经相差不多了,700公里续航和800公里续航的差别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问题了,当初350公里续航和500公里的差距可真是让人闹心。也就是说电动车的下一个竞争方面就来到了智能化这个赛道,智能化大家都懂,像什么自动驾驶,像什么AI技术、像什么人机交互、还有智能驾舱,还有智能生态(不由想起了生态化反的贾老板),各家车企实践的方向不同,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也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出发,通过已经在手机、智能家居等自家产品建立起来的完整生态体验,打造一台和特斯拉、蔚来等竞争对手不同的智能体验。实话实说,这个打法真的很高明。

这也再次验证了雷总的那个风口理论,选择好时机,等待合适的风口,然后迅速出击。估计雷总是王阳明的忠实拥趸,知行合一的完美实践者。


小米造车会把性价比进行到底吗


从智能化方面来说,小米汽车的想象空间很大,对于汽车市场来说,也需要小米这样的公司参与进来,汽车市场向来是多元化,从来就没有一款产品可以一统江湖,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市场和消费者都喜欢这样。

但问题了,汽车这个东西,尤其是电动车想让它上路跑起来,说难并不难,相比起燃油车的各种发动机调校、变速箱调校,工作难度真的降低了不少。

但也并不简单,这些年中国的电动车企犹如过江之鲫,但真正造出车且活下来的也就是蔚来、理想、小鹏等少数几个,除了资金,技术和供应链,设计、品质等等因素都是会影响最后的产品力。

对于小米来说,把车造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能不能热销,或者说能不能像小米其他的产品一样受追捧,这关系到营销网络,市场运营策略等一系列话题。现在说,为时尚早。

当年小米手机用1999元的价格把中低端的产品干翻了一遍,改写了手机市场的新格局,小米汽车会不会也用这样的打法突击汽车市场呢?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麻子哥认为,小米汽车不会这样做。理由有三个:

一是,现在的汽车市场,大部分的车企其实的利润并不高,甚至还没有小米硬件5%的利润高,整个汽车市场溢价最高的就是BBA等几个豪华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汽车还怎么谈性价比。像五菱宏光MINI EV最贵不到4万元,这让小米怎么把性价比进行到底?

二、手机市场和汽车市场不同,一两千买个手机,好用就算捞着了,不好用也没有太大影响,瞎了也就瞎了,是错成本可以接受;但汽车不一样,五菱宏光MINI EV最贵不到4万元,花几万和花几千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这要是买个完蛋货回来,那相当糟心了,疫情对居民消费的热情打击可不小,花好几万谁都得谨慎。

三、入场时机问题。小米进军手机市场的时候,手机市场尚处于粗犷竞争阶段,特别是中低端市场,各种山寨品牌乱象丛生,小米进入属于降维打击,效果很好;而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无论是进入哪个细分市场,小米都很难打得起价格战。

问题来了,如果价格没有优势,小米汽车如何在已经拼刺刀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凭着米粉的满腔热血,还是被雷总的“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积累和储备”的决心感动呢?

嗯,等产品先出来再看吧。


小米毕竟是上市公司,如果业务太难看,和股东是没法交代的。虽然说2020 财年小米集团的现金余额为1080亿元,雷总自己也放言说亏得起。

相信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为什么开这样的玩笑呢?根据麻子哥我的人生经验来说,但凡有人说钱没有问题的,最后都是钱出了问题。先声明一下,我这句也是玩笑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