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近日,長安汽車以整體銷量202280輛,同比增長26.8%的成績跑在了自主三強銷量第一的位置,股價也出現了連續漲停,但市值方面仍然在自主三強後排,不少汽車分析師表示長安汽車品牌向上之路壓力仍然不小。

整體中規中矩,市值增長緩慢

近日,長安汽車股價出現了連續漲停,深交所2021年5月12日交易公開信息顯示,長安汽車因屬於當日漲幅偏離值達7%的證券、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20%而登上龍虎榜。不過此次漲停並沒有達到長安汽車股價的巔峯值。

回顧2020年長安汽車股價的上漲行情,12月初,股價最高達到28.38元。隨後便一路下跌,到今年3月25日達到最低點13.76元,跌幅超50%。

5月13日早盤,長安汽車又以5%的漲幅領漲汽車板塊,截至9:45,該股股價達到22.54元/股,市值累計增長至1200億元。

不少分析師認爲長安汽車作爲中國汽車品牌率先邁入“2000萬俱樂部”陣營,是刺激長安此次股價高升的原因。

但整體來看,長安汽車的市值與自主三強中的其它兩家相比還有差距,長安汽車目前總市值爲1252億元,而吉利汽車總市值爲1726億元,長城汽車總市值則是2825億元。

汽車分析師沈萌告訴中車網,資本市場當中的投資者對於車企未來的發展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的時候,纔會形成股價的波動,市值纔會有上漲的動力。

目前長安汽車在市場當中給人的感覺過於中規中矩,雖然銷量、股價在上漲,但是產品和業務發展缺少想象力,在資本市場比較青睞的高端品牌和新能源領域都不突出。所以市值與另外兩家相比較差距還比較大。

不過長安汽車作爲兵裝集團旗下的國有企業,長安集團其實也並不需要過分迎合資本市場,沈萌補充說。只是長安汽車的品牌向上之路,壓力仍然不小。

自主三強銷冠,主力車型卻後勁遇冷

從銷量情況上來看,長安汽車以整體銷量202280輛,同比增長26.8%的成績跑在了自主第一的位置。但環比來看,長安汽車集團整體銷量較上月銷量下降不少,減少了24094輛。

不過中車網注意到長安汽車很多此前的爆款產品在4月銷量環比出現了下降。在長安汽車公佈的4月銷量中,寄託着長安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希望的UNI系列中,UNI-T銷售7749輛,UNI-K售出6608輛。長安汽車表示得益於UNI-K的上市,在2021年4月,UNI序列以14357輛的數據,創下單月銷量新高。

但回顧UNI-T預售階段,曾20天內訂單破萬,2020年7到11月間,UNI-T還交出了連續銷量過萬的好成績,到了2020年12月UNI-T銷量一度跌至5000餘輛,今年1月曾恢復月銷過萬,但不久後迅速回落,從月銷超過萬臺到現在銷量在7000餘輛間徘徊。

4月8日長安官宣UNI-K 3月預售量達到9108輛,而在4月,UNI-K銷量下滑到6608月銷量,UNI-K實際銷售反饋也不及預售階段。

另一方面,當家“明星”車型長安CS75的銷量僅爲23750輛。對比CS75在3月份31461輛及2月份32697輛的銷量,這個成績看起來不盡如人意。

數據顯示,由於年前購車及假期等因素影響,汽車市場在1-2月份的銷量增漲幅度普遍比較小。但長安CS75在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銷量卻持續走高,分別達到了42171輛和32697輛,2月份的成績甚至直接蓋過了哈弗H6。

然而到了4月份各個車型銷量開始大範圍增長的時候,長安CS75的銷量卻出現了下滑,汽車分析師邢孟傑對中車網表示或是長安在年前的壓庫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長安汽車對中車網表示面對銷量環比下滑,長安汽車將持續開展產品升級步伐。未來五年將陸續推出26款全新智能電動汽車,整合資源,全力打造高端品牌。

新能源發展慢,影響品牌向上

新能源的發展腳步也直接影響着企業品牌向上的節奏,對於長安汽車來說,雖然早在2002年就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並在2017年推出了赫赫有名的“香格里拉計劃”,可時至今日長安新能源的表現依然沒有給行業一個亮點。

邢孟傑對中車網直言他認爲長安新能源向上轉型很難,目前,長安汽車自己純電平臺下的產品推出節奏緩慢,油改電的帽子也遲遲摘不下去。

根據一些媒體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2020年,長安汽車整體銷量雖然達到了200多萬輛,但整個2020年1-11月,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其中佔比微乎其微,僅爲29288輛。

汽車分析師張翔對中車網表示,長安新能源的市佔率並不高,餅畫得很大,在覈心技術方面和智能網聯等方面進展都比較緩慢。張翔還指出雖然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很多車企整體銷量裏佔比不高,但它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據瞭解,長安汽車新能源車目前的產能利用率也並不高,長安汽車2020年年報顯示,長安汽車在新能源乘用車的產能爲70萬輛,但當期的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爲3.07萬輛和3.49萬輛。

淨利潤的高額虧損也表明了長安新能源發展的艱難,長安新能源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21.5億元,淨利潤卻虧損11.6億元。

雖然長安汽車向中車網表示將攜手科技公司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但中車網從相關技術人員口中瞭解到,傳統車企在動力結構、外形設計等多方面都有底蘊優勢,但想提高新能源車的產能利用率,除了平臺之外還有很多其它因素干擾,長安品牌向上要面臨的問題仍有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