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爲一體,具有極爲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前後之時,春光明媚,桃花初綻,楊柳泛青,鶯飛草長,油菜花香,郊外野遊,謂之踏青,因此,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中國浩瀚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蹟,有多少人爲了保衛祖國和家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烈士們走了,但他們的事蹟會幻化成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矗立在後人的心中。今天,全國人民懷着崇敬的心情,在不同的地方,用各自的形式,瞻仰烈士的風采,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爲活着的人們,不僅要緬懷先烈,致敬英烈,寄託哀思,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記過去,要牢記烈士的事蹟,用烈士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時刻鞭策自己,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爲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