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给我们的惊喜不在于销量数字有多高,而在于合资和自主版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王鹏宇


图|来源网络




2021年,中国车市明显进入了下一个调整周期。一方面,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创造了很多物美质优的爆款车型;另一方面,电动化浪潮催生出了大面积的轻、重度混动技术,用以代替发展空间不大的老旧燃油车型。


 


基于这些明显的变化,虽然疫情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今年上半年的重磅新车依然像天降甘霖一样“坠入民间”。在经历整个4月份之后,赶在农历新年之后(3月份)上市的第一批新车已经拿到了首个“销售月”的成绩单。


 


从几款关注度较高的车型销量来看,4月份给我们的惊喜不在于销量数字有多高,而在于合资和自主版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哈弗H6国潮版:实力“待绽放”




4月份的销量榜中,最具热度的话题就是哈弗H6痛失冠军宝座,以三千多辆的差距被本田CR-V超越。这也是“神车”在近100个月以来,第一次被合资品牌车型超越。







从根本上找原因,这取决于CR-V本身的爆发,以及第三代哈弗H6的价格优势不再。


 


采用柠檬平台制造的全新一代哈弗H6虽然在产品竞争力上提升明显,但主销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基本都在12万元以上,相较上一代车型产生了1万元左右的涨幅。对于10万元级SUV的消费者来说,这足以打消一部分人的购车欲望。







好在,3月份的哈弗H6国潮版上市,对整个H6车系起到了“提升性价比”的关键作用,9.89万-12.89万元的指导价格,使它能够直接对抗竞争对手,重拾性价比优势。因此我们看到,哈弗H6虽然丢失了销量冠军,但相比长安CS75、吉利博越的领先程度反而更大了。







目前,壹哥还无法查到哈弗H6国潮版车型的销量数字,而从长城官方在3月份发布的“国潮版车型7天订单破万”的消息中可以猜测,哈弗H6国潮版车型的真正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长安UNI-K:初露锋芒




上市的首个完整销售月,长安UNI-K获得了6608辆的销量成绩,仅次于同门车型UNI-I的7749辆。对于一款售价可以媲美合资车型的自主SUV而言,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优秀了。







长安UNI-K的冲高之路并不平坦,尤其是在上市前夕遭遇了一些舆论风波,这在当初被认为一定会影响其后期的市场表现。但终究,消费者还是用真金白银证明了终端市场对于这款车的喜爱,诠释了“瑕不掩瑜”的道理。


 


UNI-K所处的价格区间中,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是合资车型,但面对这个集中在这个价格区间的合资竞品,UNI-K表现得毫不“腿软”。







除了颜值、空间和做工用料上全面占有之外,不到20万元的中高配车型就拥有高端索尼音响、座椅记忆、加热\通风等豪华车配置,同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两个重点数字化领域的配置水准远高于合资车,产品特长有目共睹。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安在发动机层面的持续投入,UNI-K的硬件实力也不再逊色于合资车型。其搭载的蓝鲸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爆发233马力,390牛·米的最大动力,参数上已经超越了丰田的8AR-FTS。


 


这相当于,它撕开了合资车型的最后一层防线,彻底和这些对手站到了同一方舞台上。凭借这般底气,逃离“芯片荒”之后的UNI-K,或许还能带来更多惊喜。






比亚迪宋PLUS DM-i:订单飞起




4月份,比亚迪汽车销量实现了全系上涨。其中,新能源板块销量为25034辆,同比大涨104.2%,再次超越燃油车版块成为主力军。究其背后,DM-i超级混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从厂家流出的信息来看,截止4月底,比亚迪的DM-i车型已经收获了8万辆订单,这其中的大多数订单属于秦PLUS DM-i,约2万辆的订单属于3月份上市的宋PLUS DM-i。虽然尚且不知道有多少辆车交付到了消费者手中,但总之,这至少能证明宋PLUS DM-i的关注度并不低。







拥有最高110km纯电续航的宋PLUS DM-i,十分契合部分限购城市的“赠牌策略”,然而在和燃油车的直接抗衡中,它的实力也毫不逊色。在壹哥实测的过程中,这台侧重于燃油经济性的宋PLUS DM-i不仅拥有百公里5.5L以内的馈电油耗,而且破百成绩在8秒左右,完全能够胜任大多数情况下的代步工作。


 





同时,高配的宋PLUS DM-i配备了PHEV车型中少有的快充系统,使用便利性层面远超同级竞争对手。因此,不论用户的需求是“自家用”,还是买来跑运营,宋PLUS DM-i都是一个相当合适的选择。


 


由此猜想,如果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产能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宋PLUS DM-i的销量一定还会大幅增长。






江铃福特领裕:叫好没叫座




由江铃福特投产的第二款挂标福特Logo的乘用车产品——福特领裕,在上市之初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毕竟,16.98万元的起售价、大六座家用定位和合资品牌组合在一起的情形并不多见。而背后还有福特独立销售渠道的搭建和Family Space家空间用户体验的落地,这些因素累积在一起,怎么都让人感觉到物超所值。


 


然而,经历了4月份之后,福特领裕只在终端市场交出了1200辆的销量成绩,不足汉兰达的六分之一,也没有超过同门兄弟锐界PLUS,成为了典型“叫好不叫座”的代表。







从产品端来看,满载诚意的福特领裕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问题。福特的2.0T发动机,上汽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再加上宽绰的6座大空间,以及腾讯TAI 3.0汽车智能系统,AR实景导航、二排头等舱式独立座椅、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配置的搭载,早就超过了人们对合资车的认知范畴,堪称合资车领域内为数不多的“良心之作”。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江铃福特还没有从“商强乘弱”的形象中转变过来,不仅老百姓对这家企业的认知度不高,而且售车渠道还是倾向于商用车风格,从而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心理隔阂。不过,当前福特中国已经正式加码江铃福特,着力于提升其乘用车领域的影响力和规模。经历这个过渡期后,想必相关车型在销量上会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DS9:“富”在闹市无人问




即便DS以最高规格迎接了旗舰车型DS9的上市,但中国消费者依旧没有给予这款车应有的礼遇。上市一个月,壹哥唯一能找到的销量数据是它预售阶段收获了66辆的订单,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信息表露出来。







在外界看来,DS9的问题与福特领裕正好相反,最关键的症结在于车型本身。1.6T的车型,起售价却超过了24万元,这无疑会让刚刚度过“唯排量论”阶段的中国市场无所适从。







另外,在车型规划上,最低配的蒙马特版和次低配蒙马特进取版,几乎没有任何辅助驾驶和数字化功能。想要一款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产物,则至少要选择29.99万元的里沃利版。不论是拗口的车型名称还是蹩脚的配置,都不足以让中国消费者认知到它的价值。







或许,这款以旗舰之名进驻中国市场的DS9,还会在中国市场重演一次“怀才不遇”的剧情吧。


 


写在最后




从几款重点上市新车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国城市正在呈现出明显的“自主强劲,合资式微”的趋势。同时参照4月份上市的新车来看,这种态势大概率还将持续下去。或许,中国汽车人期盼已久的一幕,会从今年开始呈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