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 劉麗麗

ChatGPT2022年11月橫空出世後,引發業內外熱潮迭起。人工智能發展的速度之快讓所有行業始料不及。特別是人工智能在自動生成內容方向領域的發展更加繁榮。伴隨着產業應用規模的不斷突破,人工智能已經開始賦能各行各業。有人說,新一輪創新大週期已經開啓。

“以ChatGPT爲代表的,最重要的是一下敲醒了所有人,人工智能的起點已經到了,”麒麟合盛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APUS)創始人兼CEO李濤這樣說。

他認爲,今天的人工智能出現,真正讓IT產業進入工業化時代。“過去IT產業都是手工業時代,每個程序員就是一個農民、碼農,用手工在編寫代碼,真正到了人工智能出現以後,他們就進入到了自動化時代。”

李濤表示,所有行業、產業,包括互聯網,都會被重新洗牌。

國內算法分散、算力不足但場景豐富

“Open AI到底在幹嘛?他在做下一個時代的操作引擎。”李濤對目前人工智能領域風口浪尖的產品有深入的思考。

他表示,如果說第一個時代操作引擎是windows和Linux,第二個時代的操作引擎就是安卓和iOS,而再下一個時代的操作引擎,就是人工智能。

“它其實就是要把ChatGPT做成一個操作系統,所有的能量、所有的信息、所有的一切的來源,這是它的一個基本邏輯,而且這是一個真正把互聯網當成底層基座時的真正網絡化的操作系統,這是它的目標。”李濤認爲,人工智能的最核心的要素是模型,模型的四要素包括:場景、數據、算法、算力。

他認爲,中國今天有場景,也有不小的數據,但在算法方面,中國的跟人工智能有關係的所有算法都是割裂的,沒有一個開放平臺。

關於算力方面,李濤表示,現在的算力已經不是傳統的那樣,“它是一個從CPU到GPU的轉型,但中國今天又面臨着高性能算力的限制”。

他認爲,當下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狀態是,算法是極度分散的,沒有形成合力,算力是嚴重不足的,數據是中等規模的數據,但場景確實很豐富,這是中國人最擅長的。

“發展人工智能,本質上就是把場景先抓住,第二個抓住現在的數據,第三個就是需要國際化,因爲只有國際化能解決算法不斷迭代和更新的問題,只有國際化才能真正本質上解決算力不足問題。”李濤建議政府部門能推動算力的整合,以較低成本開放給所有要用的互聯網企業,行業內部人也推動把算法慢慢全部公開。

open AI等已經把算法公開出來,把代碼全部公開出來。算法公開的意義是什麼?李濤對此有自己的認識。

李濤表示,重要的核心的價值是模型,因爲模型直接跟商業模式掛鉤,直接決定收入,不公開很正常,但算法是可以,因爲只有代碼公開纔可以讓大家不斷有更多智慧。

“是一個公司100人、1000人、1萬人來維護這個代碼,還是全中國100萬、1000萬程序員來維護這個代碼好?這個代碼一旦升級到很高的水平,就是大家一起在開放平臺上來維護好這個代碼,升級到很高水平時,你自己的數據、模型能力也會迅速提升,”李濤認爲,這是一個從本質上就利人利己的過程,讓更多的人來幫助優化代碼。

具體到open AI,李濤認爲,把接口迅速開放,對所有普通人免費,因爲他需要更多數據、更多場景,需要數以億計的人來幫他想什麼場景,老百姓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訓練出的場景和數據非常大,這讓我們很期待。”

“值得期待的不僅僅是大模型,大模型、中模型和小模型,都值得期待,都應該做。”他表示,大模型和中模型一定是獨立算法獨立代碼的,大模型使用面很廣,可以支持數以萬計甚至10萬計的小模型在上面跑,這就是大模型的最大價值所在。

“未來操作系統可能就是某一家的某個大模型”

中國能產生自己的“ChatGPT”嗎?李濤表示,從ChatGPT的發展看,中國互聯網的國際化水平還是相對落後的,“在美國ChatGPT在10月份就火了,很多孩子已經用它來做作業,國內大概在1月底2月初,意識和技術其實是落後國外半年左右。”

關於APUS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佈局,李濤坦言,APUS是一家國際化企業,大概在2022年12月份已經接觸到包括ChatGPT相關的產品,而且已經開始在做一些產品,“作爲創業者都會第一時間感覺到這種競爭壓迫。”

“今年APUS要全面轉型人工智能,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他坦言,APUS的2023年目標是全面轉型人工智能,希望業績能實現200%的增長。

轉型人工智能的標誌,首先就是生產工具和生產效率都是用人工智能來實現的。

他總結歸納了人工智能的4步走。“第一步,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效率的提升。第二步是用人工智能改造現有的所有產品,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第三步就是在人工智能的環境下去探索新的物種和新的產品,第四個是能夠把人工智能推到全產業鏈。”

李濤認爲,人工智能實際上就是一次全新的工業革命,所以一定會產生新物種。

“客觀來說,傳統行業和傳統產業僅僅是互聯網對他們的數字化改造是不夠,但是加上人工智能以後,對他們的數字化改造是生產效率會極大提升。”他表示,越傳統的產業,互聯網帶來的數字化效率提升越小,但是加上人工智能以後會完全不一樣,真正能變成數字化。

李濤認爲,未來在大數據和大規模的數據運算基礎之上,人工智能能想到很多用人的腦子不能想到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比如農業領域,數字經濟跟傳統產業結合的時候,數字經濟的人是不懂農業的,搞農業的人是不懂數字經濟的,這中間缺少一箇中介,讓他們相互瞭解,人工智能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就是它能夠在你的大腦之外,在所有人的認知之外做事情。”目前,APUS已經全面轉型人工智能,推出多款人工智能產品,如智能問答大師,簡筆成畫等產品。

李濤總結稱,“你無法提出認知之外的假設,但人工智能可以提出認知之外的假設,他將來是對人類智慧最有效的補充。”從人工智能的角度上說,實際上把整個信息產業從手工業時代帶入了工業化時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誕生新的操作系統,新的操作系統可能就是某一家的某個大模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