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一張“歷史性的合影”成爲了中國汽車工業變革的見證。畫面中,時任一汽廠長的耿昭傑與大衆汽車集團董事長哈恩雙手緊緊相握,代表着德國大衆汽車和中國汽車工業的牽手聯合,也開創了我國合資生產整車的先河。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5月21日,一汽-大衆成立30週年慶典在長春舉行。從吉林省部級領導,到大衆汽車集團高層,衆多“重磅人物”親臨現場。作爲我國首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企業,一汽-大衆的地位可見一斑。然而,三十年過去,這塊昔日中國合資企業的“試驗田”,能否穰穰滿家?

自成立以來,一汽-大衆便一路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也爲陸續建成的合資車企提供了範本。作爲我國第一個汽車工業基地,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建成,結束了我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在中國汽車工業亟待發展的局面下,德國的專家團隊帶着厚重的圖紙和先進的技術,讓中國汽車工業開啓了新的篇章。不過,只有全新的技術是不夠的,在此後的發展中,完善供應鏈和銷售網絡的建設,也成爲了一汽-大衆的高速發展的基石。如今,一汽-大衆的發展脈絡,可以說都代表着大衆汽車集團在華的發展。

據數據顯示,一汽-大衆2000年產銷突破10萬輛,2011年突破100萬輛,2017年突破200萬輛。去年,一汽-大衆零售銷量爲211萬輛,同比增長1.9%,是國內唯一一個產銷超過200萬輛的車企。在慶典上,一汽-大衆提出了新的目標——2025年前實現300萬輛的年產銷量。

今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機遇與挑戰並存。“面對新時代發展態勢和競爭格局,一汽-大衆將繼續以行業引領者姿態,堅持以用戶爲中心,以質量爲前提,創新求變,推動綠色高效益轉型增長,力求將電動化、數字化打造成我們在未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一汽-大衆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潘佔福在慶典上說道。

隨着“新四化”的推進,一汽-大衆也在主動擁抱這一浪潮,加速電動化、數字化的轉型。目前,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ID.4 CROZZ已正式發售,並下線了基於MLB evo平臺而來的奧迪e-tron CKD。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表示,“未來,一汽-大衆將始終堅持客戶第一;始終堅持品質至上;始終堅持創新引領;始終堅持合作共享,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股東員工和社會,不斷譜寫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作爲一家有極具歷史意義的合資企業,一汽-大衆肩負着大衆在中國,甚至全球轉型的重任。然而,市場的格局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方面,造車新勢力的持續發力、科技公司跨界造車,讓新能源的賽道愈發擁擠;另一方面,隨着開放股比的臨近,昔日的合資企業也面臨着中國汽車產業轉型的變化;再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與喜好已經發生變化,這也爲傳統合資車企能否理念煥新、快速調整提出挑戰。面對如今汽車行業的變革之潮,一汽-大衆又該如何突圍而出,繼續引領中國合資企業的發展進程?

近幾年,中國汽車產業格局極速變化,全球汽車產業也迎來再次洗牌的機遇期。無數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爲汽車行業注入新鮮的活力與動力。但是,千帆競發,勇進者勝。一汽-大衆能否經受大浪淘沙,仍需待看今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