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徐和誼被查的消息一出,業界震驚之餘又在意料之中,這位以華而不實好大喜功著稱的北汽集團前掌門人,留給後繼者的實質是一個爛攤子。

3月31日,北京市紀委監委發佈消息顯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徐和誼是北汽集團的“老人”,在集團工作長達18年,成爲董事長有14年之久,而且是在退休兩年半後被查。

被查後,徐和誼給北汽集團帶來的影響需要重新評估,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其當權還是現在,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汽車(01958.HK)自主品牌的發展都是一團糟。

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汽車四個業務板塊合計實現整車銷售94.7萬輛,同比下降超過8%。其中,北京品牌全年實現整車銷售7.2萬輛,同比減少0.7%,在總銷量中僅佔7.6%。

一位汽車界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北京汽車常年靠合資品牌擔當“利潤奶牛”來維繫,自主品牌多次改革卻未見明顯成效,當前已錯過黃金發展期,前景難言樂觀。

上午開會,下午被查

上午還在參加會議,下午就被查,徐和誼的落馬讓外界有些喫驚。

3月31日,北京市紀委監委發佈消息顯示,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資料顯示,徐和誼出生於1957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並非出身汽車領域。

2002年,徐和誼加入北汽集團,出任北汽控股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兼北京現代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06年,他開始擔任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20年7月31日,北汽集團發佈消息稱,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由姜德義接替。

這也表示,徐和誼在北汽集團工作長達18年,成爲董事長有14年之久,而且在退休兩年半後被查。

徐和誼退休後還十分活躍,頻繁參加各類關於汽車的活動。

2020年8月11日,國內頂尖的汽車行業論壇——“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開幕。

徐和誼在退休半個月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在現場發表《守護“新”冬芽,共贏盛春歸》主題演講。

彼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復甦緩慢,徐和誼表示,要“以創新呵護市場之芽”,更好的滿足用戶多元的需求。

有媒體報道稱,2023年3月31日上午,徐和誼還出現在一個大型會議現場,沒想到晚上就被查了,這也使得徐和誼成爲“最快”官宣落馬的汽車大佬。

不少北汽員工提起徐和誼,經常會說:沒有徐和誼就沒有北汽的今天。

2006年,徐和誼掌舵北汽集團後,當年實現產銷68萬輛、營收587億元的成績。

2009年,北汽集團完成“百萬千億”目標,即產銷突破100萬輛、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2019年,北汽集團實現整車產銷226萬輛,行業排名穩居第四位,也成爲首家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的北京市屬國有企業。

此外,北汽集團通過重組、合資等方式,擁有北汽昌河、北汽幻速、北汽福田寶沃、北汽瑞麗等多個品牌。

但隨後,北汽集團開始顯露頹勢。2020年,北汽集團整車銷量超190萬輛,營收超4900億元,已開始大幅下滑。

2022年,北汽集團實現整車產銷145萬輛,營業收入4507億元,已大不如從前。

北京品牌銷量連續3年下滑

除了被“稱頌”外,有知情人士也表示,徐和誼對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發展貢獻不大,甚至錯過了黃金髮展期。

資料顯示,北京汽車的乘用車業務通過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個業務分部開展。其中,北京品牌是北京汽車的自主品牌。

北京汽車2022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1904.63億元,同比增長8.27%;淨利潤41.97億元,同比增長8.77%。

然而,北京汽車業績增長之下,卻顯得“成色”不足。

2022年,北京汽車四個業務板塊合計實現整車銷售94.7萬輛,同比上年同期的103.1萬輛下降超8%。其中,北京品牌全年實現整車銷售7.2萬輛,同比減少0.7%,在總銷量中僅佔7.6%。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9年9月,北汽集團宣佈,對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旗下的主要產品品牌及相關研發生產資源進行清理和整合。

2018年至2021年財報顯示,北京品牌銷量分別爲15.6萬輛、16.7萬輛、8.2萬輛和7.2萬輛。加上2022年,北京品牌銷量實際已連續3年下滑。

而北京奔馳2022年銷量達59.2萬輛,同比增長5.55%,在總銷量中佔比高達62.51%。

得益於銷量的提升及價值車型佔比增加,2022年,北京奔馳實現營收1831.5億元,同比增加9%,佔北京汽車總營收的96.2%。

2019年至2021年,北京奔馳分別實現營收1551.54億元、1696.95億元和1679.66億元,佔北京汽車總營收比例分別爲88.45%、95.89%和95.48%,是其當之無愧的營收“支柱”。

北京品牌2022年實現營收73.08億元,同比減少8.1%,佔總營收3.8%。

北京汽車表示,北京品牌營收減少的主要原因爲品牌車型結構變化。

以北京品牌的“紳寶”爲例,在徐和誼眼裏,紳寶開啓了“中國汽車工業以核心技術引領自主高端化的時代”。

2013年至2016年,紳寶系列銷量分別爲7.03萬輛、12.38萬輛、12.17萬輛和20.1萬輛,基本保持增長趨勢。

2017年至2018年,紳寶系列銷量分別爲8.6萬輛和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7.2%和-24.1%,連續出現下滑。

2019年9月,北汽集團宣佈,對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旗下主要產品品牌及相關資源進行清理和整合。

從2020年開始,“紳寶”就從北京汽車的版圖中消失,至今已停產超過三年,同時消失的還有威旺。

一位汽車界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北京汽車常年靠合資品牌擔當“利潤奶牛”來維繫,自主品牌多次改革卻未見明顯成效,當前已錯過了黃金髮展期,前景難言樂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