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罗•斯加鲁菲是《硅谷百年史》的联名作者。他曾说,“在硅谷,我们不擅长建大公司,但是我们擅长建每个人都关注的公司。”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新鲜事不断扑面而来,一款新产品的上市若要受到关注,比以往更难。但是年轻的创业者们,正如皮埃罗所说,越来越擅于建立备受关注的企业。5月25日,2021款理想ONE的上市,再次引发外界对理想汽车的关注。这折射出一家初创汽车公司在变革中创业,在创业中变革,所引发的过程演变和产业发展。

产业链升级让初创企业受益

2021款理想ONE的上市发布会和媒体采访都在位于北京顺义区文良街的理想汽车北京研发总部举行。这片区域也是北京的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在理想园区的外面马路,时常有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经过。

这次新产品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强了理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水平。新产品标配全栈自研的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在原有L2级别辅助驾驶基础上,升级了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能力。车上搭载了两颗国内供应商地平线生产的最新款“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理想也因此成为首家基于国产AI芯片实现NOA全栈自研的汽车企业。

对于理想为何将芯片供应商从Mobileye更换成地平线,李想直言,理想在感知能力上一直有积累,但是在Mobileye时代没有发挥出来,“受制于他们的‘黑盒子’方式,我们看到了也不可以进行修改。但是地平线可以帮助我们发挥出来,进行路上标识、障碍物、车辆的识别”。另外一点,就是地平线在客户经营管理水平上超过理想的预期,“他们的团队直接参与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在常熟工厂、试验场,还是管控道路上。”

在26日晚举行的理想汽车2021第一季度财报会上,在回答投资人提问时,首席技术官王凯表示,理想选择芯片供应商有5个标准,分别是,产品性能、合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支持力度、量产时间和价格。这次理想基于征程3打造的NOA功能,支持120度水平视场角,并采用800万超高像素前视摄像头。而地平线开放的软件生态支持服务也可以帮助理想快速开发算法。王凯说,“2020款理想ONE用的是Mobileye,灵活性不够,地平线和英伟达的开放性更好,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算法。”

据理想介绍,目前理想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规模是300人,年底会扩大到600人的规模。他坦言在自动驾驶上相对特斯拉、小鹏,理想需要追赶,同时也要自研。今年,理想会投入30亿元的研发费用,面向车型和技术的开发。

对技术趋势理解决定企业决策

今年2月,李想发出内部信件,其中谈到2030年愿景。在提到技术发展预测时,他讲到,自动驾驶在未来十年会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上千TOPS(算力单位)的芯片,上亿像素的摄像头以及高分别率固态激光雷达,都会成为自动驾驶标配,智能电动车头部企业都可以实现L4级自动驾驶。5月26日,他提到,自己认为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车最底层、最重要的系统,“我不太接受一款车在这方面有高低配的概念,一个车是带自动驾驶的,一辆车没有自动驾驶”。所以,目前对理想来说,他们选择将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方面的功能设为标配。

自2019年12月交付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超过5.5万辆,成为少有的单车打天下的车企。在纯电动车作为主方向时,理想采用了增程电动系统。对理想来说,它主打的是实用性强、多功能的产品。这一点适用很多中国家庭的需要,因此在销量上也得到反应。在内部信中,李想说,未来在电动技术层面,10分钟实现300—500公里超快充技术将会被全面普及。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也对投资者表示,快充方案才是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他们未来十年还是会走增程和纯电快充并行的两条道路,开发“Whale”和“Shark”两个快充平台。

目前,2021款理想ONE仍然主攻家庭市场,这次还提供了“全车自由对话功能”的智能语音座舱。“车舱是面向家人使用的,后面会坐老人、孩子,因此一个好的语音系统对一台智能汽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李想曾在内部信中透露,理想还是会将汽车设为专属空间来看待,是比住宅更超值的独享空间。可见车辆功能的设计与这样的预测一脉相承。

学习并参与改变

李想说,对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学习、对下一代产品的聚焦占据了他100%的时间。“我们发现最大的挑战是,一个智能电动车企业,基本上会横跨多种组织形式。我们既会像制造企业一样,用成熟的工艺化体系组织模式,也会覆盖互联网组织模式。在以后有多种车型的情况下,多车型以及大型的软件开发这种系统性的复杂组织能力,我们也需要获取。”

因此,他认为,一方面应该在组织管理方式上向不同领域的最好的行业最佳实践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借助数字化将可能出现的在不同象限中的组织模式放在同一空间,协同作战。“不能像以前那样,传统的看不上新来的,新来的看不上传统的,我们要让大家在一个世界里保持更高效的工作。”

李想说,从2015年—2020年是理想从0到1的阶段, 从2021年—2025年是理想从1到10的阶段。到2025年,理想要成为中国头部智能电动车企业,获取20%以上的市场份额。理想满满、挑战满满、机遇仍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