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一张“历史性的合影”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变革的见证。画面中,时任一汽厂长的耿昭杰与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哈恩双手紧紧相握,代表着德国大众汽车和中国汽车工业的牵手联合,也开创了我国合资生产整车的先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5月21日,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在长春举行。从吉林省部级领导,到大众汽车集团高层,众多“重磅人物”亲临现场。作为我国首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一汽-大众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三十年过去,这块昔日中国合资企业的“试验田”,能否穰穰满家?

自成立以来,一汽-大众便一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也为陆续建成的合资车企提供了范本。作为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在中国汽车工业亟待发展的局面下,德国的专家团队带着厚重的图纸和先进的技术,让中国汽车工业开启了新的篇章。不过,只有全新的技术是不够的,在此后的发展中,完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的建设,也成为了一汽-大众的高速发展的基石。如今,一汽-大众的发展脉络,可以说都代表着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一汽-大众2000年产销突破10万辆,2011年突破100万辆,2017年突破200万辆。去年,一汽-大众零售销量为211万辆,同比增长1.9%,是国内唯一一个产销超过200万辆的车企。在庆典上,一汽-大众提出了新的目标——2025年前实现300万辆的年产销量。

今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时代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一汽-大众将继续以行业引领者姿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质量为前提,创新求变,推动绿色高效益转型增长,力求将电动化、数字化打造成我们在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在庆典上说道。

随着“新四化”的推进,一汽-大众也在主动拥抱这一浪潮,加速电动化、数字化的转型。目前,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ID.4 CROZZ已正式发售,并下线了基于MLB evo平台而来的奥迪e-tron CKD。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表示,“未来,一汽-大众将始终坚持客户第一;始终坚持品质至上;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始终坚持合作共享,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股东员工和社会,不断谱写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家有极具历史意义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肩负着大众在中国,甚至全球转型的重任。然而,市场的格局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造车新势力的持续发力、科技公司跨界造车,让新能源的赛道愈发拥挤;另一方面,随着开放股比的临近,昔日的合资企业也面临着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变化;再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已经发生变化,这也为传统合资车企能否理念焕新、快速调整提出挑战。面对如今汽车行业的变革之潮,一汽-大众又该如何突围而出,继续引领中国合资企业的发展进程?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极速变化,全球汽车产业也迎来再次洗牌的机遇期。无数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为汽车行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与动力。但是,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一汽-大众能否经受大浪淘沙,仍需待看今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