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立下年底要成爲中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的目標,這值得鼓勵,但王傳福在業績會上對那些“月銷量幾百臺”的豪華品牌進行嘲諷,顯得有些沉不住氣。畢竟,已經悟出了汽車“第六域”的吉利領克還在悶頭奮進。

星紀魅族與領克汽車夢幻聯動,打造汽車“第六域”

事件概述:星紀魅族集團聯合領克汽車,在上海舉行“魅族∞領克無界生態發佈會”,發佈新一代旗艦手機魅族20系列,無界生態系統Flyme 10,以及第一代Flyme Auto車載人機交互軟件,並將首先搭載在領克08車型上。

點評:3月30日晚19點到3月31日凌晨1點間,我的朋友圈被兩種聲音刷屏。一種是“魅族牛逼!”,這來自科技媒體。還有一種是“經歷了職業生涯第一次跨天採訪”,這來自汽車媒體。但他們都共同指向了上述這場領克與魅族的聯合發佈會。

科技消費品雖然近年來已經和汽車的重合度越來越高,但將手機升格成汽車動力域、底盤域、座艙域、自動駕駛域、車身域之外的“第六域”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定義,這或許是科技與汽車真正開始融合的奇點。

當天的發佈會主要發佈了魅族20系列手機,Flyme 10和Flyme Auto兩個操作系統,並且即將面世的領克08將搭載Flyme Auto系統。魅族20手機的技術參數如何,我並不關心。更值得在意的是,所謂的手機域,到底能給車內交互體驗帶來哪些革新?

據瞭解,Flyme Auto共分爲兩種使用方式,一種是在有魅族手機的加持下使用,一種是純車機的Flyme Auto。在魅族手機的加持下,Flyme Auto將手機生態同步在車機上使用。具體表現爲無感連接、無界桌面、小窗展示、跨端可見即可說、應用接力、硬件共享、UWB查找手機以及手機輔助OTA功能等。當手機上車後,即與車機相連,一旦手機離開汽車,所有信息都將被清除,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保護車主隱私。

對於沒有魅族手機加持下的Flyme Auto的使用,它也能夠帶來如然引擎、休憩空間、露營空間、多形態桌面、一鏡到底、手勢交互、Smart Bar、如然空調、小程序使用等功能。

可以說,星紀魅族開發的Flyme Auto已經將手機變成了汽車的“零部件”,爲未來車機-手機的交互轉換體驗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而另一方面,領克自己的智能座艙團隊也正在開發LYNK OS N車機系統,它與Flyme Auto是否會衝突呢?答案是並不會。首先,Flyme Auto是星紀魅族公司開發的,該系統並不僅僅針對領克品牌,以後也有可能會用在別的品牌上。而LYNK OS N是領克親手打造的系統。星紀魅族的Flyme Auto是手機團隊開發的產品,他們在軟件領域更有經驗,不過Flyme Auto與車相關的場景認知有30-40%來自領克團隊輸出。所以兩者是分工且互補的關係。

發佈會上,星紀魅族董事長沈子瑜說“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廠商將逐漸掉隊”,光聽這句話,或許許多車企大佬會覺得他飄了。但是別急,沈子瑜原來還準備了另一句話,但沒有在發佈會上說出來——“沒有汽車底蘊的手機品牌造車也沒有希望”。小米,你怎麼看?

長安深藍更名爲“深藍汽車”

事件概述:3月27日,長安深藍宣佈更名爲“深藍汽車”,或將從長安旗下轉變爲獨立運營模式,類似於吉利與極氪汽車的關係。官方表示,“長安深藍改成深藍汽車是爲了讓品牌更清晰,其他沒有變化。”

點評:在傳統車企孵化智能電動新品牌的時候,其實母公司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角色。在品牌建立之初,新品牌沒有知名度,需要靠母公司在行業裏的強大聲量和資源作爲背書,快速在市場上刷出存在感。但在品牌相對成熟之後,若想要進一步展翅騰飛,那麼母公司的傳統刻板形象此時又成了它的桎梏。這頗有一番土雞變鳳凰後嫌棄父母的既視感。

事實是這麼個事實,但話這麼說太傷人。所以,深藍汽車相關負責人更爲委婉的說法是:“長安深藍更名爲深藍汽車,是基於深藍品牌化的考量,爲了讓用戶更加聚焦於深藍,更清晰地理解深藍品牌,深藍品牌化也意味着深藍汽車未來向着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展。”

深藍汽車的做法倒也不是行業先例。國內的有吉利-極氪,國外的有大衆-保時捷,前者“單飛”後坐實了中高端智能電動品牌的地位,後者則在獨立上市後獲得了更高的估值。智能電動賽道涵蓋芯片、人工智能、工業製造等多個高端領域,估值想象空間比傳統汽車高得多,嵐圖、埃安最終也不想一直活在東風和廣汽的籠罩之下吧。

比亞迪王傳福:年底前成爲中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

事件概述:3月28日,比亞迪公佈了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4240.61億元,同比增長96.2%;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業績會上表示,比亞迪要在年底前成爲中國第一大車企。

點評:不說完全一樣,但比亞迪在汽車行業的境遇和20年前下決心在上海買了套商品房的家庭應該類似——他們都乘着時代的東風起飛了。

但這並不應該成爲其高人一等,看低同行的理由。比如王傳福在業績會上說,“有些豪華品牌打7折在賣電動車,一個月還只能賣幾百臺,這就不要去賣了,這品牌還咋做?”

誠然,在燃油車時代領先了百年的豪華品牌們眼下正處於“失意期”,並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爲他們押錯了寶。比如歐洲車企喜歡用的48伏輕混系統並沒有大範圍被中國接受。

王傳福用自己正確的選擇去嘲諷別人錯誤的努力,這樣顯得格局不大。誰也無法確保,風口能夠持續多久,以及風口中會不會有後來居上者。

即便根據比亞迪的漲勢,它今年成爲中國第一車企的概率很高,但王董應該避免“同行相輕”的談吐,畢竟這不是一場以口無遮攔而出圈的新品營銷發佈會,而是一場力求嚴謹的業績會議。

回過頭來看,如果以利潤論成敗,豐田2022年是253億美元、特斯拉126億美元,奔馳205億歐元,而比亞迪是166億元人民幣。在國內,上汽集團2022年前三季度淨利潤也已經達到了126億元。

比亞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