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至3月31日當週(下同),A股IPO新增受理項目情況方面,滬市主板、深市主板各新增受理1家企業,科創板4家、北交所2家,創業板無新增受理。

上述新增受理企業具體爲,擬登陸滬市主板的是金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盛海洋“);擬登陸深市主板的是廣東新亞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亞電纜”)。

擬登陸科創板的4家公司是,賽諾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賽諾威盛”),澎立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澎立生物”),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芯生命”),深圳中興新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新材”)。

擬登陸北交所的是深圳市思迅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迅軟件”)、廣東歐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歐曼科技”)。

滬市主板方面,金盛海洋IPO保薦券商爲東興證券。據招股書,該公司擬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3334萬股,擬投入募集資金約9.3億元用於智慧鹽田技術改造升級項目等。

此次衝刺A股IPO前,金盛海洋在多年前一度成爲上市公司魯北化工的收購標的,但最終因爲盈利未及預期,重組告吹。

資料顯示,金盛海洋成立於2004年,主營業務爲生產鹽類產品、溴素及苦鹵化工產品。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一對“90後”兄弟。招股書顯示,公司控股股東爲匯泰實業。實際控制人爲張大騰、張小飛,前者通過匯泰實業間接持有公司51%股權,後者間接持有公司37.84%股權。

資料顯示,張大騰、張小飛均出生於1990年8月27日,爲兄弟關係。

魯北化工曾籌劃收購金盛海洋,但最終因爲重組標的盈利未達預期,魯北化工終止了該宗資產重組。早在2013年年底,魯北化工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匯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等持有的山東金盛海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

但在2015年2月,魯北化工發佈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稱,根據公司與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對方簽訂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交易對方承諾標的公司金盛海洋2014 年至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244.13萬元、7652.01萬元和 8073.34萬元。 但由於 2014 年金盛海洋的外部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原鹽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進而導致其2014年實現的扣非經濟潤約爲 3300 萬元,與此前承諾的業績有較大差距。

“雖然標的公司有業績補償承諾,但考慮到影響原鹽價格的因素短期內無法消除,從而致使標的公司2015-2016 年的業績承諾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將會對公司造成不利的影響。”魯北化工當時表示。

深市主板方面,深交所網站顯示,新亞電纜上市申請3月29日獲受理,保薦券商爲廣發證券

據招股書,該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6200萬股,擬募集資金約4.39億元用於電線電纜智能製造項目等。

新亞光纜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電線電纜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爲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及架空導線等。

新亞光纜具有“家族企業”特徵。招股書顯示,新亞電纜實際控制人爲陳家錦、陳志輝、陳強和陳偉傑,4人合計持股比例93.71%。

陳強與陳偉傑爲胞兄弟關係,二人與陳家錦、陳志輝爲堂兄弟關係,四人爲一致行動人。上述四人與姑姑陳少英、陳新妹、陳金英三人,七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達到97.28%。

科創板方面,上交所網站顯示,上述時段內,賽諾威盛、澎立生物、北芯生命、中興新材上市申請獲受理,保薦券商分別爲國金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

其中,賽諾威盛近年持續虧損被市場關注。

據招股書,該公司擬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3114.66萬股,擬募集資金約6億元用於高端CT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等。

賽諾威盛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於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系統設備及軟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九月,公司營收分別爲1.32億元、2.03億元、2.69億元和2.0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627.29萬元、-5190.04萬元、-9583.78萬元和-3941.79萬元。

公司稱,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既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又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技術門檻高、研發週期長以及資金投入大等特點。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研發支出較大、業務拓展前期投入大、股權激勵費用較高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