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豐田的混動和其他混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坊間流傳的這句話,雖然這句話有些誇大,但卻足以說明豐田在混動汽車領域的卓越成就。早在1993年,豐田便開始着手研發節能、環保、並能引領未來趨勢的新車型,以減緩空氣污染和解決未來全球可能會出現的資源匱乏的問題。到了1997年,世界首款混合動力量產車——第一代豐田普銳斯(PRIUS)上市之後,迅速收穫了大量訂單,其中更不乏明星車主的身影,衆多好萊塢明星如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茱莉亞·羅伯茨等都對豐田雙擎產品青睞有加。截止到2020年,豐田雙擎在全球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00萬輛,並且維持了數十年零電池事故的記錄。我們在路上看到的混動車型,十有七八都出自豐田之手,這樣優異的成績也足以讓豐田在混動領域傲視全球。

在20多年後的今天,豐田在混動技術上的優勢依舊非常明顯,並且在豐田混動技術日趨成熟和採用了全新TNGA架構之後,這樣的優勢還在不斷的擴大。同時,最讓消費者敏感的價格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目前在售的幾款混動車型價格與同級別燃油車已經相差不大,消費者都能以非常實惠的價格買到更加節能環保的雙擎產品了。近日,一汽豐田在東莞城市越野公園舉辦了亞洲龍雙擎和全新RAV4榮放雙擎的試駕會,趁這個機會,我們也來到現場進行了試駕體驗,而這兩款車型都是在豐田TNGA架構下打造的全新混動車,好不好,體驗了才知道!

有“乾貨”的技術講解

通常來說,試駕之前的技術講解是每次參加試駕會的必要環節,但真正能觸及“靈魂”的講解並不多。這一次,一汽豐田邀請國內的知名專業越野講師馮老師爲現場觀衆詳細講解了豐田雙擎的相關知識和試駕車輛的構造,並且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給觀衆進行答疑解惑,以便讓大家在接下來的體驗中能夠更細緻的去了解車輛的功能和特性,這樣“直白“的技術講解環節也讓我們瞭解到很多豐田在車輛上那些“看不見的技術和車輛構造”,讓人獲益匪淺。

一汽豐田在現場展示了一輛經過拆解的全新RAV4雙擎,現場觀衆邊能夠非常直觀的看到車輛各個部位的結構和用料。其中,全新RAV4榮放雙擎在發動機艙蓋、翼子板、前防撞鋼樑及後車門均採用了鋁合金覆蓋件製成,可減輕車身重量,同時令車輛重心得以降低;在保證和燃油版車型相同的內部空間外,榮放雙擎的後備箱還保留了備胎;底盤則採用了低風噪、低路噪的全覆蓋設計,並且使用更好的減震材料和隔音材料,能更有效地隔絕噪音,讓它的NVH表現遠超同級車型。

實力在線的亞洲龍雙擎

到了試駕環節,我們首先體驗的車輛是亞洲龍雙擎,不過由於場地有限,現場只能進行道路試駕,體驗項目包括直線加速、8字繞樁和緊急剎車等幾個項目。雖然項目不多,但也能夠通過幾項極限測試對亞洲龍雙擎的性能及操控達到一定程度的瞭解。

作爲一汽豐田的旗艦轎車,亞洲龍雙擎搭載了全新升級的豐田混動系統(THS II),結合熱效率高達41%的TNGA Dynamic Force 2.5L發動機,綜合功率達到218馬力,峯值扭矩達221N·m。當駕駛車輛在場地進行直線加速,雙電機E-CVT具有高敏感度智能換擋控制,油門響應非常迅速,大概只需要1秒鐘就能夠達到最大加速度,讓人感覺暢快淋漓。

相比直線加速,8字繞樁就要複雜得多。駕車高速圍繞兩組錐桶轉向過彎,對車輛的底盤剛性、轉向精準性和車輛的穩定性都存在很大考驗。當我們駕駛亞洲龍雙擎以40km/小時的速度入彎,藉助抓地力出色的大尺寸輪胎,可以感受到車輛的轉向非常精準。較低的車身高度及合理佈局的車身重量,讓亞洲龍雙擎的駕駛重心進一步降低,而抗側傾能力進一步加強,即使面對快速轉彎,車輛依然保持了很好的穩定性。

最後一項是考驗亞洲龍雙擎的緊急剎車性能,儘管沒有專業的測試儀器,但從試駕的感官上來說,整個制動剎車過程穩定而持續,力度很足,腳感也不錯,能給人以充足的信心。

翻山越嶺的榮放雙擎

全新的RAV4榮放基於TNGA-K平臺打造,在外觀上與上一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棱角分明的設計讓新車在視覺上更顯硬朗,給人一種越野硬漢的感覺。不過你千萬別以爲它只是個樣子貨。事實上,經過豐田的TNGA架構重新打造,全新RAV4榮放的車身剛性提升了57%,再加上59:41的前後重量配比,還有包括車體寬度增加、車身高度降低和離地間隙提升等,多種參數的改變都大幅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性以及行駛穩定性。

在這一次的越野場地試駕中,一汽豐田爲榮放雙擎設置了階梯路、起伏路、碎石路、右側坡和駝峯橋等多個模擬場景。除了階梯路以外,其他都是我們在戶外越野時最爲常見的越野場景,每個體驗項目都能給駕乘者帶來不同的感受。

第一個項目是階梯路,要求駕駛者開着榮放雙擎上下階梯,這個項目考驗的主要是車輛的動力、四驅性能等多項指標。全新豐田RAV4榮放一共有三套不同的四驅系統,其中榮放雙擎搭載了豐田的E-Four電子四驅系統,這套系統被譽爲混動黑科技四驅,它是由發動機+雙電動機構成的組合,通過精密電子系統能夠大大提高後輪的輸出扭矩,並且將扭矩分配比控制在前後20:80的比例,實現更精準的操控。在動力方面,榮放雙擎在增加了雙電機之後,系統可實現最大扭矩輸出221N·m,相比現款2.5L燃油版的207N·m更有優勢。當我們穩住油門緩緩騎上階梯後,電控四驅系統便開始發揮作用,根據車輛的負載情況自動分配前後輪的扭矩,加上強勁的動力輸出,輕鬆便完成了攀爬項目。

接下來便是碎石路和右側坡,雖然後來的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雨,但榮放雙擎的E-Four系統搭載了強力的限滑功能,可以限制打滑一側的動力,向附着力更好的一側輸出,因此車輛在溼滑路面也能平穩行駛,加上TNGA架構對於底盤和車身剛性的大幅優化,讓我們在這兩個項目上也是輕鬆過關。

最後的壓軸大戲便是通過接近40度傾斜角的駝峯橋,這麼大角度的斜坡,沒有一定的實力是不敢輕易挑戰的。榮放雙擎擁有滿載情況下120mm的離地間隙,加上18.1°的接近角和20.3°的離去角,應對這樣的大角度斜坡自然也是不在話下。

當駕駛車輛上下如此角度的陡坡,難免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不過一切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在E-Four電控四驅、HAC上坡輔助、DAC陡坡緩降等系統的幫助下,榮放雙擎穩穩當當的把我們拉上去,再安安全全的帶下來,表現非常出色。

寫在最後:

很多人對於油電混合車型都存在一些誤區,以爲混合動力汽車就只是省油而已。通過這一次亞洲龍雙擎、榮放雙擎的試駕,讓我們對豐田的混動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它給我們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油耗上的改變,還有動力、操控、舒適性及越野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讓人們在購車時有了更優質的產品可以選擇。

豐田雙擎,未來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